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三千尺_rhrthg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rhrthg (第7/7页)

是他熟悉、盼望已久的了,他不由大喜,匆匆取出了纸笔,潜至洞口!

    大雪弥漫里他探首出去,果然他看见那些小雪猴,成群结队而来。

    它们可爱灵活的小身体,飞跃起落在峭壁白雪之间,那种姿态真是美妙极了!

    冷红溪这一次,却是再也不会错过机会了。

    他偷偷伏身在洞前,不敢发出一点声音来。

    那群雪猴正在雪壁之上,互相斗殴为戏,起落纵跳,有如星丸跳掷一般。

    在冷红溪的眼中,它们有好几次,似乎就要滚落涧底,可是却都能化险为夷,它们

    那种轻灵的身手,真玄妙到了极点。

    如果这些动作,不是出自它们的示范,冷红溪认为人类是绝对无法想象出来的。

    他内心怀着无比的激动,一面细心的观察,一面用笔把那些动作,简单的绘画出来!

    整整的一个多时辰,他都伏身在洞前,一动不动的观察着,直到日光大现,那群雪

    猴才呼啸着起落如飞而去!

    冷红溪在它们去后,又用了一番心思,在百余个生动的图形之中,选择了最生动的

    几种,反复的练习。

    他发现这群雪猴,最妙的是能利用它们的手掌和足心,还有它们的腰颈部位。

    只是这几个部位,也是人们最疏忽的几个地方!

    冷红溪抱着钢铁一般的意志,誓必要创出一些人类前所未见的奇招,他是那么的锲

    而不舍!

    日子像箭矢一般的过去了,转眼之间,冬去春来,春残夏至……

    又有谁会想到,冷红溪是如何的打发着他的日子!

    这两年多以来,他的进步,真令人不敢置信!

    那活跃在岭陌上的一群雪猴,虽然是不再出现了,可是由于它们整整四个月的帮忙,

    冷红溪自它们身上,已学得了耸人听闻的绝技!

    他把它们窜伏纵腾等诸般动作,以图像线条,整整的绘制了三百多种不同的姿式,

    日日勤习。

    在这一座涧谷内,他已能一腾十丈,壁虎游墙的功夫,更能一气贴行二十丈高下。

    除了一些在先天上不能和雪猴相比之外,其它的地方,他真能把这三百余姿式,模

    仿得维妙维肖。

    这些雪猴,其实它们本来名字应该唤作“狗面白猱”,是天山上的一种稀有动物,

    不知怎么,这十几只移居到了此地来,它们生性喜雪、喜寒,只有在冰雪的天气里,才

    会出现,气温一变,它们也就立刻销声匿迹。

    它们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性情喜高爱洁,非千仞以上的高峰它们是不会出现的,而

    且爱洁成癖,周身白毛,绝不使沾染一丝污垢,如果团体之中,有一个白毛染上了泥污,

    其它各猴定必弃之不顾,永不理睬!

    由于它们自幼即生长在峭壁冰峰之上,又喜食壁上青苔,所以身手矫捷在所必然,

    断非一般猿猴所能望其项背。

    冷红溪亲眼看见它们其中之一,掠身追逐一只大鸠,而手到成擒,可是玩了一阵之

    后,又把它放了,也曾经看见它们在雪化的时候,成群结队的在涧底戏水,竟能在水面

    上踏波而行,当真是天地之间,一种奇特的异兽!真是闻所未闻!

    这三百余招式之中,冷红溪把它们规划成了七套不同的掌法及擒拿法,以及小巧的

    腾掠身法!

    他一日不停的苦练着这些掌法身法,产生了梦想不到的奇迹!

    其次在内功调息方面,他也有了不可思议的进展,往往一次静坐能达一昼夜之久,

    有时性发,引吭长啸一声,四谷齐应,有如雷鸣,自己听来,也不胜惊异。

    至于目力、指力,以及暗器的打法,那更不在话下了!

    对于目力的精锐程度,他可以用阳光作一个测验,即使是正午时刻,他也能正视烈

    日,在盏茶的时间之内,目不交睫!

    在暗黯的地道里,他能够清晰的分辨那些五颜六色的石块,这些真是他以往所不敢

    梦想到的!

    在这将近三年的日子里,他的暗器手法,也有了惊人的进展!

    现在他能够很准确的把那些来回进出的蝙蝠,用弹指之力,发出小石子,自空击毙

    坠落!

    时日一久,那深涧中的蝙蝠几乎已为他打死了一多半。

    所以他不得不改变打法,常常以小石子儿逗着它们玩!并不立刻就打死它们。

    这么长久的日子以来,每天,他所能听到的,只是自己的声音,喘息、心跳……

    西边的老玉米,在他的耕种之下,又多了一大片,秋天时候,结下了大堆的果实。

    那道泉水,也经过他巧心的引导,居然在涧底汇积了一个两丈方圆的水池子。

    水色清碧,每日,他都在池内洗濯游泳一番,池面虽小,但是很深,你定是不会相

    信,在这个小池子之内,他竟练就了超人的水性。

    在如此漫长、无情、规律的日子里,他几乎忘记了一切,连自己的存在也几乎都忘

    了。

    你也许有过这种感觉或经验吧!

    当你静极了的时候,你感觉到整个的天都变得低压下来了。

    尽管那是无限的叹息、怅惆、孤独……可是,它毕竟是一种属于你的正常情绪,在

    这种情绪里,你觉得升上去,沉下来,涨得无限的大,又缩得一点点小……有时候你真

    想一头撞死算了!

    你也许还有过一种感觉:

    在一个热闹,乱嚣,也许别人都认为是快乐场合里,你会忽然感觉到一种莫名的空

    虚、厌恶,你感到你必须要一个人安静一会,于是你走到旷野中,或者独处在一间静室

    之内,那一刹那,你的灵魂,忽然感到升华,感到无限的安慰。

    这两种情形,说起来,都只有在“静”中,才能体会出来,前者是静的低潮,后者

    是静的升华,我们往往是无从选择,只有等待它们来选择我们!

    但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却善于养性,所谓“运用之妙,发乎一心”,就非长时间的

    修行,所能见功了。

    冷红溪,如果说他麻木不仁,不如说他是已学得了养“性”的方法。

    他能在一片落叶,一宗流水,一朵白云之间,得到他自然的快感,可是却也会在一

    阵秋风里,簌簌泪下,因为他毕竟是一个血气方刚的少年啊!

    他含蓄了闪烁的活力,这并不是说它们就消失了,而是待机而发,他绝不甘心,在

    这冷寞的涧底,虚度此生!

    在水面上,他曾发现过自己长长的须发,最初他还常常的用短刃刮剃,日子久了,

    他也就听其自然了!

    春花秋月,寒暑交替……

    冷红溪已算不清,自己在这涧谷里,到底消磨了多少个年头!

    他只感觉到,峰顶的白雪积满了又化,化了又堆满了,象征着一度春秋,如此,也

    不知有多少次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