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吾家藏书三万册 (第2/2页)
不知?” “三万册不过是夸张之言,哪里会有那样多。”文端先生哈哈一笑,但脸上淡淡的骄傲之情是遮掩不下的。 楚风不由得大吃一惊。他自然知道古人藏书的困难,虽说这个时候已经拥有了活字印刷术,但印刷书籍到底不是如同后世一般简单的事情。更何况这个年代的书籍原本就不多,三万册,着实是个非同一般的数量了。 怨不得文端先生回乡归来后为自己带了几卷书,竟都是陆氏的藏书么。 而且,山阴陆氏……楚风总觉得在哪里听过,却又一时想不起来。 看到楚风脸上显现出的吃惊之色,刘正卿也不禁一愣,转而失笑道:“原来楚兄弟当真不知。文端先生,原本正卿还要怨您瞒我的,如今看来,竟然连这个住在您屋檐下的家伙都不清楚您的身份,我也就释然了,哈哈!” 楚风眨了眨眼睛,其实,世家大族什么的,他空有一个概念,可真正有什么样的影响力,楚风是并不清楚的。毕竟后世并不存在真正的大家族,楚风对于世家的了解,仅限于“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仅限于“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可真正是什么样的繁华,他并不清楚。 所以,即便知道了,楚风也并没有刘正卿那样的震惊,也不会生出太多的敬畏之意,只是单纯的惊讶罢了。 文端先生看着楚风的反应,面上淡淡的,心里却十分满意。他的身份,往日一旦亮出来,巴结、奉承者甚多。但是眼前的这两个家伙,刘正卿尚且有些敬畏,但行事间依旧疏朗,并没有什么前倨后恭或是阿谀奉承之意,这样已经比普通人好很多了。而楚风,这个在不清楚自己身份之前就被收做了徒弟的家伙,竟然表现的更加淡然,这让文端先生觉得十分舒爽。
文端先生本就不是庸俗之人,对那些人情俗事更是厌恶。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挂印辞官,又跑到杭州这等地方开了个路径偏僻的小小书画行,不为别的,只是想要找寻一番清静,安度晚年罢了。正所谓大隐隐于市,老先生也想体会一番。 收了个徒弟纯粹是意外之喜,原本他也是有些犹豫的,但与楚风愈发接触,便不免愈发欣喜,觉得这孩子品性才华都是上佳的,若是埋没了的确可惜。 至于自己的家族对这孩子的影响……如果这孩子当真值得栽培的话,用自己家族的能力送他一程,其实也是人生一大乐事了。晋人所谓妙赏,想必就是如此了。 而这个刘正卿,虽然不如楚风,但也是个人才,偶尔交往也很有些意思。 只是如今自承了身份,以后的日子未免会过的不那样清静了……哎!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有得必有舍,便是如此罢! 既然身份已经说开,文端先生便也不再藏拙,问了问刘正卿最近正在准备的乡试,又点拨了几句考场上应该注意的事情等等,刘正卿十分欣喜,连连道谢。 “先生也参加过科举的么?”楚风在一旁听着,觉得十分有趣,这时候寻了个空隙问了一句。 “老夫是崇宁壬午科的进士,虽说已经年头久远了,不过这些经验姑妄听之罢!”文端先生捋须笑道。 刘正卿闻言也笑:“文端先生真是太过谦逊了,这些经验教训是千金难求的,正卿能够听到真是莫大的福气了!” 原来老先生竟然是这样的能人,这一回,连楚风不由得啧啧赞叹了几声。不过自己并不想走科举的路数,否则能够请教一番,的确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你这小子,也别以为随口道谢两声就足够了。”文端先生看着刘正卿,意有所指,“老夫之前吩咐你的事情呢?这都多长时间了,怎么还一句答复也没有呢!” 说罢,文端先生若有若无的瞥了楚风一眼。 “老先生,这事情……”刘正卿面有难色,看了身旁的楚风一眼,欲言又止,“哎!世事艰难啊!” 楚风听得一头雾水,看着两人,眨了眨眼睛。 “呃,那个……”刘正卿清了清嗓子,简直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文端先生科举的经验着实令小生敬佩,今日天色已晚,正卿明日再来向先生您请教,还望先生能够不吝赐教!” 明天正是楚风要去田罗村复师命的日子,这两人到底要做什么?非得背着自己呢? 楚风看了看文端先生,又看了看刘正卿,弄不明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