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四章 意气用事 (第1/3页)
钱向忠来了。[燃^文^书库][]这是刚才刘唐子电话里说的。 齐天翔与钱向忠不是十分熟悉,接触的也不多,只是在两年前陪同老纪委书记来清河调研时见过几次。 那时的钱向忠还是清河市的市委副书记,刚刚卸任市长职务,准备接任市委书记,临时分管纪检监察工作。政府这边在交接,市委这边等着接班,很是忙碌。弄得市纪委副书记栾实很是为难。 其实这样的调研见面,分管领导也不过就是表示一下礼节,专门安排一个时间座谈一下,然后一起吃个饭。既表示重视,又显得周全。 可这样的时间却始终没有落实,直到临离开清河到平原的下午,才有了那么一次见面。 匆匆忙忙地进门,不时地看表,一副日理万机的样子,尽管也是客气地握手,但却处处透着居高临下的傲慢。 “不好意思,实在不好意思,省领导们来了两天了,也没有抽出时间来。抱歉,抱歉!”钱向忠一进门就是作揖连连,道歉连连,似乎含着无限的歉意,其实都可以看出,这只不过是一种表演。 “没关系,你忙嘛,能见一面就算不错了,我们就很感激了。”张书记不冷不热地说,脸上却是满满的笑意。 “这么说来张书记还是在意了。”钱向忠笑着解释,“这方方面面的事情实在太多,一时间又理不出个头绪,真是为难啊!”钱向忠呵呵笑着指着栾实说:“这点栾实同志可以证明,我对他们的工作还是关心和支持的。” “这话倒是不假,钱书记还是挺关心我们的工作的。”栾实嗡声嗡气地回应道。 “我始终认为,作为一把手,就应该主动接受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就应该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钱向忠很有感触地表态说:“做好反腐倡廉工作要把握两个关键:‘一把手’抓,抓‘一把手’,监督从我开始。在选人用人,工程建设,权利运用等等方面,主动接受监督,接受检验。”下来又说了很多表白的话,似乎就在证明自己的公正廉洁,直到手机响起,站起身接听后笑着对张书记抱歉地说:“实在不好意思,下面有点事要去处理一下,晚上,晚上我们一起坐坐”,说完对栾实交待,“好好安排好张书记的行程,不能出任何差错。”说完又是拱手作揖地表演了一番,匆匆地离去了。 齐天翔冷冷地看着,也许这表演是演示给张书记看的,因为知道张书记不久就会退休,所以才表露出了这份傲慢。而在齐天翔看来,傲慢是无知的表现,是将自己的优势与别人的劣势相比所产生的优越,岂不知自己的劣势在别人眼中更可笑。由此也更加明白了张书记所说君子的意蕴。“君子之意,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有很高学识修养的人,才可以称之为君子。其实君子是应该分开来看的,古代称男子为君,有德之人为子。向有国有国君、国士、大德之子,有国君不奇,有高子才能四海来慕、雅士云集,典型的例子无非是春秋时期的齐鲁二国,齐为霸主、国富民强,鲁为小国、国弱民稀,但鲁国有孔子,四方高士齐集向学,声势胜于强齐。 对于君子,孔子有‘九思’界定,曾参更有具体的解释标准,将君子的修为、作派、气度演绎的细致入微,以至与君子与‘仁、义、道、德’形成了一个共同的整体,体现了一个很高的标准,也就有了子路‘舍生正冠’,孔融‘德而让梨’,田横‘自刎取义’,曾子‘千金一诺’,君子成为古今男子向往并修炼的高度和境界。 而有了君子的标准,古人更在普及的场合宣扬着这个标准,‘三字经’、‘弟子规’无一不在灌输着做君子的途径和修养,使得知礼、知耻成为人人必守的规则,从而延续了几千年,朝代更替、观念更新,但君子的地位和标准未变。 进入现代,反传统、反礼教模糊了标准,新思潮、新观念使君子像出土文物,也使得君子像大熊猫一样稀有。竞争、自利已经使君子成为失败后的自诩,社会弥漫着浮燥和无德,街头高门大嗓的呼叫,公交竞相争抢的场面,剧场散场前离场的人流,商场夸富比阔的闹剧,竟使人疑惑――我们的君子在哪里?我们还有传统和道德吗?”说完似乎意犹未尽地说:“想想老谭,身在陵县,接到老栾的电话放下手中的事紧着往回跑,吃完饭又赶回陵县,来回将近二百公里,那是为了一顿饭吗?那是一种尊重,一种君子的气度。” 老书记的话也使齐天翔感动,昨天下午,实在联系不了领导作陪的栾实,无奈地打电话给谭平山。谭平山正在清河市下面的陵县布置治安联动工作,没有等栾实电话说完,就坐着车往回赶,陪着张书记等人吃完饭又赶回陵县,这其实表现的就是一份气度,一份君子的担当,与钱向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之后尽管与钱向忠有过几回见面,都是匆匆忙忙,没有太深的印象,更没有什么交情而言,因此对于刘唐子的电话不是十分在意,也不想跟钱向忠见面。但刘唐子的口气不但怪异,而且不容质疑,言下之意晚上就知道了。 等到齐天翔和刘唐子走进宾馆大包间时,齐天翔立即明白了刘唐子话中的意思。包间里钱向忠已经在县人大主任赵伟的陪同下坐在了休闲区的沙发上闲聊,还有县委办主任乔商,政府办主任刘莉,正在喝着茶闲聊呢。 “正在开常委会,一会人更多。”刘唐子附在齐天翔耳朵边悄悄地说着,并且不动声色地眨了眨眼睛。 “老领导已经早到了,失礼,失礼。”刘唐子紧走几步,一把握住钱向忠的手,一边摇着一边陪着不是。 “我们都是闲人,也就是坐着闲聊天,办公室坐坐,来这里坐坐,都是休息嘛!”钱向忠打着哈哈,伸出手来握住齐天翔的手,开着玩笑说:“这不齐书记也闲着了吗!” 齐天翔微微笑着,望着钱向忠没有说话,与县人大主任赵伟热情地握着手,慢慢地说:“你们这是聊什么呢?这么热闹。” “都在品评老赵这块玉石呢,齐书记也来看看。”钱向忠接过赵伟手中的玉石把玩着,递给齐天翔,颇为老练地说:“我看老赵这个把件,是个老东西,可他老伙计还谦虚,说是地摊货,只值个几百块钱,我说给他一千元他还往后缩,看来是怕露富啊!” 齐天翔接过玉石把件,认真地看着,“的确不错,大小,润度,皮色、质地、雕工,特别是这白润的色泽,就是一块上好的和田籽玉,而且时间也不短了,有点意思。” “你看老赵没有说实话吧,齐书记懂行,一看就知道是个好东西,有收藏价值。”钱向忠从齐天翔手中又接过玉石,把玩着,说着。 “我先声明,这只是我个人的直观感受,不代表定论。”齐天翔赶紧声明,笑着说:“收藏我不懂,也不敢否认‘乱世黄金,盛世收藏’的说法,但就以我朴素的认识‘宝剑赠英雄,鲜花送美人’来理解,收藏一定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