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64 变态总是自负的 (第1/2页)
“母后,您没事吧!” 柴绍扶住王太后,担忧的问道。 王太后轻轻吐出一口气,稍微缓了缓深思,说道:“哀家无碍。” “把另外一个箱子打开吧。” 或许,里面是什么东西,并不难猜。 柴绍应了一声,放开她来到另外一个箱子跟前,伸手把箱子打开。 满满一箱子,全部都是扎满了银针的小人,明黄色的衣服、绛紫色的衣服…… 王太后弯腰拿出其中一个,并无面目的木头小人身上,写着她的生辰八字,再拿起另外一个,自然是柴绍的生辰八字。 她冷笑一声。 随后将这两个木偶丢在箱子里,不屑的说道:“宵小之术。” “儿臣发现时,每一具干尸身边都并排放着一个木偶。”柴绍一边说着,一边静静听着王太后心中所想。 她不得不相信。 毕竟这死状实在是诡异,尤其是在经历过亲眼见到杜方之后,王太后便对这些怪力乱神有所相信。 但也仅仅是承认它们的存在罢了。 至于是否对她有所影响……王太后眸中阴鸷而诡谲,当初柴荣作为一国之主,都对她无可奈何,这些区区凡人之躯所产生的厌胜之术,又能将她如何。 就算最近颇不平顺,王太后也不会将这一切归到这方面。 她始终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 但,虽是如此,也依然不可原谅。而且……她心中充满了狐疑,刚巧她用厌胜之术嫁祸了穆青,期间柴绍不闻不问,像是并没有这件事情,现在却又忽然将柴洵引出来,偏巧也是厌胜之术。 是巧合,还是他故意为之。 王太后不动声色的看了柴绍一眼,随即缓步走上高位,说道:“柴洵人呢?” “就在外面。”柴绍回答道。 母后的性子还真是多疑,不过其实并没有关系,本来也没有想着她会相信。 “让他给哀家滚进来。” 王太后充满怒气的说道。 柴洵此时已经去了身上的伪装,他一步步走上前来,含笑请安的模样让王太后一阵恍惚。 这四个孩子当中,最像柴荣的竟然是柴洵。 不仅仅是长相,就连笑起来时那眉眼之处的漫不经心,都好似一模一样。 王太后睫毛微微闪动,好一会儿才出声:“柴洵,你可知藩王无诏不可入京。” 柴洵不置可否的挑挑眉:“知道啊。” “不过,那又如何呢?” “我便是入了,又怎样呢?”他望着王太后,笑容似讥讽似嘲弄,更似压抑许久的蔑视。“连女子之身的太后娘娘您,都可以明目张胆的当政,区区一个藩王入京而已,算的了什么错。” 柴洵看到王太后脸色愈发的难看,唇边的笑容便越发的放肆,他改了跪姿,直接盘腿坐在这冰凉的地上,无所畏惧的继续说道:“太后娘娘生气了?可千万别啊,女人总是生气,容易老的快。” “当初我离京时,您看起来是多么的美艳动人,这才不过十来年功夫,您看起来就像是老了几十岁一般,真真是不好。” “若父皇看到您现在这副模样,恐怕会吓到的。” 柴绍:“……” 这是嫌自己死的不够快吗? 母后心里已经恨不得亲自上手掐死这货了。 他抽了抽嘴角,嘴贱了果然没啥好处。 偏偏柴洵毫无自觉,还在那里吧嗒吧嗒说个没完:“别用这副模样看着我嘛,晚上睡觉会做噩梦的。” 王太后深深呼吸。 竖子小儿,不过逞口舌之勇,不必跟他一般见识。 她勾唇笑了笑,“呵,是否无罪并不是你说了算。” “以及逞口舌之勇只会让你显得虚张声势而已。” 柴洵收起脸上的嬉笑之色。 神色平静的仰头,道:“虚张声势?或许太后娘娘您说的对,我都已经落到您手中了,若不虚张声势一番,怎么能保得住自己的性命呢!” “还望母后网开一面,放儿臣离开可好?” 王太后:“……” 前一刻还肆无忌惮无所畏惧,下一秒就变得这么怂逼,这小子心中到底是怎么想的。 柴绍也非常无语。 变态果然是变态。 到了这个时候心中也只是想着如何戏弄人,只想着怎么做才会好玩……柴洵的世界,果然不能按照正常人的思维去推算。 “说说吧,这尸体是怎么回事?这厌胜之术又是怎么回事?” 王太后忍着直接将他叉出去的念头,问道。 柴洵眼皮都不往那边撩一下,承认的非常干净利落:“就是你想的这么回事。” “什么都是我做的。” 青壮年确实是他抓的啊!唔,不得不说这死状看起来真是带劲,就是不知道那青城子用的到底是什么手法,如此他也可以学上一学。 至于什么厌胜之术? 柴洵翘了翘唇角。 柴绍这个蠢货,大概也就只会些栽赃陷害的玩意儿,既然他这么努力了,那就成全他好咯。 也让他的人生不至于太过失败。 柴绍:“……” 有没有人过来把这货打死! 特么的到底谁才是蠢货啊! 他使劲握了握手,才忍住暴揍柴洵一顿的冲动。 柴绍算是发现了,柴洵生存的意义就是搞事搞事,而且还专门是那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只要是别人倒霉,他就会分外开心,就算自己跟着一起倒霉,也完全不在乎。 这……神经病都不足以形容柴洵这个人。 王太后也跟着抽了抽嘴角。 这认罪的态度,如果再诚恳一些的话,或许她还会更加相信一点。 她哼了声,问道:“你可知实行厌胜之术乃是死罪!” 柴绍无所谓的耸耸肩:“反正藩王入京也是死罪啊,并没有什么差别。” “无论什么罪名,你们开心就好。” 柴绍终于忍不住,呵斥道:“柴洵,这里是文轩殿,并非是市井闹市,你说话的态度,能不能端正一些。” 说完他望向王太后,道:“母后,儿臣觉得柴洵时故意这般胡搅蛮缠,想要脱开自己的罪责。” “郊区村庄大批青壮年失踪,导致数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