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二泉映月(下)】 (第2/2页)
杨雪学二胡是出于自己的兴趣,杨喜田夫妇也没有给她什么压力,这当然很好。但是很显然,他们对杨雪在这方面的天赋还没有足够的认识。 俗话:一年笛子二年笙,三年二胡不中听。类似的俗语很多,表达的都是一个意思:要拉好二胡是很不容易的。不少人学了很长时间,拉出的声音仍然不堪入耳,如同杀鸡一般,有着极高的逼人抓狂效果。 杨雪才学了两年多,演奏技法便已经相当纯熟,水平远高于普通业余选手,这可不是光靠苦练就能达到的。可是她对某些细节的处理,却存在着明显的瑕疵,这有很大可能是因为老师教得不得法。 莫凡觉得杨雪若能得到明师指,将来怕是不可限量。等她考音乐学院还得好些年呢,那可就太耽误了。再若是上个普通的音乐学院,未见得就能遇上明师。不过眼下最重要的是治好她的眼睛,学琴的事倒还不急。 众人喝酒闲聊,过了些时候,屋里的琴声停了一下。杨喜田提高了声音:“雪,莫凡叔叔夸你琴拉得好呢。” 杨雪:“谢谢莫凡叔叔。” 杨喜田:“你给大家表演个节目好不好?” 杨雪:“好。” 江雅萍把卧室的门打开,扶杨雪在门前坐了下来,这样厅中诸人都看得见她。 见姑娘端坐椅上,气场十足,众人不禁都露出了微笑。杨喜田:“雪,你准备给叔叔阿姨们演奏什么曲子?”
杨雪想了想,道:“我来演奏一曲《二泉映月》吧。” 阿超:“啊,这个我知道,瞎子阿炳的名曲。”话刚完,便见数道颇为不善的目光朝自己看来,随即就意识到错话了,登时出了一脑门汗。 封永胜狠狠瞪了阿超一眼,伸手虚了他几下。 阿超哭丧着脸:“雪,我不是故意的。” 杨雪微笑:“阿超哥哥,没关系,你不用放在心上。”完便演奏起来。 华彦钧的这首二胡名曲流传极广,但凡对民族音乐稍有了解的人,便不可能不知道这首曲子。 莫凡早先听过的几个演奏版本,独奏也好,协奏也罢,均极尽渲染一种忧伤悲怆的意境,以至于他读金老先生的某部名著时,不自觉就将莫大掌门与阿炳联系了起来,一看到“潇湘夜雨”,脑中便会响起“二泉映月”。 魔教曲长老,“潇湘夜雨”此曲一味凄苦,引人泪下,实在太过俗气,脱不了市井之味。刘正风认为,这曲子尽往哀伤的路子上走,有违哀而不伤的宗旨,因而算不得上乘之作。 华彦钧先生似乎正是混迹于市井之人。照曲刘二人的标准,“二泉映月”倒好像有难登大雅之堂了。 后来莫凡听了阿炳本人的录音版本,终于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阿炳在录音时,已有数年时间未曾碰琴了,兼且身体很不好,手上力道差了很多,因而单从演奏技法而论,有些差强人意。但他曲中所展露意境,却让莫凡极为震撼。 那是历尽世间沧桑之后的风轻云淡。 那是尝尽红尘悲苦之后的从容自若。 那是阅尽人情冷暖之后的豁达洒脱。 什么叫哀而不伤,这便是了。 与之相比,那些有乐团伴奏的版本,虽然华丽,却只具其形,不过学了个皮毛而已。这样的曲子,又如何让某人感叹着要跪下来听。 杨雪当然没有华彦钧那样丰富的人生经历,自然难以奏出那样的意境。她所表达出的,是面对不幸时的坦然,是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没有颓废,没有沮丧,即便双眼什么都看不见了,她的心里依然充满着阳光。 听杨雪一曲奏完,莫凡的眼睛不禁有些湿润,很是为她的心境所感动。心想,回头得打问一下,给杨雪找个好老师,不然也太辜负她的天赋了。 莫凡认识的人里面,当以林母的音乐素养最高。不过林母的状态恐怕还不适合教学生,而且她修的是西洋乐器。林若熙或许有这个本事,但她恐怕没这个心思。唯一比较靠谱的是曾黎,虽然没见他拉过二胡,可他的琴房里收着好几把,明他研究过这个乐器,现阶段教教杨雪应当没问题。或者托曾黎帮忙找老师也行,以他的音乐修养,肯定不会找那种误人子弟的。(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