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三夜 四海明月五湖风 (第1/2页)
东楼府经由雍帝白檀下旨扩建,如今府邸占地比当年多了将近一倍,南方春天来得早,庭中花木扶疏,亭台楼阁掩映其中,景色宜人。东楼夜穿一身鸦青棋纹锦翻领袍坐在花园中,满目春光,他却无心赏玩,昨日他收到了东楼月的来信,信里说的事情让他心绪波澜起伏,动荡难安。沈鹤来到时,他正一脸烦恼地扯了身边一枝迎春花,无意识地撕着嫩黄的花瓣,原本开得正灿烂的一枝花,已经被他拽秃了一大半。 “阁主。”沈鹤躬身施礼。 东楼夜这才抬起头来,眼神有些复杂地看向面前的人。沈鹤比他小五岁,今年已经四十三岁,比年轻时更多了几分成熟稳重,气质温雅,乍一眼看过去不像个武者,倒像个读书人。“坐吧。”东楼夜总算是放过了那枝可怜的迎春花,指了指对面的石墩让他坐下。沈鹤顺从地在石墩上坐了下来,不等他开口,东楼夜率先问道:“阿鹤啊,某记得你当初是为寻找你幼妹才入的淡云阁,可对?” 沈鹤眼中有悲伤的光芒一闪而过,缓缓点头:“正是。” “你可寻到了?” “阁主有话尽管说,鹤知无不言。” “月儿来信,说在西林郡郡城待月遇到了一个人,长得和你颇为神似,并且听他说,他的母亲讲一口流利的南音。”说到这里,东楼夜探究地看了他一眼。 沈鹤从怀中取出林上雪寄来的信,摊在东楼夜面前:“雪儿在信里也这么说了。阁主,某想去待月城一趟。”停了一下,他又道:“阁主放心,雪儿乃是某一手带出的嫡亲徒弟,再如何,某都不会伤害她分毫。某只是想去确认一下,也算了了一桩夙愿。” “某理解你的心情,去吧,若那人果真是你幼妹之后,你想留在那里也未尝不可,你记住,淡云阁随时欢迎你回来。”东楼夜坐直了身子,严肃地叮嘱他。沈鹤千恩万谢辞别了东楼夜,收拾行李,启程北上。 ===================================================================== 宜都城皇宫和光殿。 “圣人,听说您这几日口舌生疮,连着好几顿都不曾好好进食,妾做了绿豆饮,您多少喝一些吧?”司马皇后端着托盘从门外走进,托盘上放着一只白瓷小碗,碗里的汤水还在袅袅冒着热气,她将托盘放在明盛案角,将一把细柄勺塞进了他手里。明盛重重叹了口气,把托盘拉到眼前,用勺子漫不经心地舀了一勺送进口中,微温的绿豆饮流过口腔的每一个角落,熨帖极了,他忍不住连喝了好几口,这才放下碗,长舒一口气:“梓潼,辛苦你了。某最后悔的事,便是当年不曾将那林氏斩草除根,他们家出来的人,个个都是一身反骨,先有林深和叶氏,后来是茂林山庄上下弟子仆从,然后是他们的好女儿林上雪和应宸那个逆贼!某早该想到,放虎归山,必有后患,可惜、可惜!” 司马氏闻言垂下眼眸,闭口不语。她生性善良,当初明盛一意孤行要通过强行收走林家世代相传的“千金令”来打压江湖侠士,她苦劝多次,奈何明盛钻了牛角尖,无论如何都不肯听,这才酿成大错,如今被困宜都经年,当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大家不是没有想过突围,奈何阿柴虏大军得大雍援助,兵精粮足,也不着急进攻,就这么将明盛和一众京畿百姓困在城中,时不时搞些小动作sao扰他们一下,如同逗弄玩物一般,让城中十六卫将士们烦不胜烦。偶尔十六卫能小胜一场,抢得一些粮草,也不过勉强维持,终究难以长久,况且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是阿柴虏故意放水,有同大雍的盟约在,他们不敢擅自将宜都困死,总得留明盛一口气在,慕容直和林上雪都有旧账要同他清算。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她叹息道,嘴上似乎是在劝慰明盛,但心中想的却是另外一件事——如果当初明盛没有贪心不足屠戮茂林山庄,那么他们如今也许不会陷入如此境地,纵然大雍抑或是阿柴虏兵临城下,他们至少还会得到林氏鼎力相助。世间因果,莫不如此,谁都无话可说。 和光殿中一片沉默,帝王鬓角已经花白,额上也被岁月刻下了深深的痕迹,再不复当年的意气风发,再不愿意承认,他也已经老了。司马氏眼中流露出一丝哀伤,抬手覆上了明盛放在案上的双手,夫妻二人相对无言,一旁宫女内侍们一个个低眉敛目,不敢轻举妄动,生怕惹了帝后不悦,西天晚霞似锦,照在宜都城中却是一派迟暮之景,再不复当年南北分琼时的辉煌。 ===================================================================== 又过半月,林上雪等人在西林郡待月城接到了成仁的传书,让他们安顿好城中之事后发兵宜都,同阿柴虏大军会合,他也将不日启程前往宜都。林上雪看了信,派人将独孤岭招来问话。 独孤岭不慌不忙迈步进了正厅,端端正正行了一礼:“独孤岭问副总管安。” “独孤郎君不必多礼,”林上雪拱了拱手,权当还礼,“某今日请君前来所为之事,郎君想必心中清楚吧?” “岭知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