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七章 罐中人(上) (第1/2页)
二零零五年时,我在重庆遇到了一个山西开发商,虽在重庆开发的项目不大,但在太原,阳泉,晋南等地的项目很多,算是个知名企业。那位姓何,比我大四岁,正经算个官二代,但对钻营没多大兴趣,只爱收集些古玩字画,经石金文什么的,我那会儿做个传媒公司,需要他的房地产广告投放,自然投其所好,又是闲吹神侃,又是陪逛中兴路的古玩市场,还去库区老县城淘了几回货,赶上他在重庆也没几个朋友,一来二去成了至交。因为他在集团领导班子序列里排第六,私下里就笑称他何六总。 何六总对文玩颇为痴迷,但眼力实在差点儿,淘东西不少,真东西不多,还好心态端正,真假两说,件件真喜欢。大约零五年的十月,何六总在山西晋南的一个项目动了工,体量大,销售任务重,在重庆呆的时间少了,就喊我去了趟山西,参加一下营销工作会,帮忙出出主意,提点儿点子。 当时的晋南还是个县级市,人口不算多,富裕程度也远比不上晋北大同,阳泉那些产煤区。何六总那一个房地产项目的供应量,就快顶上晋南一年的市场总消化量,这么多房子卖给谁啊?房地产是个大投入,高产出的行业,几个亿前期投进去了,不能快速消化库存,再大的企业也抗不住,这算是把何六总给愁坏了。他拉着我在晋南转了一圈,我心里却一直琢磨,单靠晋南的人来买房,看来是不行,怎么能吸引其它地方,甚至是太原乃至晋北贩煤的有钱人来买才行啊。 到了公司,在何六总的办公室休息,等着下午和销售公司,广告公司,营销策划公司一起开会。我发现何六总书架上有个青绿秞的广口大瓷罐,很是打眼。快半米高,口有二十多公分,釉上得很随意,罐体下部,甚至没上均,露了些胎底,口沿处有很多磨损的痕迹。看着像是个农家经常用的米罐。奇怪的是罐体上的釉下似乎有些图案。 我蹲在罐前,仔细地看了看,这些图案是釉下彩,但使用的不像是常用的矿物质颜料,出来的釉色是一种奇怪的青紫偏灰的颜色,很像是干结的血液。图案很潦草,但看上去很眼熟,星星点点,遍布整个罐体。可我却怎么也想不起,到底在哪看见过。见我对着罐子发呆,何六总走过来,拍了拍我肩膀,说,“喜欢你抱走,就是个大点儿,不值几个钱。“ “何六总,哪儿淘来的?“我双眼没离开罐子,依旧在想那图案的出处。 “晋南啊,施工队挖线缆井时,刨出来的,有不少呢,大部分都碎了,就这个完整,送我这了。“何六总拿了根烟,递给我。 “是不是原来上面还有个盖子,尖顶的那种?“我把火给何六总点上。 “行啊,真是行家,原来是有个盖儿,刨的时候给弄碎了,走吧,先开会,回头我让人给你抱宾馆去。“何六总拽着我出了办公室。 “别,这我不敢要,劝你也别摆办公室了,这玩意儿有点邪。“一路上,我依旧没想起罐身上的图案在哪里见过,但总觉得和世杰淘的那个三首镇墓兽有点说不出的相像。 下午何六总的会议室里挤进了四五十人,注定是个冗长的会,看着广告公司几个提案的开始拎出马斯洛和他的金字塔理论,我不禁困意恶袭。我坐在会议室的窗边,阳光打在背上,暖暖如春,我看那几个上讲台的人,全都被渡上一层光晕。他们的语言变得如晨钟暮鼓般绵长悠远,我感觉我自己离开了座位,走出会议室,向何六总的办公室踱去。 何六总的办公室却光线昏暗,那大罐在书柜的角落,看不太真切。我把它抱出来,放在大班台上,拉过个凳子,坐旁边细细地观察。光线从罐子背后投射下来,罐子四周被淡黄的阳光映出长长的投影,罐子上暗红的图案转成了青紫色,象一个小小的漩涡在罐子上转动,这好象是几年前九门提督常爷黑皮本子上记载的海眼井,对,标注海眼井的符号就是这个。那这些漩涡是否与海眼井标注的位置相同呢?或者是另一个地方海眼井的位置图?我记得常爷说过,海眼井不单只在老北京皇城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