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六章 四 方 (第1/2页)
姜仍站在伏羲面前道:“圣帝,您尝尝味道如何?”伏羲看姜满脸童真,却又十分认真的样子。就打开小口袋,捏出几粒草籽放到了嘴里。刚嚼了几下,伏羲就觉满口油香,自己从未尝过。脸上立刻露出惊疑的表情,问姜:“这是什么草种?怎么这么香?” 姜说:“这叫粟,是我在我母亲部落的山脚下发现的。我们人类只吃草木上的大果实,从不吃这小草籽。可我见蝼蚁,飞鸟都吃这东西,就想我们人能不能吃呢?我就采了一些尝了尝,发觉挺好吃。如果用火烤熟,味道会更好。您吃的这些是我放在石片上用火烤过的,所以特别香。” 伏羲听到这儿,由衷地赞叹道:“好孩子,你真有心啊!小小年纪就能有此作为,将来必成大器!”伏羲回头又对少典道:“少典兄,你生了个好儿子呀!只怕我们人类的将来还要靠他引导呢。”少典忙道:“圣帝过奖了。莫要宠坏这小孩子。以后还望圣帝能多多教导,好让我的这俩个孩子都成为有用之人。”说着,抬头看了一眼姬和姜。 可是,附宝听到伏羲一个劲的夸姜,心里很不舒服。拉起姬一声不响地走开了。 接下来,伏羲便开始在少典的公孙氏部落传授织网。少典安排附宝和安登照料伏羲的饮食起居,并嘱咐姬和姜要每天跟随伏羲,随时聆听伏羲的教诲。 那附宝每天见了伏羲总是殷勤地嘘寒问暖,可每到该给伏羲做饭或整理床铺时,她不是借故走开,就是只给安登打打下手。而安登虽然话不多,可却始终如一地细心照料着伏羲的日常起居。姬起初几开还一直跟在伏羲身边,很快就没耐心了,偷偷跑去和部落的小朋友们玩去了。只有姜一直跟随在伏羲身边,认真地跟他学习结网。 过了一段时间,伏羲完成了在少典部落传授结网的工作。可就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伏羲又收到了许多部族的邀请。因为伏羲这时的名声是越传越远,影响是越来越大。无论走到哪里都不断有新的部落首领赶来拜见他。这些首领一致表示承认伏羲为人类共同的王者,同时也希望伏羲能到他们的部落去传授结网。伏羲都慨然应允。这样伏羲接受的邀请比他出行前增加了好几倍。这大大延长了伏羲这次出行的行程和时间。 当伏羲结束了最后一次传授结网,踏上回家的路途时,他已经离开家整整三年了。三年来他走遍了黄河两岸,增长了不少见识。同时也发现了不少人类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伏羲发现的最大问题就是人们在方位表达上很不准确。有时候部落首领明明告诉他,他们的部落是在这一边。可当他寻过去时,却发现是在完全相反的一边。有时听两个部落的首领讲,他们似乎离的很近。可到达实地时却发现他们其实相距很远。而有时听两个部落首领讲他们似乎离的很远,可到达实地时发现他们不过隔着一座山或一片树林而已。 伏羲经过思考后发现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人类没有一个确定方位的标准。说的更准确些就是人类头脑中还没有方向的概念。所谓方向就是指以东西南北来划分四方的概念。在伏羲之前,在人类的认识中还没有这四方的概念。我们在前边的讲述中虽也不断提到东西南北这些方位词,那只是作者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才那样叙述的。 伏羲在返回自己部落的路上,一边走一边思索解决人类方位表达不清的办法。想来想去,伏羲得出一个结论:要想让人类准确地表达方位,必须在大地上划分出不同的方向。而要想让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表达的方向都一样,那就要求无论在大地的任何角落,都有必须使用同样的方向划分方法。只有这样,在方向的认识上统一了,在方位的表达上才不会混乱。而要想在大地的任何一个角落都使用同样的方向划分方法,那就要求在大地的任何一个角落划分方向时,都有必须遵照同一个参照物。可这个共同的参照物是什么呢? 想到这儿,伏羲的思路断了。他实在想不出什么东西只有唯一的一个,却又在大地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有。直到回到自己的部落,伏羲也没有想出解决的办法。 蛙听说伏羲回来了,高兴地跑出部落来迎接他。他们夫妻已经整整三年没有见面了。他们的孩子早已出世,是个女儿,已经两岁多了。蛙把孩子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