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生死相许 (二) (第1/2页)
一名士兵被火舌卷住,手中长刀铛啷落地,慌乱地拍打着身上越燃越烈的火苗,连声发出凄厉的惨叫。其他两人也猛力咳嗽起来,手中动作明显地缓了下去。 阿璃毕竟做了十年的杀手,生平所遇险境不计其数,越是危急之际反而越是镇定。她摒住呼吸,趁他们分神的一瞬,抓住破绽,挥动匕首,闪身夺门而出。 屋外火光冲天,四壁上全是腾腾烈火,把整个空间照得明亮如昼。阿璃用衣袖掩住口鼻,沿着来路奔向石梯。 梯阶上也早已被泼洒了石漆,此时完全浸于火海之中。 阿璃脸颊被高温熏得火烫,可心里却是一阵冰寒。她调转身往回走,待回到密室门前,发觉入口竟已被火势封住,过丈高的檀木门轰然倾倒,横于一片火焰中。室内传来声声惨叫,撕心裂肺的令人不寒而栗。 阿璃后退了几步,跌跌撞撞地四下另寻出路。 平台的另一侧,有一截通往下层的石梯。阿璃裹紧衣衫,快步循梯而下。 下到尽头,她抬头张望四周,心底涌出了万念俱灰的绝望。 摘星台的最底一层,只是一片空荡的巨大石厅,四面的墙壁严严实实、密不透风。且不要说门窗,就连通风的石孔也没有开凿。 这里虽然尚未有火势,但浓烟至上而下地蜂拥而入,逐渐充斥弥散开来。 阿璃很清楚,在大火烧塌摘星台之前,自己就会在浓烟之中窒息而亡。 她咬着嘴唇,绝望地闭上了双眼,靠着墙壁颓然滑坐到地上。 难道真如沃朗所说,她命中注定要死在这燕国的王宫里? 脑中一片空白,似乎有千万条的思绪纷飞杂乱,却什么也抓不住。 ××× 慕容煜坐于案后,凝神细阅着各地上呈的奏表。 偏居东北的濊貊族再次出兵滋扰边境,掠走牛羊牲畜…… 河朔的灾情已有缓解,但灾民失了田地,纷纷南下,数千人迁往了陈国…… 江南高门显贵联名上书,请求罢免淮北侯钟符邑宰之职…… 慕容煜抬手按了按额角,继而执起朱笔,在奏表上一一做着批示。 继位以来的三年中,他早已习惯了每日都有新难题出现的情况。也正亏得这烦冗单调却又不得不担负起的责任,他才捱过了那许多孤独寂寞的日子。 自幼年起,他便跟在父亲和兄长左右,耳濡目染地学习身为王族嫡子所应通晓的一切。无论是对朝臣的恩威并用、牵制平衡,还是对治理大众所用的弘扬礼仪道德、佐以刑法徭役,他都并不陌生。领兵打仗的十余年里,他亦是治军有方、威德兼施,因此才深受将士爱戴,誓死追随。 可如今的燕国,比他父王在位时大了不止六倍。要治理偌大的一个帝王,单凭一人用心是绝对不够的。如何选人、用人、信人、服人,是帝王不可或缺的课题。 而父王曾说过,人主之患在于信人,信人则制于人。要想成为合格的君主,就不能完全相信任何人。 所谓任何人,自然也包括了身边最亲近的人…… 慕容煜放下朱笔,神情中略有怔忡。 适才接到承元殿的密报,说阿璃的贴身侍女蘅芜午后匆匆出宫,去了城南的行宫。 以阿璃的个性,旁人示好巴结都不理不睬,如今却主动结交先王嫔妃,所为何图? 慕容煜不是不明白,将阿璃留在自己身边意味着什么。她背后的风延羲曾屡次出手暗害自己,野心昭著。而阿璃自己,又何尝不是因为东越仲奕的死而耿耿于怀? 可是,他无法不留她。 如果没有东海的那一场死别,如果他没有眼睁睁看她跃入鲨群,没有过那种胆裂心碎恨不得一同死去的体会,他或许会选择远离阿璃,硬起心肠来斩断过往的一切恩怨纠葛。可正因尝过失去的痛不欲生,才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再次放手。 即便是近在咫尺亦不相见,只要知道她一切安好,或许,也就足够了…… 一名侍从趔趔趄趄地跑进殿来,惊慌奏道:“陛,陛下,摘星台走水了!” 慕容煜抬头扫了他一眼,“走水便走水了,何须如此慌张。” 摘星台虽处宫中,但孤居一方,不与其他宫殿相连,火势并没有蔓延的可能。 那侍从磕磕巴巴地说:“可王妃……王妃在里面……” 慕容煜愣了一霎,随即倏然起身,疾步奔了出去。 摘星台四壁上开凿的通风窄口正冒着黑黑的浓烟,夹杂着扑窜的火苗。 禁卫军长满头大汗,半跪下奏道:“入内的铁门从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