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备胎_第三百六十九章 谋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九章 谋略 (第1/2页)

    且说这个暑期时段,最为火爆的两端节目。【】

    可以说,都是把各自的艺术呈现形式做到了一种极致。

    《华国好声音》,既是将以往延续的风格,一直保存了下来,并且得到了有效的升华。

    同样,在湘西电视台播放的《易中添品三国》,也是在不断的热映,获得了巨大的反响。

    这两档节目,可以说是两档影响力空前巨大的影片,同时这两者也是在收视的推动下,针锋相对。

    一时之间,双方都积累下了不少的粉丝和人气。

    而且,在当今的收视基础上,形成了一种关系有些微妙的钳制。

    但是相比之下,不可否认,好声音观看的观众基础,可能更为庞大。

    当然了,易中添凭借着它不俗的立意,颇为出彩的表演,以及较小的成本,也可谓是开创了一个电视收视行业的奇迹。

    而这同样也承载着广电总局,对于文化传承的宗旨。

    所以总局,也是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尽力的为《百家讲坛》开拓出一个积极、健康的市场。三国时代,口若悬河的祢衡,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都是才华横溢的人才,但最终的结局都很悲惨。祢衡被黄祖所杀,孔融被曹cao所杀,其中,祢衡的死还让曹cao背负了一个骂名。那么在曹cao唯才是举的观念里,为什么容不下这两个一等一的人才?敬请关注《易中天品三国》之——借刀杀人。

    在上期节目中易中天先生讲到,二十年来,为曹cao看家护院、出谋划策、尽心尽力的荀彧因为与曹cao政见不同而翻脸,最终忧郁而死。荀彧的死没能遏止曹cao野心的膨胀,因为此刻的曹cao已经走火入魔。为了最高权力,他一直在继续杀人,而且。早在荀彧之前他就杀过人。那么,曹cao还杀过谁。又为什么要杀呢?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品三国之“借刀杀人”。

    易中添:

    实际上曹cao早就在杀人,杀什么人?杀反对他的人。但是曹cao在这样做的时候,面临着一个矛盾,什么矛盾呢?就是曹cao一贯鼓励说真话,这不是假的,是真的。因为曹cao非常明白,对他说真话对他有好处。他是真心实意地希望他的部下和朝廷的大臣能够对他说真话,能够真诚地指出他的错误和不足,这是真诚的。但是另一方面,他又必须镇压他的反对派。那么如何解决这当中的矛盾呢,一方面保证大家能够说真话,另一方面他又能够镇压他的反对派?曹cao的做法是区分善意反对和恶毒攻击,他把这两个东西区分开来,善意的反对他鼓励,恶毒的攻击他镇压。那你又怎么样区分善意的反对和恶毒的攻击呢?你怎么搞得清楚呢?曹cao的办法是看三点:第一,看你是提意见还是唱反调;第二。看你是闹别扭还是搞阴谋;第三,看你是一个人还是一伙人。如果这个反对派只是一个人,这个人又不过是闹别扭。并没有背后搞阴谋,他的那些反对都是当面说出来的,尽管是唱反调,曹cao也不一定杀,比方说祢衡。......

    恃才傲物、狂熬不羁的祢衡,几经辗转,最终惨死在野蛮军阀黄祖的手下。祢衡的死多少让人联想到曹cao,有人认为,这是曹cao心胸狭窄、不能容人,才把祢衡送到刘表那儿,在曹cao的心里,是否有借刀杀人的意思呢?是谁制造了祢衡之死?

    易中添先生刚才讲到,孔融认为祢衡是旷世奇才,把他推荐给曹cao。不想祢衡恃才傲物,辱骂曹cao,曹cao把他送给了刘表。祢衡依旧我行我素,辱骂刘表,刘表不堪受辱,又把祢衡送给黄祖。祢衡变本加厉,愈发张狂,后被黄祖所杀。祢衡之死,给后世留下了很多话柄,曹cao也为此担负了“害贤”的恶名。那么到底是谁制造了祢衡之死?祢衡的死,冤不冤呢?

