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军神,百里春秋 (第2/2页)
尊高手的庇佑,在尚武的西厥可是有点天命所归的意味,甚至是王帐大汗都要揣摩一番。 西厥的江湖塌了,这些江湖高手,自然也就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 思虑良久,季姓女子才说道:“先套套陈无机的话,看能否将其带回家族中去。” 言及此,她不自禁想起了自己秘密带着的那柄大矩剑,如果,能以这柄剑做交易,是否能将陈无机捆牢在己方的战车之上。 *** 白石城 与茶楼老板交易好之后,陈乾元算是真正认识了那两箱自己都看不上的砖茶是多么抢手,当打开茶箱的时候,那茶楼老板捡起箱中的细碎茶叶又闻又尝,简直比得上中原那些茶中高人了。 最后,店老板更是毫不砍价,陈乾元说是多少价格,就爽快付账,美滋滋地带着两箱砖茶去细品慢尝一番。 陈乾元也乐得轻松,此时腰缠万贯的他干脆就找了一家酒楼,临窗而坐,好好吃喝一顿,毕竟在草原上随着商帮赶路,吃不完的烤rou干粮,着实不好受啊。 “小友,可否与座?”一个儒雅的中年文衫男子走了过来,眉目含笑。 陈乾元看到此人,星眉朗目,虽然年岁不小,可也却是给儒雅男子平添了几分沧桑之色,只是,他怎么觉得这人好熟悉,似曾相识的感觉。 “请坐便是。”陈乾元起身给这位文衫男子拉开椅子,伸手做引。 已过不惑年纪的男子淡然一笑,唤来老板,奉上两杯香茗,“小友,你可是江湖中人?”捧着粗糙瓷杯的男子指了指陈乾元腰间的佩刀。 其人谈吐文雅,文衫随风,想来年轻的时候,也必是玉树临风之人。 陈乾元回笑致礼,“算是吧,主要还是跟随商帮到处跑。” 缘浅何必言深。这点道理陈乾元还是懂的,初次相逢,实在还没到掏心掏肺推心置腹的地步。 儒雅男子哦了一声,慢慢饮茶,顺着陈乾元的目光一起看向楼下街道上来来往往的人流。 “小友,我很好奇江湖之事,可否讲说一二。”儒雅男子很是坦诚,起身给陈乾元倒上一杯茶。
陈乾元看着越感熟悉的脸庞,微笑颔首,问道:“不知先生想听些什么见闻?我一个游脚商人,也着实没见过大世面哦。” 文人好负笈游学,甚至有些放浪形骸的读书人更是向往提剑问生死的江湖豪情。比如那文武兼修的青莲剑仙,一诗一剑一人头,无比快意,不仅在江湖之中能赚得美名,哪怕是在文坛上,这些被青莲剑仙那人头鲜血写出来的诗篇,还不是脍炙人口,经久传颂。 故而,陈乾元理解面前这位文衫男子,或许也是听多了市井流传的江湖恩怨情仇的快意故事,心有向往。 “嗯,无妨无妨。”儒雅男子含笑摆手,继续道:“听说如今这江湖啊,出了不少的新秀高手,有那个博尔罕,有赫连天王的孙子赫连武帝……” “先生可别忘了还有军神之子百里奚哦。”陈乾元慨然笑道,“对前两者我并不怎么熟悉,对百里奚倒是有过一场交际。” 陈乾元一路西来,也是遇见过这些传扬在西厥江湖上的年轻俊杰,但是呢,与博尔罕之交,也只是三场比剑战斗,小天王赫连武帝,两柄当世名刀在身,修为不错,只是缺少实战经验,被自己打破了武道雄心。 “噢?”儒雅男子稍稍挑眉,静待陈乾元下文。 陈乾元酝酿一番,说道:“在我看来,百里奚剑术超群,也堪堪只在博尔罕之下。” “为何?”儒雅男子皱眉说道,打断陈乾元的说话。 “听百里奚说,他在去边关的路上,曾和博尔罕有过一战,最终憾败在其剑下。”陈乾元饮下一口香茗,颇为粗劣,继续道:“博尔罕这个人,交际不深,不好说,但是其当年万里蓄剑一事,已足以看出其叩问剑道巅峰的决心。” “百里奚此番去边关战场,无疑就是要磨练自己的剑术,想必他归来之后,博尔罕也不一定能战胜他了吧。” 听及此,儒雅男子忍不住咋舌,用微不可闻的声音自语道:“要是那小子能战胜博尔罕,老子也用不着天天揍他,锻炼他体魄了。” “噢?先生在说啥?”陈乾元问道。 “没啥没啥,你接着说。”儒雅男子大笑,又问道:“如今边关战场形势危急,连史将军都没能攻下大石城。小友,你说,百里奚此去边关,难道只为杀人练剑吗?” 陈乾元摇了摇头,道:“听他言,他去边关,主要是想脱离自己父亲,也就是军神百里春秋的掌控,想自己闯一番天地出来。” 儒雅男子沉默不语,手中悠然把玩着瓷杯,似在沉思。 日落西头,霞光浸满城,陈乾元和儒雅男子相谈甚欢,走出茶楼。 踏霞而行,陈乾元走出没几步,忽而明白自己对这个儒雅男子为何这般熟悉。 回首。 街道两头,两个偶遇的男子不约而同回头。 “百里春秋。” “陈无机。” 无意邂逅的二人,各自猜出了对方的身份。 一个是江湖新秀,一个是军伍大佬,竟然会在此相遇。陈乾元也忽而明白了,为何昨晚陈玄朗会急急退走,他们口中的那位,就是眼前这位军神百里春秋,掌握十万怯薛军的百里春秋! 百里之名,响彻整座西厥,响彻东西两座江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