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回 智用奴臣策毒计 疯心狂态伤天理 (第2/4页)
接他回家,并说是照顾父母,帮帮父母的农活,他一点也没有怨言。知道孝顺父母是理所当然之事。离开寺院时,师兄弟们的分离相送,个个挥泪而别。 出了少林寺、走出少室山回到家里,才知道父母叫他回家帮助家里干农活,纯属是个谎言。张帮埋怨父母,不该用这种方式骗自己和方丈大师。佛经里面有一句话:骗别人就等于是骗自己。这句话虽然非常简单,却很少人做到。他认为圆真方丈是位得道高僧,采取这种方式蒙骗他,辜负了他的一片善心。但这边又是自己的父母,只能将这件事藏在心头。 张帮的父母知道儿子埋怨他(她)们,张义木无奈的解释道:“帮儿啊,不用这种方式、主持方丈愿意放你下山吗?不用这种方式、你肯回家吗?你又不是剃度弟子,不可能一直待在少林寺到老吧?当初为什么只允你为俗家弟子?俗家弟子迟早要还俗,学了本事应该要为自己谋条生路吧?” 张帮认为父亲说的话不无道理。今非昔比,自己快二十岁了,必须为将来作个好的打算。但学了一身武功,又能用在哪个方面呢? 正在张帮处于困惑之中,母亲李文英接着道:“帮儿啊,如今你学好一身少林绝招,要用在哪个方面,我与你爹考虑已久。给别人做保镖、开武馆,以及去给富家子弟做私人武师,或者管家护院,这些都不理想。近日传来好消息,”李文英说到这儿就不说了,她怕儿子不愿去当兵,军营生活也不是那么好过,再说要在军营混个一官半职也是非常不容易。 这时,张帮听了母亲的说话,到了关键时候,又不将话说完,心里有些着急。父亲张义木又才说道:“这年头去参军报国,据说是护京特种兵,专门保卫北京城的,需招精锐壮士” 父亲此言一出,张帮眼前一亮,他回答道:“爹、娘,参军好啊!我的功夫就是要上战场,才能施展得出来。”大出预料,父母原本认为儿子绝不同意去参军,张帮很兴奋的说道:“如果我在军营里能出人头地,一定要爹娘过上好日子。还有报答圆真方丈、十年来对我的诚心教导” 两天后,张帮到了当地基层政府相关处报名,这批兵的录用要求有些高。对于曾国藩来说,他是以朝廷名义招兵,只需要精干壮士,以精而少,不是以广而多。本次招兵参与报名的,在张帮附近的几个乡镇,有一百多名,随后又经主要负责人进行挑选。 张帮听说这次招兵很特别,知道自己的素质一定合符条件,更是兴奋不已。选兵负责人见到张帮身材高大,气宇不凡,一看便知,定有一身武功。于是就在张帮的名单上画一个圈。再次一点的就在名单上打勾。 这次一百多人中,只留下了十八人,张帮自然就被选上了。 张帮来到京城的军营后,作为一个新兵、无名小卒,就被上司呼来唤去,他觉得很乏味。开始来说,没有看出参军的好处在哪里,也没有给以什么特别的方式,只是与其他普通兵种一样训练。 对于张帮来说,早已听到朝中汉臣曾国藩,应该算是半个老乡,而这次选兵又是他的主谋,怎么将我们冷落到这里呢? 所以在张帮进入军营时,就不愿当一个被人管的小兵,因为他自恃武功超群。这些天,虽没有在京城军营呆多久,他看到校场上,教官在训练兵,还有cao练武术时,包括里面当、正副使统领的功夫,都很稀疏平凡,没有一点霸气。 尽管如此,无论张帮的武功多好,还只是个无名小兵,最多只是个武夫。就是曾国藩能赏识他,身为国之重臣,也不可能与他来往密切。再说国家要事繁忙,更不可能首先解决一个张帮的问题。 曾国藩到湖南、河南招取精兵之事,也是太后批准的,招回多少新兵还得必须要太后的知晓批阅。太后对曾国藩是这样吩咐的,只要你是为大清着想,以后招兵的事,就可以自作主张。 