剑修江湖_第一百一十四章:天下乱象已起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四章:天下乱象已起乎 (第1/2页)

    中原京师

    自打年初八王会京师,各路藩王好好闹腾过一次后,如今的京师也渐渐恢复了往常的平淡,饶是暗流涌动的禁宫之内,也算是多多少少没了那么多的流言谣传。

    花园之中,皇帝唐凌霄遣退仕女护卫,一身蜀锦冰丝所制的淡黄袍衣,丝路细密,不起一毫褶痕,上面是剑南道女匠人用独特技法挑针法所刺绣的团龙图案,华贵非凡。

    “这日子越来越热了哟。”唐凌霄与首辅杨字行、文华殿学士姚念恩、钦天监监正宋子林一同站在一棵老树树荫之下,忽而偏头往西北的方向望着,说道:“杨首辅,此番西厥又添二十万兵马东侵,他们这是铁了心要来侵占朕的江山呀。”

    随着削藩事宜的逐渐深入,这位接替还有几斤骨气的徐史番而成为这场风暴中心的杨首辅,才半年时光,双鬓更添霜色,苦涩笑了笑,应道:“西厥横扫西域三十六国,国势强盛,对我们地大物博的中原之地,早就虎视眈眈了。”

    皇帝看着杨字行,满头华发,双鬓斑白,最近更是神色疲惫,心中一叹。

    如果说,半年之前,徐天德在退朝之后打死那位直言削藩的徐尚书徐史番,是如今天下削藩大潮的开端,那么,如今朝廷对八路藩王抽筋扒皮似的治理整顿,大多都是出自于这位首辅之手。

    虽然是皇帝提出来肃清天下财政,但最后在朝堂上提出来的,仍旧是杨字行。

    为官多年,深知庙堂人事城府腹黑的杨字行岂会不懂皇帝的心思,这全然是自己给皇帝当枪使,用自己的口说出皇帝心事,哪怕最后结果是藩王倒逼皇帝,皇帝也能将所有罪责堆到自己身上。

    杨首辅也是铁了心为皇帝谋天下,想起宦妖曹秀贤那句“一声皇上,一生皇上”,后来还看到自己老友徐史番铮铮铁骨,为皇帝当出头鸟,直言藩王之弊。

    自己一个当朝首辅,又岂能退缩?

    可以说,死了自己一个首辅,后面还有千千万万的首辅继承上来,但是落了一个皇帝,这就是整座天下的大事。

    故而,在建议肃清天下财政之后,杨首辅更是提出拔刀见血的设立军机三阁,在八大道区各设有军机行走,掌管天下军政之事。

    杨字行心中思虑,打好腹稿,接着说道:“此前使三刀的带回来二十万西征大军,在我国西北边疆之外呈现五十万大军陈兵之势,已然造成相当大的威胁。”

    “在上一次国战之中,使三刀的率领十二万兵马进攻,虽然被大石城十万守军,以及前来救援的轻龙快骑、黑旗军都击退,但是没有伤到根骨。”

    “如果,这二十万兵马再度东行,足足七十万兵马。陛下,这等形势,可不是三十万西北边军所能挡住的。”

    杨字行满脸忧愁神色,此时用内忧外患四字来形容国家形势,很是恰当。

    西厥东侵,藩王欲乱,内外两重打击,中原朝堂着实危难。

    唐凌天仰头看了看炎炎烈日,满心忧虑,说道:“三十万打七十万,说到底,还真是打不过呀。”顿了顿,他接着说道:“并且,此时有山中王赵璞造反,京师十三卫大多已然抽调出去平乱,一时也难以平定黔中道。”

    “再有,江南道司徒浩然蠢蠢欲动,在东海大演武之后,暗中又是在壮大手下兵马,和赵璞眉来眼去,不可不防。”

    “天下乱像已起乎?”唐凌霄仰天长问。

    一直在旁垂眼静听的钦天监监正宋子林忽而睁开了眼,眯眼笑了笑,说道:“陛下,天下气象一事,您大可不必担忧。”

    “为何?”唐凌霄偏头问道。

    占星望气冠绝整座京师的宋子林,眯眼指了指西北方向,说道:“在西北北线的弓月城,有杨松先生拼死打造出的五龙汇城气象。此城的建成,且不说在防御上能阻挡多少西厥兵马,至少,在先天气象上,已然是一座超越大石城的关隘。”

    唐凌霄也从锦衣密探递交上来的详细情报上得知堪舆大宗师杨松为修建弓月城而死,还特地追封其为靖安侯,追谥“文定”。

    现下朝廷,对谥法制度管理极严,若没有深厚的功勋在身,死后是决计得不到皇帝亲赐的谥号。

    而杨松死后得封文定一号,虽说不上多靠前,至少得了一个排名居中的“定”字!

    定,大虑静民曰定,安民大虑为定,纯行不爽为定,以劳定国为定!

    杨松为弓月城汇聚龙气而死,无疑是为国为民,这个“定”字,也算是朝廷对其最为中肯熨帖的评价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