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道_第五十二章 超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二章 超脱 (第1/2页)

    宇宙中的生命,虽然相对这无穷大的世界而言十分稀少,但若只论其数量的话,无疑是很多的,甚至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然而其中绝大多数的文明,到死也无法脱离行星空间的桎梏,可见仅仅是行星空间的限制,就淘汰掉了宇宙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文明。

    而且,便是文明脱离了行星空间,也不意味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宇宙文明;类昆虫文明无疑就是最好的例子。

    所以这剩下的百分之十,其中还有绝大部分,会因为种种原因而毁灭。因此,真正能够跻身宇宙文明序列的生命,相对于生命的无穷总数而言,其实是十分稀少的。而其中,能够脱离恒星系束缚,自由航行在星系中的文明,数量更是稀少得可怕。

    至于在这之上,那种任意穿梭于星系之间,甚至能够突破时空桎梏进行跨位面移动的文明,那种已经拥有守护资格的高级宇宙文明,在任何宇宙位面都不会太多。

    正因为能在宇宙中任意航行的文明实在太少,所以对于绝大多数原始文明而言,宇宙无疑就是一个孤独空寂的世界。一方面是因为宇宙文明的数量实在太少了,而宇宙空间实在太大,从而导致相互“碰面”的概率无限接近于0。另一方面又受相应观察手段的限制,让原始文明无法发现那些远比自己高级的生命,即便它们与自己擦身而过了。就像人从蚂蚁身边跨过时,蚂蚁并不会意识到人的存在一样。

    当然,人也不会刻意去留意脚下的蚂蚁,更不会对其财富产生任何的兴趣。所以哪怕高级宇宙文明发现了低级行星文明,也不会无聊去接触这些,完全等同于“细菌”概念的原始生命。

    叶新的母文明很幸运,是宇宙中极少数能够跻身宇宙文明序列的人族文明。不仅逃脱了自然灾难的毁灭威胁,也避免了文明内部矛盾诱发的社会战争,更没有因为科学意外而毁灭。

    在叶新出生时,那个创造他的人类文明,已经脱离了行星空间近一个世纪之久。文明正处于全面的大融合期,他不仅亲眼见证了文明缔造的璀璨成果,还亲身经历了文明进化的升华过程。更为重要的是,他还接受到了“文明之理”的洗礼。

    和所有脱离行星桎梏的文明一样,恒星系内丰富得难以想象的物质资源,让人类彻底摆脱了几千年来的资源困扰,实现了无数哲学家和理想家的梦想;大同,和平,联合……。

    那充沛而丰富的自然资源,让持续了几千年的资源纷争,彻底走向了落幕、终结。而随着智能机械出现的全智能工业,又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结构;智能机械不仅让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还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打破了持续数千年之久的资源争夺矛盾。

    既然没有了资源的争夺问题,自然也就没有了贫富的概念,更不可能出现诸如阶层矛盾等意识形态冲突。人与人之的关系,再不可能会出现根本性的,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为大规模的融合提供了最基础的保证。

    当然,仅仅只是内部关系的变革,并不能够让人进行全面融合。真正促成人类全面融合的关键,是冰冷空寂的外部世界。

    因为太空世界的空旷、深广、黑暗、冰冷,注定了任何单个的国家,国际组织,或是国家联盟,都不可能实现独立的探索和征服。在浩瀚无垠的黑暗太空面前,国家这种低级的文明单位,实在太渺小了,甚至就连夜幕下的烛焰都比不了,顶多算是一粒火星罢了。想要探索如此黑暗深邃的空寂世界,非得整个人类世界群策群力,协力共进方可。

    这是外在的压力,文明无法回避,若要生存,必须聚合成统一的完整体。

    而在文明的自身内部,长久以来的经济一体化过程,也大大的加强了国家与国家间的关系;世界化的分工与协作,导致了谁也离不开谁。这就是经济的真正作用,它就像是人体的血液一样,将原本分散独立,形同身体器官的国家组织,牢牢地捆绑在了一起,让所有文明单位越来越趋同。最终的目的,是将原本分散独立,甚至相互对抗的低级文明单位,聚合成为完整的文明体。

    至于原始凡人一直担心的群体意识差异问题(思想文化)。在经过了近两个世纪之久的经济全球化过程后,随着彼此的交流与经济的联系,而得到了融合与认同。

    事实上,不管是地域意识也好,还是国家意识也罢,甚至是人种间的意识差异,从本质上讲,都不可能出现绝对不可调和的对立。毕竟所有的人,都属于一个星球,一个生态圈,都属于一个物种,那所谓的意识差异,不过由于各自认知范围不同,而导致的视野差异罢了。

    当行星上的人类,都认知了整个行星,能够跳出行星空间的束缚,凭借宇宙意识,超行星视野观看时就会发现。原来行星空间内那所谓的群体意识差异,根本不是什么障碍隔阂,而是一种区别于彼此的特殊性罢了。在整个人类面前,无论是国家意识,还是民族意识,乃至人种意识,其实都只是文明意识组成部分罢了。从人类文明的整体角度去看,根本就不存在完全对立的局部意识。

    在外部环境的现实压力与文明自身的发展结果下,叶新的母文明,在脱离行星空间后不到半个世纪的短暂时间里,完成了宏观上的全面统一,组建起了一个全新的人类联合政府。这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大脑出现了,文明主体正式成型,文明的意志开始产生。

    至此,完整的人类文明,正式形成了。国家与国家联盟,还有国际组织,逐渐退出了历史台。

    既然统一的文明组织,在宏观层面上架构起来了,那么文明的主体意志,开始在文明的内部全面执行开来了:全面的统一和融合。

    在思想意识方面,文明的主体意识,成了最高的思想意识标准。一切思想文化的传播与传承,都必须符合文明的主体意识。特别是作为同化个体意识的教育,更是以文明的主体意识作为其核心内容。而作为文明主体意志的体现,人类法,无疑成了最高的价值判断标准。

    至于那些相左于文明主体意识的小群体意识,在那无垠广阔的黑暗太空面前,无不受到了最致命的打击;空寂冰冷的宇宙环境,根本无法给这些极端思想以生存的空间,而且文明的主体意识,也不容许这些异己性意识的存在。

    就这样,在现实环境和文明技术的双重打击下,那些流传了数千年,曾经兴盛不衰,始终屹立不倒的思想组织,纷纷走向了坟墓。毕竟宗教等思想组织,从根本上讲依然是由人组成的群体,然而人却是生活在现实的环境中,当环境发生改变时,人只能去适应环境,但是思想组织却不同。

    这些思想组织,无不是以行星空间的狭窄环境为生。因为只有那种朝生夕死,命由天定的独特环境,才会让恐惧死亡不得超脱的生命,将自己的未来,寄托于虚无缥缈的主宰神祇身上。这些思想精神组织,也才能够生存。

    而当生命脱离了行星桎梏,拥有了抗争自然的力量时,便意味着,原始的思想组织已经失去了其所赖以存在的环境。

    这时,坟墓就是它们最好的归宿。

    对于任何能够适应太空环境的宇宙生命而言,方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