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文人 校园日记_高考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高考啊 (第1/2页)

    高考啊!

    高考结束了,我感到很累,因为我作为监考老师几乎年年“高考”。

    这累到最后也就升华成了一种精神上的负担,还有一些显得并不多余的思考了。

    每当高考这两天,我都会产生很多想法:

    其一:我们过分关注的结果是培养出了很多“啃老族”和一种莫名的优越情绪。

    父母是一定要给他们的子女在考场附近找寻宾馆或是招待所,这样才好让他们有一个很好的休息场所,这样才不至于影响这些参加高考学生的心情。“我儿子要高考。”“我姑娘要高考。”这样的说法一定能得到很多领导、同事、邻居乃至社会各行各业的理解和帮助。手头的工作可以暂时放下,“老王的儿子明后两天要高考,孩子就要通过这么一次考试定乾坤,其他人多担待一下,谁没有子女呢,小刘,老王的工作你先担上,怎么样?!”小刘自然没得二话,因为他的儿子也上初二了,明年还要参加中考呢。“让参加考试的学生先上,您几位就别挤了。”公交司机一见提着塑料袋,里面装着各种文具盒准考证的考生就猛然显得热情高涨,硬生生地把其他乘客劝了下去。“哎呀,时间可能来不及了,怎么办啊?!”一位母亲一边搓手一边跺脚,傍边站着懵懵懂懂的儿子。“搭不上车么,上来,我送你们去,高考么,咱们出租车业给开绿灯,没看我这后视镜上绑着红绸子么,上!”出租车司机很率直…….

    这样的例子似乎很多,大多都是值得弘扬的一类,可我却真的不觉得。

    诸如高考之前学校附近的工地有了新的的施工起始时间;考试当天没有拿准考证和身份证的考生只要有班主任的证明就可以先进考场考试;监考老师不能离学生太近,以免影响考生的心情;警车在校外守候,医务人员在校内严阵以待,家长更是在考场外苦苦期盼…….

    我们在干什么?不就是一次考试么?!

    从隋朝开始,我们国家便开始了这种科举举士的制度,这一千五百多年以来很多名垂青史的人物大都是从这座小桥上走过来的,对了,是座小桥,而我们今天偏偏要把它变成九省通衢的大路,开各种方便之门的路是宽了,可是我们的眼界却真的狭窄至极了。

    “我们国家近三十年来根本没有养出什么真正的人才!”一位大学的校长在我们重视高考的泱泱大国撂了一颗*,这话讲得一定偏激,但一定有道理。

    就是的,白居易没了,王维没了,唐宋散文八大家不可复出了,作《正气歌》的文天祥也驾着云彩消失不见了,鲁迅,胡适,蔡元培,徐志摩,*,周恩来等等等等都不见踪影了,我们正处在没有大师的年代。

    原因在哪里呢?嗨,很简单,太关注了呗!

    我时常在梦里想到这一千五百多年中那些赶考的举子们,他们栉风沐雨,风餐露宿,一走就是几个月甚至大半年,虽然有时候也有家童陪伴,但是脚下的路还是要自己走的,一路上的艰辛终要自己承受,更何况还有那些穷困潦倒的书生,一捧溪水足可解渴,后背包袱里的大饼就是自己的一日三餐,路边废弃的古庙就是安栖之所,所以同情他们的文学家才会让这些可怜的人物遇到一些红袖添香的传奇。

    有时我想,上述这些在中国版图纵横交织着的举子们即便考不上什么状元还是榜眼探花之类,但是他们那一路上的行程就足以让他们“大学毕业”了!

    其二:盲目地参加高考。

    “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们先前总是能从李大仙人这句话中读出一种盛唐中的自信,也便容易把这句话作为自己本无真知却固执地想要啸傲江湖的独白,殊不知,我们误读了这句话很久,原来它更多地想告诉我们每一个存活的生灵都有各自的价值取向,无需都走上高考这条大路的。

    我们班上有七十名学生,真正有良好家教的不到十人,真正有学习自觉性不到二十个人,目标不明确,游移不定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