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龙镇传奇_第十四章 是非曲直大揭秘,提心吊胆追悔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 是非曲直大揭秘,提心吊胆追悔意 (第2/4页)

此事发愁呢,怕她打鱼时出了什么事。”蒋老伯说完,仍然是躺在床上。

    官差头领接着说:“老伯你早就知道,我们今晚来您家抓人?要不然您老人家为何一点也不惊慌?”捕头继续道:“我知道蒋老伯您不是坏人,您双腿疼痛很有几个月了,您就是有心干坏事,也没有那份力气啊。”

    蒋大伯被官差头问得无言狡辩,只能吱吱呜呜不知说什么为好。最后捕头对蒋老伯说:“老伯,官差办案抓人,还有先通知疑犯的道理?像这么保密案犯都溜掉了。老伯,实话对你说,你女儿根本没有告诉你,他们要去哪里,所以问您也不知道。”蒋老伯不回答。

    捕快头又问“你女儿和一个男人,一定是刚刚离开?”蒋老伯还是默不作声。

    公差头领见蒋老伯不回答自己的话,十之八九被自己猜中。立即下令道:“赶快下山向五龙镇上追,蒋家女子与案犯,一定是刚逃走不久,可能与我们擦身而过。”

    再说陈立思与蒋金兰,经过五龙镇、与水龙山的交叉路口时,成功的蒙骗过两新任官差,顺利的过了关,一点没怀疑刚才走过的父女,就是今晚要捉拿的案犯。就这样从两个官差眼底溜走了。当大队官差们急速追赶到、停放囚车和马匹的地方,却连人影也没看到。

    捕头来到两个年轻捕快面前问道:“你们两个一直都在这里吗?刚才不久是否有人经过。”两个青年官差相视一眼道:“是有人经过,一个姑娘和她爹,那老头看上去病怏怏的。女儿还搀扶爹爹行走。”

    捕头怒责道:“你俩为何不将其拦阻抓捕?你们知道吗?那二人就是案犯!”俩轻年捕快吃惊地相视一眼说道:“嫌犯二十多岁,这俩人与其区别很大。”捕头又斥责道:“你俩为何不将画像仔细对比?”青年公差回答说:“我俩新上任,手里也没有画像。”最后,捕头无奈的骂道:“蠢材!”

    俩青年公差还在强辨道:“那老头看上去傻傻的,他还用手去拍了拍几下囚车。那姑娘叫他爹快走,他(她)们就是一对父女下山去镇上治病的。”捕头骂道:“你俩才傻傻的,那分明就是乔装的。”二人更加强辩道:“那老头子有病,父女俩的确是去镇上看病的,弯腰驼背的,还有些傻里傻气。”

    捕头越加气愤了:“你俩才有病,满脑子都是病!夜深人静,有如此年迈病重的人,怎么可能还在山路上行走。你俩记住:那是‘伪装!’你俩如果继续强词夺理,就去镇上搜一搜?”

    两个青年捕快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好似很无奈。捕头消气后,又对两捕快说:“我们是出来办案的,不是出来游玩的,要认真观察每个可疑的事物。你们身边出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要想到是否与本案有关,万万马虎不得。”

    俩年轻捕快,经捕头一教训,冷静以后,越想越觉得头领的话很有逻辑性。开始他俩的情绪的确很不好,之前被蒋金兰冷嘲热讽,贬斥他俩无知识无见解,心里本身还在不高兴,接着又被捕头训斥一顿。

    而这时陈立思与蒋金兰已穿过南坝镇,进入高桥左边的山沟。这样是通过尖山的路,再要一个多时辰,就可以走出开平县管辖地界。

    随后,捕头估计陈立思已逃出镇上,并且不知去向,境界是经山路、还是走官道。要想追到他(她)俩是不可能的。捕头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今晚又是无功而返,走!咱们回县衙。”捕快们一队人马,折腾几乎一个整晚,返回开平县衙时,差不多已经天亮了。

    陶大人分析得不错,陈立思确实是在水龙山寨、蒋金兰家暂时落脚。

    这些县衙官差两次捉拿陈立思,都是空手而归,却没有多大怨言。这些公差无论是在雄龙山、或水龙山,对陈立思的家乡人、和蒋金兰的爹爹态度都很好,不但没有威胁恐吓、严刑逼供,反而对这些百姓们言行恭敬有礼。

