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沥青马路 (第2/2页)
但却远远比不上铁路来的快捷迅速,所以就被搁置一边,直到现在方才又重新提了出来。 “唉。你也知晓,那铁路成本太高,为了将境内各个知州联系起来,就消耗了我朝大半赋税,又怎么可能随便修筑呢” 杨承龙回道:“但是你也知晓,我朝境内尚且有着许多县城,这些县城之中尚有许多农村,迫切需要改变现状,所以主公便提出重修秦直道这件事情了。” 周培岭略感疑惑,又问:“按照主公的意思,难道不是将那秦直道重新修缮一番” 只是这样的话,断然不会劳烦到杨承龙,甚至还将他也招了进来,所以这计划虽是命名为秦直道,但是也只是名字类似罢了,其具体的方案定然不同。 “没错。若只是重修秦直道的话,只需要让沿途县官负责就可以了,没必要让你我也来掺合。所以这秦直道,其目的乃是为了修筑马路,然后所有的县城都能够和州府连通起来。如此以来,我们对关内的掌握,也可以更上一层楼。”杨承龙说道。 “马路这又是什么”周培岭有些困惑。 杨承龙笑道:“你来这里的时候,可曾注意到长安的变化” “长安的变化”周培岭稍作思考,旋即便叫了起来:“杨部长,你是说那地面”随后露出一丝困惑来,问道:“只是这地面,为何被称之为马路” “没错,就是这马路。” 杨承龙阖首笑道:“说起这马路,也不过是一个称呼,因为这玩意的出现,马车要比往常快上数倍,所以被称之为马路了。不过你也不用在意,这也就是一个称呼罢了。”
周培岭心中了然,诉道:“原来是这样只是杨部长,这究竟是怎么做成的” 他曾经仔细查看了一下那地面,发现这马路之上全是用石子铺就而成的,只是因为有一种黑褐色而且颇具黏性的东西存在,所以就被黏合在一起,能够承受相当的重量。 “说起来这玩意,也是一个意外。你也知晓,为了能够满足铁路建设的钢铁需求,我朝四处开采铁矿以及煤矿,到如今时候一年产量,便有千万石的程度。而在冶炼煤矿,提炼焦炭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奇怪的物质,因为其色泽呈现出靛青色,而且呈现出液态黏性状态,所以被称之为沥青。”杨承龙开始解释道。 周培岭心中微动,诉道:“沥青” “没错,就是沥青。” 杨承龙回道:“说来也是一个意外,因为那沥青颇具黏性,所以就被那些矿工当做黏合剂,用来修筑房间。用这东西修筑的房间,不仅仅相当坚固,雨水也难以渗透,所以便被广泛的运用到了各个方面。” “修筑房间既然能够做到这一点,那沥青想必也相当不错喽。”周培岭回道。 “这玩意乃是冶炼焦炭的副产物,所以也没有多少人在乎。直到后来,有人因为厌烦那污水,便用这个东西修筑了一条小道来,之后无论是刮风下雨,这条路都没有任何损坏,也惹来了许多人的效仿,开始陆续用这玩意修筑道路来了。”杨承龙继续介绍道。 对于这一切,他也是颇为意外,也是亲眼见到了那条小路之后,方才发现其用处。 之后出现的事情,也就和那铁路一样,开始在长安城之中大力推广沥青马路,首先在政务区推行,然后其他的道路也陆续开始改造,直到现在长安城之中也没有多少黄土路面了。 听罢之后,周培岭露出笑意来:“这般说来,主公的意思是,用这沥青马路铺设秦直道吗” “没错。而且这一次和秦朝可不一样,乃是用这东西将所有的县城和铁路联络起来,这样的话咱们便可以以铁路为主干、马路为支干,将所有的地方全都联络起来。这样无论各地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都可以在不到一周之内做出反应,而不会如同那宋朝一样,什么都无法做到。”杨承龙回道。 相较于铁路来说,这秦直道工程的造价并不多,但却胜在工程量太大,根据他粗略的估摸,若要将整个关中所有的县城都覆盖到,至少得修建有一万里以上,而且还得耗费起码二十年的时间。 如此繁重的工程,一般人根本无法驾驭,也就只有周培岭这种人才可能做到。 殷切的看着周培岭,杨承龙问道:“你,能做到吗” “启禀部长,属下定然”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