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 另谋出路  (第1/2页)
    西园可以说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    这里现在是买官的。    将来就会设立西园八校尉。    总之,这里简直是皇帝实行新政策的试用点。    刘霸抱着小狐狸走了进去,随身只带着典韦。    《资治通鉴汉纪四十九》记载:“是岁,初开西邸卖官,入钱各有差:二千石二千万;四百石四百万;其以德次应选者半之,或三分之一;于西园立库以贮之。或诣阙上书占令长,随县好丑,丰约有贾。富者则先入钱,贫者到官然后倍输。又私令左右卖公卿,公千万,卿五百万。”由此可见,汉灵帝一开始就出手不凡,所出售的官职级别之高、涉及范围之广,绝对是空前绝后的。    在汉代,三公九卿是中央政府常设官职,简称公卿。“三公”分别为司徒、司空、司马,司徒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务,司空下达皇帝诏书、掌管群臣奏章、兼理监察事务,司马管理国家军事。“三公”乃掌管国家军政大权的要员,如此级别的官职竟然拿出来买卖,恐怕只有汉灵帝做得出来。    所以刘霸不怕买不到好职位,就怕自己想要的位置已经被人买了。    不过,这钱估计要花不少啊,前世没有买过不知道,他倒是知道历史上的价钱。    但是,游戏中和历史上绝对不一样啊。    游戏中整个大汉这会儿的人口就要四十亿人,这还不算黑户呢。    财富不知道有多少。    他记得历史上汉灵帝明码标价,“二千石”(郡守级官职)售价二千万钱,“四百石”(县级官职)售价四百万钱。依此类推,“三公”的售价至少一个亿。可是,汉灵帝即位以来,政治腐败,社会混乱,经济衰落,财富缩水,即便是富豪,其购买力也相当有限。如果严格按照标价卖官,势必出现“有价无市”的局面。好在灵帝颇为机灵,自己制定政策自己灵活掌握,私下跟身边人交代,只要有人付出五百万或一千万,就可以获得公卿职位。    (当时买卖官位很火热的,连拍卖竞价都出现了,我觉得说不定华夏才是第一个出现拍卖制度的国家)    当时,专权的宦官巧取豪夺,占有巨额财富,所以“三公”官位大都被他们买得。曹嵩(曹cao之父)系宦官曹腾养子,就是靠花钱买得“三公”要职。名士崔烈以五百万钱获得司徒职位,汉灵帝亲自出席他的就职仪式,看到崔烈踌躇满志的样子,他顿时感觉这笔买卖不划算,回头对身边的近臣说:“我后悔欠考虑,这职位其实可卖一千万钱。”灵帝乳母程夫人在一旁回应说:“崔公可是冀州名士,起初他岂肯买官的,幸亏我做他思想工作,他才同意出钱的!”崔烈虽然花钱升居高位,而他的声誉却急剧下降,士大夫嘲讽他身上散发铜臭味。    想到这里,刘霸又有些踌躇。    他心里面想着,这买卖官职可是要遭歧视的啊,名望下降了不说,说不定以后还会有人抓住这个事情嘲讽我呢,这可是会导致很多的人才流失的啊。    刘霸越想越觉得这好像是一个馊主意。    于是,不好做决定了,转头问典韦,“恶来,你说,我这样做好吗?”    典韦听后想了想说道:“主公,这和阉党搅和到一起对您的名望不好啊”    刘霸顿时觉得,自己好像来错地方了啊。    先前的计划欠妥啊,太理想化了。    阉党    这还没有步入政界呢,就成了阉党,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要知道阉党的对手都是些谁?    曹cao,袁绍,何进……    还有后面的一大堆的权贵。    刘霸认真的想了想,决定还是不买官了。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啊。    十常侍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早晚得玩完。    他们玩完了,自己还能有好?    天下人的口诛笔伐那是少不了的。    不行,不能这样,还是去别处想办法吧。    刘霸当下走出了西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