    祢衡的死,博得了后世很多的同情,很多人同情祢衡。为什么同情他呢?三个理由:第一,祢衡有敖骨;第二,祢衡骂曹cao;第三,祢衡死得冤,因此,同情他。这其实是一种似是而非的看法,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三条。

    第一条,祢衡有敖骨吗?好像有,因为他骂当局啊,到曹cao那儿他骂曹cao,到刘表那儿他骂刘表,到黄祖那儿骂黄祖,谁是一号领导人他就骂谁,这在很多人看来就是铮铮敖骨啊,你说有几个敢骂的?骂大老板的有几个啊?不敢吧,他敢,有敖骨吧?但是问题不能这么看。祢衡骂当局不假,但是我们要问三个问题:第一,这个当局该骂不该骂?不该骂你为什么要骂呢?第二,祢衡为什么骂?第三,祢衡是不是从来就骂、一贯就骂的?那么一问,得出的结论是:不是。祢衡这个人其实是很想从政,很想做官的,不是某些人说的多么多么清高。他一点都不清高。他觉得他是一个一等一的人才,他可以治国平天下,祢衡迫不及待地就跳出来。要去求得一官半职,跑到哪儿去呢?跑到了许县。也就是曹cao刚把天子迎奉到许县的时候,祢衡就找上去了。“阴怀一刺”,刺是什么?刺就是名片,悄悄的怀里揣着张名片,准备递给那些他认为可以选择的老板。但是这个家伙目空一切,他谁都看不上,在许都转了一圈以后,他发现没有可以投靠的人。没有投靠的人。那么你如果是一位真正清高的人,你回去嘛,你也可以躬耕于南阳嘛。他不,他怎么办呢?他骂人,他开始骂人。这叫敖骨吗?这叫狂悖。所以,这样一个人他是不受欢迎的。我们现在也弄不清楚,他是因为到处碰壁而破口大骂呢,还是因为到处骂人才到处碰壁。我看是恶性循环,一方面他谁都看不起才到处碰壁,碰了壁以后他更看不起别人。他要骂人,他骂人人家更不喜欢他,他更碰壁。史书上的说法是“人皆憎之”。当时所有的人都讨厌他。

    他也讨厌大家,他也不想搞好群众关系,他压根就没想过要把关系搞好一点。他不是被曹cao赶出去吗,到荆州与依刘表吗?那么,当时京都这些文人、名士们就到京郊去送他。送他的时候大家就约好,说祢衡这个家伙一贯到处骂人,十分可恨,待会儿他来了以后我们都不起来,给他点颜色看看。于是祢衡来了以后。这些送行的人有的躺在地上,有的坐在地上。都不理他。然后祢衡就放声大哭,这些人就奇怪说你哭什么啊?他说。唉,躺着的是尸体,坐着的是坟墓,我祢衡来到尸体和坟墓之间能不放声大哭吗?你说这种人啊,实在不是曹cao、刘表、黄祖不喜欢他,是大家都不喜欢他。他对抗的也不是当局,不是曹cao、刘表、黄祖,他对抗的是整个社会,这叫做自绝于人民啊。所以第一条,有敖骨这个不能成立。

    第二个,曹cao该不该骂?可以肯定地说,曹cao有该骂的地方,有该骂的部分,曹cao是有功、有过,或者说有功劳、有罪,他的罪过那一方面是可以骂的。但是,不等于祢衡骂了曹cao就是英雄,要看他骂曹cao什么。现在我们不知道他骂的是什么,因为他骂的这个话原文没有记载,《三国演义》那是靠不住的。有人说,祢衡骂曹cao是因为曹cao篡汉,这是不能成立的,因为他骂曹cao是在建安元年,建安元年的时候曹cao可不篡汉;而且,即便曹cao是篡汉的,荀彧不篡汉啊,你为什么骂荀彧呢?对不对?有人说,他骂曹cao是因为曹cao暴力,曹cao有很多暴行,那刘表没有暴行啊,你为什么要骂刘表呢?何况曹cao对你祢衡至少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