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之王黎耀阳_第二百九十三章 初刊(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三章 初刊(一) (第1/2页)

    (求订阅!求票票!等加更等到我心碎,骚瑞骚瑞!)

    《大西洋日报》终于在1923年11月11日创刊了。

    之所以选在这一天也是黎耀阳自己的恶趣味吧,迎合着头版头条的黑寡妇新闻,是不是有单身狗那味儿了?

    也不知道100年后马爸爸的光棍节,会不会参考这则新闻。

    而在第三版,又是一篇劲爆的新闻,比起黑寡妇,似乎这则新闻更符合当下的主流舆论环境。

    禁酒令当前,似乎所有人都在讨论这个话题。

    这个时候,凡是跟酒有关的新闻,都能引爆舆论。

    偏偏《大西洋日报》选择的切入点和主流媒体的并不一样。

    再加上彩色照片的视觉冲击,一下就打开了销售市场。

    照片是一具尸体,中年男性,看起来40多岁,而新闻标题则是——《今年夏天》。

    【6月23日晚上的某一刻,在纽约市发生了一起事件。

    43岁的威尔逊是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的一名富商,巧合的是,驻法大使迈伦赫里克是他的邻居。

    他从外面回到自己在罗斯福酒店的房间,给自己倒了杯睡前酒。

    没过多久,威尔逊开始产生了一种奇怪而不快的感觉——喉咙和胸口发紧,苦涩的疼痛在整个身体中蔓延。

    我们可以想象,随着症状越发严重,玻璃杯从他手里滑落,威尔逊痛苦地站起来,跌跌撞撞地走向门口想叫人帮忙。随着马钱子碱的剧毒作用席卷而来,他身体的各个系统逐一崩溃、麻痹。

    威尔逊先生没能奔到门口,而是慢慢地、悲惨地倒在房间的地上,茫然、惊惧着,哪怕一丝肌肉都无法动弹。

    威尔逊之死最值得说明的一点是,他不是被人下了毒,而是禁酒专署害死了他。】

    紧跟着是记者的评述:

    【从许多方面来看,我们正处在历史上最奇怪、最不可思议的时代,禁酒令更让它怪上加怪。

    这是一个原本理性的国家有史以来做过的最极端、判断最失误、代价最沉重、却也最易为后人所忽视的一项社会工程实验。

    它一下就斩杀了丑国第五大产业,把每年将近20亿美元的收益从合法商人的手里夺过来,交给了杀气腾腾的暴徒。

    它让老实人变成了罪犯,实际上还增加了全美人民的饮酒量。

    然而,最奇怪的地方莫过于还公开实行这样的政策——为了让其他公民保持清醒,而随机毒死一部分公民。

    威尔逊之所以显得有些不同寻常,是因为富人一般会谨慎地从可靠供应商那里买私酒,难得受此戕害。

    这就是为什么私酒贩子那样的人能够大发其财,因为他们不害死自己的客户。

    威尔逊被害死是因为颁布禁酒令时没充分考虑到一个问题——除了饮用,酒精还有其他各种用途。

    酒精是油漆稀释剂、防冻剂、洗涤剂、防腐剂、防腐液等的关键组成部分。

    所以,为了这些合法的用途,国家必须允许它继续生产。

    不可避免地,一部分酒精,数量相当庞大,据估计每年有2.3亿升进入了私酒交易。

    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