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正确选择 (第2/2页)
来投资,苏烈必定感激涕零;而且《信号》这种短片,赔本几乎是肯定的,这样一来,苏烈就欠张卫国两次情了。 欠着两份人情,苏烈还不得乖乖跟在张卫国身边,成为他手里的摇钱树吗? 至于给苏烈推荐的陈胖,张卫国知道这家伙一心想捧自己的相好,但那个女孩又实在差劲,稍微有点追求的人都不会用。 不过张卫国没想到苏烈并不是无可走,苏烈打算找张建东用剧本去换钱。张建东现在非常火,《刑警本色》、《让爱作主》、《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拍一部火一部,要是剧本被他看上,换来2,30万真不是难事。 好在这个电话打得及时! 张卫国轻轻地呼了一口气,神态自若的一笑:“那我可要好好看看了,我相信这剧本一定不错!” 说真的,张卫国对苏烈的剧本确实充满期待,只是当他看到扉页上的名字,微头却不由微微一皱。 闯关东,怎么会写这种故事? 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这是中国有名的次人口大迁徙。这种题材大,厚重了,没有足够的生活积淀是很难把得住。这种题材要是写不出厚来,就会变得很轻浮,会招来猛烈的批评声。 苏烈有天赋,有才华,但毕竟只是一个十九岁的年轻娃娃,要写这种厚重的民族史诗,有点不自量力了。 当然,虽然张卫国不是很看好手里的这个剧本,但对苏烈这个人还是很看好的,他翻开剧本,慢慢地读了起来。 1904年,齐鲁大旱,章丘朱家峪的一户朱姓人家因为凑不出一石小米做彩礼而使大儿朱传和谭家闺女谭鲜儿的婚事一拖再拖。好不容易凑齐的一石小米又在去娶亲的上被土匪劫了。朱家母亲他娘带着个儿娶亲不成,却得知离家在外四年的丈夫朱开山,因义和团兵败已被处死。万念俱灰的他娘本想一死了之,却得知朱开山正在关东等着和一家老小团圆的消息,于是决定带着个儿闯关东去找朱开山。一心想和传在一起的鲜儿,不顾家人反对偷偷离家,但和朱家人擦肩而过。朱家人来到齐鲁龙口港准备走水去关东,没想到大批难民滞留,饥寒交迫,疟疾横行,生死未卜……
两集剧本很快读完,张卫国完全沉浸在了那种悲怆,苍凉的氛围中,同时又感觉到了一种在困境中的强烈不屈。 张卫国真的觉得不可思议,看着苏烈,一脸的震惊:“你怎么会写出这样得故事来,你怎么能写出这样的故事来?” 苏烈笑了笑道:“张总有所不知,我祖上是齐鲁人,他们就是闯关东到的东北。事实上,我高中同中很多祖上都是齐鲁人,都是闯关东到的东北。我从小就是听着这些故事长大的,这些故事就一直铭刻在我脑里。” 这个解释倒是合情合理,但整个故事真的非常厚重,怎么看都不像一个年轻人能写出来的。张卫国实在找不到更合理的解释,只能用天才形容了。 “小烈,你真是给了我一个大惊喜,这故事两个字——精彩!” 苏烈笑着道:“闯关东大致可以分成四个部分,朱开山淘金,放牛沟的日,哈尔滨开饭店和潘五爷的故事,开煤矿和日本人的故事,故事从1904年朱家闯关东开始,到918事变,历时近30年。故事的前两集你已经看了,我来说说接下来的大致内容。” …… 听苏烈讲完故事,又看了分集大纲和人物小传,张卫国对《闯关东》整个故事有了足够的了解。这是一部史诗性的作,整个故事以朱开山一家作为一个典型来展开,表现了整个民族在苦难中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要是拍好了绝对可以超越公司以往任何一部作,成为一部真正的经典。 张卫国庆幸自己及时打了电话,否则这个剧本就落到别的公司手里了。这样的剧本,不要说30万,就是花300万也值! 在庆幸之时,张卫国又有些遗憾,自己的一番心机算是白费了,苏烈拿剧本出来时说的那番话,其实就是在告诉他,拿这个剧本出来是在还人情。 这种懂得还人情的人是不会被人握在手里的! 张卫国笑道:“小烈,《信号》既然要出国去参赛,那就要拍好,我给你30万!另外,《闯关东》的剧本我一集给你1万块,你看怎么样?” “行,就按你说的来!” 1万一集的价码,已经赶上管琥编剧的费用了,条件非常优厚。苏烈对这个安排没有什么意见,说定了之后留下剧本就立刻离开了。 距离四月只有几天的时间了,时不我待。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