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文人 校园日记_参评区级先进班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参评区级先进班集 (第2/2页)

易了!

    第五个“一”:要多懂一点。

    还有前不久我在礼拜六跟同学们说检查英语课文背诵,同学们看样子是记在本子上了,可是我知道他们一定不太尽心。

    礼拜一很快到了,我一检查,一个都没背过。我什么话也没说,当众检查了一个学生,在他背不下去的时候我顺利地提醒他,直到他把课文背完。这下子学生们彻底服了,因为我已经先背过了!

    第六个“一”:只给学生们一次犯同类错误的机会。

    我们一直误解“三思而后行”这句话是孔夫子说的,其实错了,是他的一个叫做学生提出是不是遇事要三思而后行的时候说的,孔子的回答很妙“再思则可”!

    我们必须清楚,学生们在我们眼前犯的错误往往是屡教不改的,所以我在他们第二次犯错误的时候一定就要纠正了,处理方法可以多种多样。

    第七个“一”:身体力行。

    第八个“一”:早中晚各抓住一个时间。

    我要求同学们早上7点十五务必开始早读,下午2点20务必开始午读,晚上六点五十务必开始练字。在上述三个时间点上,只有三个拖地的学生是活动着的。我清楚地知道,今天让学生们拖延一分钟,明天他们将会向我要求推迟十分钟,这样下来,那就谈不上管理了。我一秒钟都不妥协,我一再告诫课代表和班干部,这三个时间段一定让同学们有事干,要么读书,要么检查背诵,要么检查默写。同学们始终处在紧张状态。现在可以欣慰的是,班级运转正常,彻底杜绝了班内迟到现象!

    第九个一:一套负责的班委。

    班干部不一定非得有能力,但是他们必须负责,我仰仗的班干部主要是班长,团支书,生活委员,纪律委员,风纪股长,四个大组的组长和每一天的值日班长。每天晚自习下课之前由班长和值日班长总结一天的情况,让同学们感到每天都有新的内容。

    第十个一:向每一位同行学一点。

    有了这十个切实可行的十个一作支撑,我们班便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局。

    于是在军训中我们班获得了优秀连队的光荣称号,于是我们班返校后的三个星期之内一切都按部就班,井然有序了。

    做人的道理随时讲。

    孩子们正在发育成长阶段,所以思想工作绝不能放松。

    我不太喜欢甚至有些厌倦重复性的板起面孔式的说教,我更喜欢把所谓的说教巧妙地化解在语文课堂上或是在幽默风趣的语言中在同学开怀大笑时立我的规矩做好学生们的思想工作。

    讲到《论语》,我要让孩子们懂得孔子的温、良、恭、俭、让;学到《劝学》,我会引导着学生做好预习和复习工作;读到《琵琶行》,我会告诉学生们如何消除自身不良好的情绪;谈到《寡人之於国也》,我总会找准时机启发孩子们怎样接触生活,如何自立于天下!

    3、钢铁般的无情管理,慈母般的体贴关怀。

    抓好纪律是保障。

    在同学们喜欢我之后,在我不间断地做好孩子们思想工作的基础上,我便要严格抓纪律了。

    我是在理解他们关照他们自由的基础上抓纪律的。

    我一直喜欢家访,因为这样容易把一些尴尬难解的问题放到一个轻松的环境中去。一年来,我已经走访了十几个家庭,把很多很难解决的问题妥善解决了。每个学生就是为了犯错误才到学校来的,既然明白了这一点,那么一旦学生们犯错误我便可以保持一个相对稳定冷静的情绪,于是我完全可以在笑容中化解学生的不良习惯,也可以在从容中让孩子们真正理解我是爱他们的。

    根据这一张一弛的教育方式,我们班的纪律没有出过任何问题,早读时没有一个迟到,午读时没有一个不张嘴,晚自习的时候鸦雀无声。因为有了纪律作保证,所以在过去的两次大考中我们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4在活动中教育学生。

    跟同学们处的久了,便发现现在的很多学生都对父母缺少真正的关爱,似乎父母理应对他们付出。

    恰逢三月份学雷锋活动月,我们组织了部分学生到一所孤儿院去帮忙。当孩子们看到那些被父母遗弃的可爱孩子,那些要么身体有残疾要么是兔唇的孩子无辜的眼神时,他们的心里都猛然一惊。他们一会儿抱抱这个,一会儿亲亲那个,要不然就是跟着两个玩,给那三个讲故事。

    事后我们把在孤儿院照的照片还有录像做成了幻灯片,让全班同学观看,孩子们都很认真,他们那复杂的表情告诉我他们的内心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撞击。当晚就有好几个同学给家长打电话或是写信,当家长把这些令我高兴的消息反馈到我这的时候,我实在觉得孩子们都很可爱,我们只不过要选择更好的教育方式罢了。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我们班形成了学风浓,卫生好,纪律好,同学们思想认识水平高这样优秀的班集体,当然这中间一定有班干部们的切实努力,更有校内各级领导的督查和指导。我会在现有的水平上不断向更高的目标迈进的!

    2011/4/6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