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八章 雨中作乐 (第1/2页)
严惩的第一步,便是把吴空空和许力克吊挂在山门旁示众。 山门两旁,各有九根竖木,逢年过节,悬挂锦旗所用。 山门,是入山的必经之道。无论是拜山,还是下山,都要经过此处。 天生道长这一招儿,可谓是损之又损,毒之又毒,很简单,这丢丑,看似只在茅山宗,其实,却是整个天下。那些拜山的天师们,哪个回家后还不把这丑闻当做谈资笑料? 还好,两人终于不是白条鸡了,各被赐了一套衣服。这倒不是天生道长大发善心,而是担心他们破坏茅山宗的形象。 就这样,吴空空哼着小荤调,许力克唾骂着天生道长的老娘,挨过了中午,熬到了傍晚。 傍晚时分,天色晦暗,闷热异常,暴雨即将来临。天色不好,那些拜山的外宗天师便匆匆各回宿处,只剩下巡山的茅山弟子。然后,热闹嘈杂的道观便静寂了。 静寂了也好,最起码对吴空空和许力克大有裨益,不用再受别人那种睥睨的目光了。 “哥啊,我发现,自从认识你,弟弟我就霉事不断。”许力克嘟嘟囔囔。 “弟啊,我发现,自从认识你,哥哥我就霉事不断。”吴空空原话奉回。 就剩下二人,闲的蛋疼,他们便开始打嘴仗。 起初,两人谈笑风生,兴致高昂。可渐渐的,许力克就蔫儿了。 吴空空毕竟是苦出身,又经历过大磨难,这点儿苦不在话下。可许力克不同,这小白脸是富贵人家的孩子,那能经得起这折磨? “哥啊,你吃过满汉全席吗?”许力克有气无力地询问吴空空,然后不待他回答,自言自语讲述“满汉全席”的由来、菜品及风味等。 其实,主要是饿,饿的前胸贴后背,无奈,他只好用这种方法转移饥饿感。 在他无精打采的讲述中,瓢泼大雨如期而至。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本来蔫不拉几的许力克,被暴雨猛然浇灌,竟然兴奋起来,还嘶着嗓门儿吟诗。 “弟弟,你这是‘卧听’吗?我看你是‘吊观’吧?!”吴空空打趣儿。 “唉,霉气,我这阳春白雪之人,竟被你这下里巴人指出语病,悲哉哀哉也!”许力克一副无奈且自责的神情,于是,稍微沉思,又吟诵一首,“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打住,弟弟,你到底是不是读书人?”吴空空打断他,“当春乃发生,这是春天吗?咱俩被淋成了落汤鸡,你还好雨?弟弟,我真怀疑,你肚子里不是墨水,而是浆糊。” 再次被吴空空指出毛病,许力克更加惭愧了,于是,再次沉思,又吟诗一首:“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这次,终于与现时环境稍微沾上边了,便得到吴空空赞不绝口的夸奖,“不错,这‘蛙’字用的妙,要是我,就会用‘蛤蟆’二字。但这‘蛙’字妙,妙不可言。” “嗤——”许力克嗤笑,“空空哥,你这下里巴人,也懂遣词造句?竟然还点评人家的诗,真是不自量力。” “哎哎哎,白脸弟,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哥我可是上过私塾的,作诗对于我而言,就是裤裆抓小鸟儿,手到擒来!”吴空空恬不知耻的吹嘘,“哥我现在就作诗,把你的小宇宙惊爆了!” 然后,他沉思片刻,便摇头晃脑地赋诗:“天降大雨,cao他娘B!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听了他的诗,许力克先是惊愕,接着是狂笑,笑的鼻涕眼泪随着雨水哗哗流。这是诗?既粗俗还直白!可是,这分明就是诗,无论归为“打油诗”,还是称之“茅坑诗”(男人蹲茅坑时随口哼唧的诗),都是诗,因为它非常贴切地表达了此时的环境和心境。 “天降大雨”:直观地描述了外在环境。 “cao他娘B”:淋漓尽致地凸显出内在心境。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这句出自《诗经·郑风》,它的原意在这里不贴切,但寓意却能彰显出作诗之人的高尚气节。 因而,这首俚语融合粗言、低俗衬托高雅的“诗歌”不失为一首好诗。 可是,许力克却嗤之以鼻,还毫不客气地指出其最大硬伤:“空空哥,你剽窃的也太粗暴了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