太后这句话非常有用,很多事放开让自己的大臣去办,反而还没有逆反之心。 曾国藩更加感激老佛爷对自己的信任,既有大权在握,又能自己做主,这就是实权,一切都满足了。一些大臣都有这个共同的意识,这样就少了很多背叛之心。 不过太后还有个与众不同的考虑。就是我慈禧听政、训政几十年以后,我满族官员还能掌控起大清皇权吗?所以她没有为自己的后代、辈辈****打算过。她还很清楚一点的就是,任何哪个朝代都有气数的,一旦变法变政,什么都改变了。 太后撒手把有些权政交给身边的要臣,这些重臣大员,必然会死心塌地的为主子效劳,众臣们一旦有了高官品位,又能施政权威,有了荣华富贵,还需要什么呢? 慈禧太后之所以能听政、训政四十多年,这个决策手段也是她人生哲学的重要部分。 太后当时还有一个很有智慧的高见,认为无论曾国藩的势力有多大,在他有生之年,也决策不了整个天下诸事。意思是说,曾国藩成为自己的重臣之外,没有登上皇位的可能。 其实曾国藩也很有自知之明,也很清楚这一点,只能尽力将自己的事做好;慈禧只要曾国藩这样的人、捍卫朝廷、辅助自己,也是当今她最高统治者的一个保护神。 不过对曾国藩而言,在满清国朝政中,有着如此高位,他自己也觉很缺氧,因为他很懂得历史的变迁。 再说张帮,从进入军营到现在,已是一月之久,整日都是军事训练。除了日常训练之外,就是被灌输‘捍卫大清基业,维护国家利益。’和‘平定内乱、攘外安内’等思想。攘外必先安内,也是始终不渝的国策。朝廷更是宣称,因起义军的反叛才导致国家‘损利折粮,内忧外患、民不聊生,百姓遭殃、流离失所’。 张帮在军营,天天军事学习训练,被这些正义之词打动了。认为要建设一个强大的国家,国家政府机构必须首要做到这些,才能国强家富,天下百姓才能安居乐业。他受到了政治军事方面的教导,自觉受益匪浅。 唯一的是刚入营的新兵,在军营还受到排斥。特别是汉人,没有满清官兵神气。在满清政府时,满族自称是主,其他民族只称奴才。江山社稷,都是满清皇室的。 可张帮的愿望并非目前的状况,离自己的梦想还非常遥远。一身少林绝技,还无处重用,仍在受着民族歧视的憋屈。他随时记住少林方丈的话:成功靠忍耐。张帮自己也清楚这一点,小不忍则乱大谋,学会忍辱负重,有朝一日,必然鹏程万里。 朝廷每招一次兵,就要编织成新兵队,进行初始化军训学习。张帮参军一年之久,经历了这么长的军事文化训练,也适应了军旅生活。既然决心出人头地,军事文化也是重要之重,是必须要学习的课程。 在第二年春末,天气晴朗、风和日丽,但阵阵凉风吹到时,还是觉得刺冷。 正是在这个季节,太后、皇上发布旨意,要在军营中选拔出精锐兵士,无论新兵老兵,自认为合符条件的,都可以报名参加选拔比赛,京都军营中,设立考核擂台赛。但只录用四十余人,机会难得。经录用后,就已不是普通官兵了。军中很多人都想把握这样机会。 时机来到,张帮可以大显身手,在这次赛事中,京城御林军还有京内其他兵种,有条件、有资格的,报名参加比赛足有千人以上。 赛事持续整整半个月。以抽签对号,依次进行武功比试,胜者继续往下比,直至剩下需要的人数为止。这样的比赛很公平,而每一轮都有淘汰者,自愿继续参赛的,只给一次补赛机会。这次选拔赛本是太后与曾国藩共同策划,由曾国藩亲自监督比试,马虎不得。 别看御林军都是护卫京城、皇宫的,个个都有矫健的身手,要说在里面挑选武功盖世的,却也是凤毛麟角。像张帮这种、年方二十,身强力壮,且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