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正传_第142章 茅山信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2章 茅山信物 (第2/2页)

敢守夜,那个活人能不惜命呀?

    有人猜测,村子附近有野兽,有人说是妖怪,还有的说是闹鬼……

    阴阳先生心里明白,肯定是那知青干的,但也不敢当着大家的面说出来,偷偷找社长商量。

    社长见阴阳先生说的活灵活现,心里也吃不准,丢了那么多的牲口,死了那么些人,现在还能勉强压住,若是再闹腾几回,他的社长之位保不住不说,怕是还要整个一坏分子的帽子,到时候就算不死也得脱层皮。

    “老先生,您说咋办?”社长心里也害怕,心说只要能解决问题就好,就算是鬼,那也得斗一斗不是?

    阴阳先生告诉社长,准备一袋糯米,弄一些黑狗血、鸡血、朱砂……还有成年的黑驴蹄三只!

    别的东西不好找,这些东西在农村都很容易找到,社长稍微动动嘴皮子就凑齐活了。

    用黑狗血浸泡了一盘麻绳,阴阳先生画了符,夜里让社长找了十多个壮汉,准备捉那怪物。

    在村外草地上放了一头牛做诱饵,在周围铺了一圈儿糯米,将浸泡黑狗血的麻绳用糯米埋住,然后用蛇皮袋盖住,只要那东西进入圈子,一扯麻绳,便会掀开蛇皮袋露出糯米,保证让那东西有来无回。

    众人蹲在草丛中等了很久,还是不见怪物出现,一个小青年去撒尿,结果发出一声惨叫,众人知道出事,急忙拿着糯米、朱砂、黑驴蹄赶了过去,只见一人爬在小青年身上,双手沾满了鲜血,嘴角滴着血珠……

    “快用糯米砸他……”社长一声令下,众人反应了过来,手中的糯米朱砂黑驴蹄等全砸了过去,但那东西视而不见,被弄的红的黄的白的一身,还在掏小青年的内脏。

    社长颤抖着问阴阳先生:“咋回事?”

    阴阳先生也一脸茫然,说:“这东西好像不是鬼,也不是尸,更不是妖……”

    说来也巧,当时有一个姓李的茅山道士经过,听见远处有怪声,皱眉道:“哦,原来是不死人,待我过去看看。”

    众人见一个道士骑马而来,急忙磕头跪拜说:“道长,救救村子吧……”

    道士摆摆手,拿出一面八卦镜一照,那知青发出了凄厉的声音,头发中冒出了白气,几个呼吸便倒在了地上。

    社员们一拥而上,用沾了黑狗血的麻绳将其捆的结结实实,扔到了地上准备抓回村子开批斗大会。

    “此人已经中了七尊道煞,变为不死人,带回村必定有血光之灾。”道士淡淡地说:“这样吧!你们将大槐树下那座孤坟挖开,将他葬入棺中,待我封掉即可。”

    众人哪敢说不,很快挖开了坟墓,找来一个大红棺材,将不死人装了进去,烧了一堆香灰和成泥巴将棺材裹了,下葬后,用了四块石敢当压棺,这才算了事。”

    赵乙擦了额头的冷汗,指着墓碑说:“这就是当年那座坟,所以别的地方都被种成了地,这里一直荒着。”

    “看来这野坟,不能随便动啊!”听完赵乙的话,我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当年,阴阳先生都吃瘪了,我还没入道之人,岂不是自寻死路?

    赵乙说:“当年那道士留下几句话:野坟禁忌,棺中埋尸,生人不死,死人不活,后人难动,茅山可动……”

    “后人难动,茅山可动,这是什么意思?”我问。

    赵乙说:“我爷爷说,只有茅山传人才能动,而且当年留下了一个信物,只要对上暗语,便可动土开棺。”

    “暗语?”我不解地看着赵乙。

    “春去秋来日月新,可怜有情终无情。能对出下句,便可拿到信物,开棺烧尸。”赵乙苦笑道。

    我心中一惊,这不是小时候爷爷教我的句子吗?

    “百年江湖人易老,古庙画禅少知音。”我随口应道。

    赵乙一愣,哈哈大笑,随即痛哭流涕说:“看来你就是茅山传人了,天意啊,天意,荷花有救了,快同我回家拿信物吧!”

    “那信物在你手中?”我问道。

    赵乙点点头说:“不错,当年那阴阳先生就是我爷爷,茅山道士将信物给了爷爷,现在传到了我手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