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疑虑顿生 (第4/4页)
会好一点,起码能更有抵抗力一点。他闫博年可不想看着自己的女婿失足或走弯路,更不希望看到自己的谋划变成一场悲剧,这是他不希望看到的,更是宝贝女儿不愿看到的。 正如闫博年想不明白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一样,对于齐天翔为什么会出现在平原县,也满脑子的迷惑。闫博年在屋里踱起步来,说是急得团团转有些夸张,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这点承受力,或者定力还是有的。只是搞不清原因,也就抓不住主要矛盾,更是无从下手解决问题。闫博年觉得这时的他就像一个武功高手,对手越强他的变化越多,可推倒一面墙容易,可面对一团空气却是不知该如何攻击或抵挡,因此闫博年觉得烦躁,也觉得困惑。这点似乎也与退休不无关系,如果在位,完全可以得到最新最详细的情况,这些完全不用他担心,自然会有人做。而且他还可以直接插手了解,尽管这样直接插手县里的事情不妥,但起码可以委托或指示某人这么做,而今退下来了,很多事情不需要他知道,他也不想知道,因为知道的越多越不利于自身的保护。原本退休下来的主政官员就使得继任者不方便,而且还是在本地修养,再退而不休,是很让人厌烦的。因此闫博年很早以前就搬出了省委宿舍,远远地搬进南部山区的平房小院,清静并远离是非中心,不参与任何的决策,即使是继任者的垂询或征求意见,也是低调地拒绝,甚至借口旅游出门躲避,一些曾经的部下,除了私交不错的,基本上是不再来往,也不再接受他们的所谓拜访。闫博年认为,这不是无情,恰恰是有情的表现,他已经退了下来,手里没有了往昔的权利,不能给他们遮风避雨,就应该明确地让他们知道,同时也给他们重新表现的自由,毕竟他们也是身家在身,有自己的考量,从一而终本来就不可能,更不可能要求他们绝对服从,这样只会给自己和别人带来烦恼。 由于闫博年处理的到位,而且坚持的果断,一年多来的退休生涯倒也平静,无波无澜,大家皆大欢喜。 有着这样的原则,闫博年不会过多地打招呼,而且现在这个时期,事情不很明确,也似乎没有打招呼的必要,而且这一番折腾也觉得有些累,头也有些晕,可能是血压有些波动,看来真是老了,年龄不饶人了。 这样想着,闫博年慢慢踱回到电话机旁,拿起电话来,通了后说:“小勇啊,你现在在哪里?”电话里传来清晰的回答:“我现在在路上,正往家赶,马上就到了。”闫博年得到回答后又说;“好,你慢点开车,回来再说吧!” 电话是打给儿子闫勇的,他在省公安厅治安总队做总队长,与基层的关系比较密切,由他出面应该比较妥当,而从闫勇的回答看,似乎他也知道了齐天翔的事情。也是,作为前省长女婿的丑事,不第一时间传到他治安总队领导的耳朵里,那才叫不正常呢。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闫博年轻轻地念叨着,慢慢放下电话,对着客厅大声喊着:“老婆子,你儿子中午回来吃饭。” “是吗?”老伴张惠芬闻声快步走到书房门口,问:“是他一个人回来?小玲来不来?” “你以为都跟咱俩一样闲得,小玲不用上班。”迎着老伴的目光,闫博年嗔怪地说:“小勇也是办事路过这里,中午在不在家吃饭还说不定呢,一会你问问他。” “骗鬼吧!”张惠芬摇着头,不相信地说:“肯定是你叫他回来的,不是你有事,就是他有事。”随后自言自语地说:“也不知他刘姨上回给他介绍的哪个女的,他见了没有,印象怎样?” “这事一会你问他。”闫博年敷衍地打着哈哈,这时电话又响了起来,他摆摆手示意老伴不要出声,拿起电话,平静地问:“哪位?” “老首长,我是白丰收。纪委的白丰收啊!”电话里传来恭敬的声音,“您这会忙吗?有件事想向您汇报汇报。” “老白啊!”闫博年朗声说:“你还是这么客气,以后不要这样,我老头子受不住。你有什么事尽管说。”闫博年很满意白丰收的态度,这也是他不太相信会是白丰收下的套的原因。作为一个多年的老部下,这点自信闫博年还是有的。 “是这样”,白丰收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像是在考虑该怎么说,“天翔在平原县出了点事”,说到这里又停住了,过了一会又说:“说是县里开展打击卖yin嫖娼专项活动,可能,可能天翔也在里面,具体的情况还不是很清楚,我马上再了解一下。” 白丰收急速地说完,而此刻的他一定也是为难的不行,仅从这样的措辞和借口,就知道为了跟闫博年说这件事,经过了多么久的考虑和思量。这点也使得闫博年坚信,这个圈套不是白丰收所为。尽管可以表演,可以掩饰,甚至可以伪装,但本性是伪装不来的,对于白丰收这个老实人,任何的伪装都会露出马脚。 “我已经大概了解了事情的一些方面,不是嫖娼,也不是顺便参与到了里面,而且齐天翔强jianian服务员未遂,让人家抓了个现行。” 闫博年提高了声调,表面着自己的态度,这会态度越坚决,越有助于挽回影响。 “老领导,你别上火,别上火。”白丰收在电话里急切地说:“事情估计没您想的那么严重,或许是巧合也不一定。” “这是你的态度?”闫博年声调始终未减,但口气已经不那么严厉,接着说:“你准备怎么处理这件事?” 电话那头没有了声音,或许是白丰收在思考该怎么回答。也是,这毕竟不属于业务范畴的事情,又来的那么突然,处理起来的确有些棘手。片刻之后,白丰收的声音再次传来,而且平缓了很多,“我准备让办公室的小张下午就过去,毕竟他们两个以前在调研室一起工作过,多一个同事也多一些回旋的余地,有些事情毕竟小张出面比天翔出面方便一些,而且这样一来天翔到平原,就是正常的工作,也好说一些。”白丰收说完了自己的打算,又补充道:“我已经让办公室通知了清河纪委,齐天翔是基层调研,是省纪委的安排,之所以没有告知,是还没有这个必要。”似乎是在与基层纪委布置任务,白丰收的话语强硬了起来,随即和缓了过来,征询地问“您看这样的安排,是不是合适?” 闫博年很满意白丰收的安排,下去一个同单位的同事,也就是变相告知这是组织行为,而不是齐天翔的个人行为,更不是无的放矢。闫博年赞赏地说:“我同意你的安排,这样很好,必要时可以派一个调查组到平原,也可以把调查结果直接向省委做专题汇报,该是什么问题是什么问题,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这是我的态度,也应该是你们处理此事的态度。”闫博年强调说,因为他的态度可能决定着事件的走向,而他的坚决就会使事情不那么坚决,起码是使处理问题的人不那么坚决。这就是政治智慧。 “好的,我一定把您的指示传达到机关,而且在向省委汇报时也会如实汇报。”白丰收语气恭敬地说:“那就不打扰您了,事件进展我会随时向您汇报。” 挂断电话,闫博年长舒了一口气,有了白丰收的电话,即知道了他的态度,也排除了省纪委有染,而且白丰收的安排,也有助于事态的平息和解决。毕竟事情出了,一点波折没有也是不现实的。这也许也是对齐天翔的历练吧,想到这里闫博年摇摇头,静候着闫勇的到来,也许这个时候能给齐天翔一点支持的,也就是闫勇了。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