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道,如是我闻_第十一章 说渊源 龙玄法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 说渊源 龙玄法门 (第1/2页)

    说起这闾山,如果不写出来的话,恐怕会有人直接听成是“驴山”,舌尖上中国看多了的朋友,更是会将其引申为河北河间之地,驴rou火烧故乡。而认识这个字的人,则大多数会以为这闾山指的是辽宁省的道家圣地医巫闾山,其实并不然。据宁明山对叶天平所说,这闾山并不算是我们寻常眼见的山,也并不在中国版图之上,相传这闾山乃是发源于闽江之底的神秘世界,寻常人根本无法得见,唯有精通闾山正法,道行高深的道士,和心地纯良,道缘深厚的人才能看得到。正所谓“闾山原在江中心,要开之前三年春;三千年满开一度,有人得见闽江清;自古有缘相会遇,闾山开时救万民;天威法坛传角韵,祗迎圣驾降来临。

    ”这诗说的就是传说中闾山现世时的神秘景象。这闾山派是在唐宋时期,在福建宁德一带发源产生的,供奉的祖师爷为闾山九郎。而这所谓的闾山九郎,就是大名鼎鼎的真君许逊许旌阳。这许逊年轻时以打猎为生,一日入山射鹿,鹿胎堕地,母鹿舔其幼崽而死。许逊怆然感悟,知人生无常,云烟过眼,于是折弩而归,如山修行,后得大洞真君吴猛指点,尽得秘传,入山修行而去。后因朝廷屡加礼命,难于推辞,才前往四川就任旌阳县令。在此期间,许逊利用自己的所学,治瘟疫,整水患。更是在艾城之山上剑斩蛟精而名扬天下,据传现在艾城仍有当年许逊钉蛟之处。后来,许逊隐居南昌南郊梅仙祠旧址,创办道院,名太极观,匾额曰“净明真境”,立净明道派。最后与合家四十二口人一同飞升成仙,与张道陵、葛玄、萨守坚共为四大天师,其道场,就在闽江之底。因为最初与许逊一同拜师学法的几位同门师兄弟,以入道先后顺序排成次序,又因为他们各据一方,开宗立派,便以几郎冠之。如,张赵二郎,赵侯三郎,蒙山七郎,横山十郞,等等。而许逊便被成为闾山九郎或许九郎。其余兄弟也各有传承,相传古老的淮南教,就是信仰张赵二郎的信众所建。到了后世,福州下渡人的民女陈靖姑与林纱娘、李三娘义结金兰,姐妹三人共同求师学法,在机缘巧合之下,得遇闽江中闾山修行的许真人,并被他收为弟子,三姐妹苦修得道,合称为三奶夫人。她们入凡尘普度众生,这闾山派才得以流传人间。

    而相比于其他的道家派别,闾山派虽然也重视修心,但却极为随性,轻道德伦理而重符咒法术。闾山派法术以强硬的霸道法术为主,本着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思想,不管是针对鬼魂还是对手,都是一种极具杀伤力的方法,其强硬程度和茅山派,正一派相比,实在有过之而无不及。从闾山派行法的方式看,所用的决和咒几乎都是攻击性的,所踏罡步也体现了闾山派的霸道之法,乃是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道派。而宁明山早年间在福建一带所学,就是闾山派的龙玄门道法。要说这闾山龙玄门历史其实算不上悠久,龙玄门的祖师是清朝人,生于福建永春州一个临姓人家。自幼就好习道法,十几岁就熟悉闾山本法,精通各种灵法妙术,常常帮助四邻排忧解难。说的是有一天,临祖师看见一个僧人在门外化斋,众人皆不理睬。他本意是给些银钱予这和尚,可是仔细一看,却发现这游方僧人头上隐隐显出红光,这才知道他不是一般人物,立目细望,那僧人身后显出一副黑脸神像。临祖师知道这是黑虎玄坛赵元帅下凡感应化身,连忙倒身便拜,元帅见之向天一纵便不见了踪影,抬头观望之间元帅的本相现于空中,跨黑虎持钢鞭在空中狂奔,空中出现龙玄门靖法五个大字,转瞬便消失无踪。临祖师暗暗可惜与大仙失之交臂,但是他道法高深,几近洞察天机,心中隐隐参详那五个大字似乎有所预兆。又有一天,他偶然间见到一片大草丛之中,只有一块地寸草不生,自习凝视,又发现隐约有一顶镶珠的顶冠出现。临祖师知道此地并非凡俗之地,于是交代徒弟在左右护法,自己盘膝坐于此地,渐渐昏昏入睡,大概过了三个时辰,醒来后发现自己头戴五行宝冠,披头散发,身披大红道袍,地上现出阴阳八卦阵的宝象。知自己大道将成,心中十分欢喜。后来听说山中有妖怪作祟为害一方,即率领徒弟三人前往,战败妖邪。本想取他性命,但念其修行不易,故留它灵性,收为脚力。后临祖师右脚踏妖兽,左脚踏火轮,白日飞升。封为,玉虚靖法宗师,辟邪灭魔大法祖师龙玄真人。而其徒弟因道力不够并未随其成仙,凡间的闾山龙玄门自此而来。因为龙玄门较少与世人接近,所以一直以来也很少有人知道龙玄门的存在。而这宁明山,据说本是个民间木匠,早年间游走天下在福建偶遇闾山龙玄门的一位慧字辈的前辈,机缘巧合之下被收为弟子,传授闾山道法。因为闾山龙玄门按照“靖法虚空,闾仪慧明”八个字排字号,因此他便改名为宁明山。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离开了福建,选择了东北这块宝地,重拾旧业,做起了木匠活,因为早年有些积蓄,所以年纪大了之后,就不在工作,开始日日喝茶晒太阳养老。

    “好了,这就是我闾山龙玄门以及我老儿的故事啦,懂了么?”他大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