    这个当然与知县陶大人有关,他一直教导身边人:做官就应该为人父母,百姓有了困难、不是找当官的,又去找谁呢?要想到为官是在做什么?是在为谁做官?没有老百姓能有官吗?是因为有老百姓才有当官的。附在百姓身上做寄生虫的,无论多大的官纯属可耻之徒,罪大恶极。

    所以凡是在陶元礼大人手下做官的,时刻都深入体会到这些话,哪有父母常常打骂自己的孩子,甚至将自己孩子的碗砸碎,让他们挨饿至死。官是百姓拥戴的、敬畏的,不是使老百姓敢怒而不敢言,不是在心中暗骂和恐惧的。做一个贪官一个昏庸的官不如在街上乞讨,因为乞丐没有权力,至少不会对百姓造成可怕心里。陶大人的话,使他部下每一个官员,感动万分,渗透入血与骨子里面。

    韩松之死,从出事那天算起到今天,已是第三天了。尸体还放在家中,已经在腐臭了,所以要尽快得到确切的了结。这也是县令陶大人最焦急的事。

    陶大人并没有闲着,为了全面查清此案,又连续两夜没有抓获到陈立思。陈立思虽然与本案有着主要关系,如果他不畏罪潜逃,依照律法却是无罪的。

    现在虽然没有抓获陈立思,但案情不可再拖,韩松的家人也是无可奈何,韩运根对陶大人多少有些不满,但具体也说不出不满的主要原因。

    韩运根是大富豪,为人忠诚耿直;陶大人是铁面无私的清官。韩运根与陶大人认识多年,虽是官商打交道。在韩运根心中,他非常了解陶大人,他们之间没有钱财的往来,更莫说情面上的关系。

    知道陶大人的做官原则。韩运根曾经为自己的一个亲戚办事,认为自己与陶大人相熟,又加上自己钱财富裕,不从金钱、可以从相熟的份上通融通融,就能将事情办成。

    没想到的是被陶大人果断拒绝。还让人给韩运根带话说:“韩兄既然把我当至交,就要尊重我当官人格,就应带头遵守规章制度,按法律法规办事。我们会一直成为朋友关系。”

    这句话让韩运根知晓后,他彻底深入了陶大人的底线。这次他儿子的死,韩运根的言下之意,是谁害死自己的公子,必须严惩,就应该以命相抵。陶大人却认为此事必须真相大白,宣布于众,让百姓们都心无怨言,这样大家都心安理得。

    所以,韩老爷对陶大人似乎不乐意。但在陶大人公事公办的情况下,又隙可钻。陶大人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一个官员依理依法,任何人没有理由对你愤恨。

    案情马上进行。开平县府公审大堂上,陶大人端坐其位,气定神闲,下巴一小撮山羊胡须,整体看来很清瘦。官位后墙壁的正中,悬挂着一块横匾,上书“清正廉明”四个金色大字,格外耀眼夺目。高悬的四个大字,本就是监控着做官的心灵。

    今日公堂上来了许多人,比昨天初审时要多,韩松的父亲和妻子等亲属,当然少不了桂二巴图、唐中良、唐金刚这些与本案相关人员,还有许多旁听者。

    正式升堂了,陶大人将惊堂木轻轻一拍,满堂静静无声。公审大堂左右两边站着衙差,整齐威严。陶大人声音洪亮高亢:“今日公开审理韩松死亡一案,虽然嫌疑人陈立思尚未归案,但此案不可再拖延。”

    话未说完,韩运根一方就哄动起来,今日韩运根也犯横了,甚至暴跳如雷,大闹公堂,语气充斥着不满。陶大人再次拍响惊堂木,并厉声道:“韩老爷请勿扰乱公堂秩序,本案审讯结束,自然会对大家有一个满意的答案。”

    陶大人继续说道:“有关韩松命案一事,经我县公差和执法相关人员,将这两天调查的根据事实,顺序整理成档案。并且与桂二巴图的口供、和调查的真实结果相吻合,并没有矛盾。本事故在五龙镇、众目睽睽之下发生,不容虚假,情节简单、案情鲜明。”

    陶大人说到这儿,喝口茶接着说道:“事情的起因是韩松及两个随从,在五龙镇遇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