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光影年华_第十七章 幡然醒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 幡然醒悟 (第3/3页)

的发起者,随后火爆亚洲地区。

    在国内,移动是最早推出彩铃业务的公司,2003年5月,移动彩铃平台开始试运行。

    这个时候,国内的移动业务增值市场,短信业务正进入高峰期,属于一枝独秀,其他业务和短信相比,规模始终很小,市场渗透率很低。

    大多数SP公司的目光还盯着抢夺短信和媒体资源上,已经乱象频出,亮背景,摆身份,竞争趋于白热化,打的是头破血流。

    而彩铃业务这种新生事物,很多公司还摸不到头脑,压根儿不清楚是怎么回事。

    除了王昊!

    谁都不知道,彩铃业务将会是一座赤倮在地表的金山!

    包括移动本身都处于懵懂状态,当下用户不过百万。

    它的市场体量,到2004年下半年用户迅速突破2000万,金额突破10亿元,并在随后的短短两三年内,冲高到70亿以上。

    说起彩铃就不得不提SP业务。

    SP,全称ServiceProvider,是服务提供商的缩写,指移动互联网服务内容应用服务的直接提供者。

    简单点讲就是非技术产品开发的业务都可以叫SP业务。

    短信,彩信,客户端,WAP页面,语音业务等等,反正就是寄托于运营商,能出的任何增值产品的业务。

    想运营彩铃就得有SP公司。

    这种公司往大了说很牛逼!

    比如门户型的搜狐,网易,新浪等等,其短信服务的内容主要有铃声、图片、文字传情、新闻、游戏等,这些需要不断补充素材的服务是这些门户型SP的专长;

    又如专项型的大企鹅。早年间只专注于自己具有垄断优势的衍生短信服务。

    SP业务收入占到这些公司收入份额的三分之一以上,甚至过半。正是有了这笔收入,才帮助这些个企业熬过寒风刺骨的互联网冬天。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流血上市”的三大门户第一次找到了盈利方向。

    在纳斯达克面临摘牌危险的网易,率先依靠短信和网络游戏,一举成为首个盈利的门户网站。并让网易的股票成为中国概念股的领头羊。

    可以说,SP业务拯救和缔造了华夏互联网最早的一批公司。

    更是在04年底05年初,达到顶峰,催生出若干家以SP的概念身份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

    比如:空中网,华友世纪等。

    而往小了说,SP创业公司又很简单,几个人,甚至一个人,就可以成立SP公司,运作好了一夜暴富,在SP领域这已经不是神话。

    有了SP业务公司,在第三方软件不发达的当下就绕不开SP支付。

    SP支付,几乎是一个完美的微支付产品,用户只需要在手机上发送一个短信,不用连接网络,不挑手机配置,甚至连游戏都不用切换,就能够方便地完成支付。

    用户对支付,特别是微支付,便捷性的需求总是大于安全性,而SP支付几乎是便捷性的极致了。

    但这也不过是末日的狂欢,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强,第三方支付软件的兴起,加上SP们自身的不作为,SP支付最终被时代所抛弃。

    正是这种宽泛且低门槛的管理环境,加上新兴彩铃业务广阔的市场体量,促使王昊决定以这个相当靠近钱的行业,踏出他的第一步。

    而这一步他想踏的远一些.....

    —————

    PS:萌新求个推荐和收藏!麻烦懒得动手的老铁,高抬贵手,拜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