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象的宏图_绚丽的黑暗 其之十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绚丽的黑暗 其之十二 (第1/2页)

    数小时前,被删除记录:

    “很抱歉,我们用了一些强硬的手段。”

    “你只管这叫‘强硬的手段’?这可真是了不起的狡辩力啊!是不是还打算把人员死亡统计进‘资源损失’一栏?”

    “很抱歉。”

    “我听够了你的抱歉了!要有那么多的抱歉力,就先把我头上的那个大玩意取下来!你们真以为这个玩意能抑制得了我的能力吗?还有,扎在我脖子上的那东西里面是什么?毒药吗?是设置了一旦拔出或者观测到任何人的脑波异常就自动注射吗?”

    “我相信至少后者应该是对你有效的,否则以你的性格不会这么老实。不过先冷静点,我们没有这个意思。我个人甚至知道你当年就见过这个蘑菇头一样大玩意,有用或者没用取决于它的用途。我们并不是想要对你做什么,只是我们这里有一个任务要委托给你。”

    “任务?你管这种情况的叫做任务?”

    “我说过,我们没有那个意思。你看。”

    “喂!你……”

    “看到了吗?虽然有自动注射机制,但就算拔掉也不会有任何反应。我本来不想示范这种事,因为那意味着要重新给你扎上一针——如果不是无创注射器的见效速度不够快,我本来打算让他们用渗透压式的——和你想的相反,它的自动注射设置不依据我们的脑波。它的注射依据是:一旦觉察到你的脑波中渗入任何外来‘杂质’,便直接注入。”

    “……那里面到底是什么?”

    “是深层意识阻断剂。对未知的注射对象来说,确实有小概率会引起损伤。但你小时候就被注射过这玩意,过去的事实证明它确实不会对你造成伤害,只会使你陷入深层昏迷状态。还有,你头上的那个大玩意,你小时候应该见过。它是研究员防范你的能力时使用,但你很早就能够超越它的限制了,这是它的改进型,但应该还不会对你造成影响。不过你想过,为什么我们不把这玩意带在自己脑袋上,而是套在你的头上吗?”

    “……你在开玩笑?”

    “脸色不太好看嘛,看来你想到这个可能性了。听着,你想走得话随时都可以,这里没有设置任何制约你的手段,不幸的话你可以自己试试。不过在那之前我希望你先至少听我说几句。我说有任务要委托给你,不是戏言,更不是随便说说。这是只有你才最有动力去做的事,我说得更直白一些,你是最有资格做这件事的。”

    “给我等一下!到现在为止,我都不知道究竟是什么能让你们如此紧张。在没有更多信息的情况下,我可没有那样的决断力牵扯到你们的事中去。”

    “这正是我打算要告诉你的,同样它也是我们选择你的理由。我可以很确信地说,你如果选择袖手旁观,那么最有可能第一个被影响到的人,在我们的分析中就是你本人。我们现在这么做,其实是打算保护你。当然,信不信随你,不过我已经确实把目的全部告诉你了。你现在愿意听我把话说下去了吗?”

    “……我姑且听着。你说的任务是什么?”

    “性质上,应该属于阻止疫情发生和传播。”

    “我想听你的实话。”

    “这确实是实话,只不过对于‘疫情’的概念和通常理解中的‘疫病’有很大的不同。你知道病毒繁衍自身的基本机理吧?”

    “当然。病毒进入细胞,将代表自身的DNA或RNA片段嵌入正常细胞中,促使细胞复制病毒,以此连锁扩散下去。这些是普物级别的知识。”

    “那么电脑病毒呢?”

    “也类似。干脆地说,电脑病毒就是效仿着自然界的病毒制作出来的。它同样通过代表自身的程序片段来使用电脑复制自身,并以此连锁扩散。”

    “很好,病毒本身都是信息的片段。那么,我们现在更进一步。请问:模因(MEME)病毒呢?”

    “……你说什么?”

    “模因。你没听错,我说的是模因病毒。对于你来说,模因应该是比起电脑病毒来更加普物级别的概念。人思考,然后产生行动,影响更多人思考,产生同样的行动。普通情况下,它并不被称为病毒,就如DNA和RNA本身并不称为病毒一样。虽然拥有类似的复制与传染性,这也不过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一旦某种信息成为模因,而这种信息拥有极大的危险性,那这个模因就毫无疑问地应该被称为病毒。它并非以信息的形式寄居在rou体内,而是以信息的形式寄居在思想内,因而它的传播性大大高于我们所知的病毒。”

    “我听说过这种假设。”

    “只是假设?真是太谦虚了。还有人比你更了解它吗?虽然它听起来有些让人不快,因为那就好像说我们人类的意识只是模因的一个苗床和传播渠道,培育模因并任其支配,只等它成熟扩散。如果我们不是自身的主宰,只是培养模因的苗床。那么,究竟谁才是真正的掌控者?是我们人类,还是我们的模因?我也承认这种想法现在也是一种争议极大的观点,可在你眼中恐怕就未必了。我注意到你的论文里经常提到一点,那就是其实我们人类很少能够真正掌控自己的心智,无论何时我们都在自愿或者不自愿地被信息影响自己的思维和判断。这真是说得对极了。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你自己就引起过好几次大规模的模因扩散。一开始通过你的能力控制某个人,然后更多的人开始模仿那个人,然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模仿那更多的人,依此类推下去。学园都市的流行风潮中,至少有那么几项的源头就是来自于你。虽然你只在一开始创造这个模因的环节起过作用,随后的复制和传播就都已经和你无关。但这无法改变你是模因的起点这一事实,甚至可说这种无关才是模因中最重要的一点——它几乎是自主的。我猜想,你想要确定的,也正是这件事吧?所以任何人都可以把这当做一种假设,但你却是例外。对你来说那就是真正切切,完全可以实现的东西。学园都市研究模因最多的人,难道不正是你吗?”

    “……你们到底发现了什么东西?是什么让你们做出这样的举动?”

    “直白地说,我们截取了一段比特。在RSPK症候群的追根溯源中,在AIM扩散立场的变化里突兀地出现的某种带有规律模式性质的比特波动,它现在被我们解读为一个模因病毒的片段。它具备了模因病毒的部分特点,但它目前还不能被称作模因病毒,它其中还缺少了那部分关键信息。用病毒做类比的话,就是它的DNA或者RNA链中,还缺少了最为关键的代表自身的环节。目前来说,它就像是一个病毒的‘壳’。虽然我们截取到的仅仅只是一个病毒的空壳,但只要往其中加入关键的那部分信息片段,它就将成为真正的病毒。你知道吗?我们没有一个人认为这个空壳是凭空出现的,必然有人创造了这个空壳,无论他是有意还是无意。当我们发现这一点的时候,全员一致地第一个想到了你。现在你明白我们为什么使用这样的手法了吗?因为执行人并不知道我们的真实目的,出于安全考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