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家破人亡(下) (第2/2页)
,他安慰了一番芹玉后又和宗翰交接一下,随后就和镇足们回了九龙镇。 泰华的三天丧礼转眼就完,就在cao行丧礼的巫玛(幽黎部落里的巫师)要为泰华择xue下葬的时候,一头花发全白的芹玉却不愿意让泰华土葬。 众人不解,便问她这是为何? 困惑了紫荷寨村民十几年的秘密这才终于因此揭晓! 原来芹玉一家三口其实是幽黎部落的东边邻国——珀(这里读bó)温国的人!只因珀温国的丧葬习俗是火葬,所以他只要众人将泰华的尸骨火化,然后将骨灰装起来就成。 众人见芹玉如此一说,也都没有异议,然后就将泰华的尸体火化了。只是火化泰华的时候,纸片人一样的芹玉又在泰华的遗体边哭了个肝肠寸断。 在场的众乡亲见芹玉如此凄惨可怜,无不为她的遭遇痛哭落泪。 众人忙完泰华的火化之事后都来到芹玉的房间劝慰她。 躺在床上的芹玉看着床前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似有万般不舍的忙叫大家都坐下来,然后一股脑的对众人道谢。 芹玉说她非常感激乡亲们这十三年来对他们一家三口的照顾。尤其是要感谢乡亲们对自己那不懂事的孙子卿成的担待和宽容。她说这一切恩情让她永远都无法回报大家,只希望乡亲们能原谅他们一家三口这么多年带给大家的麻烦且又没有半分的回馈。随后又痛哭流涕的说他们一家三口永远都不会忘记紫荷寨的乡亲们慷慨的给他们这么一个安身立足的家,也永远不会忘记所有对他们一家三口眷顾过的人!若是有来世,她必定投胎来这紫荷寨还大家的恩情! 村民们见芹玉越说越激动,弄的像生离死别一样,于是都插话打住,叫她不要顾念这些。更不要说什么恩情不恩情的,既然是一方土的人,那就是一大家子的人,要是说这些话的话就显得生分了,所以都叫她好好调养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芹玉见乡亲们都温暖如亲人,所以只是感动的哭,一个劲的哭。很多鲠在胸口说不出来的话也都化成了感激的泪水。
众人一番劝慰散去后,房里就只剩宗翰两口子留下来照看芹玉。芹玉叫宗翰把西泊仲权家先后赔偿的五十锭银钱拿出来后,又把自己枕头下的一些零碎小钱拿出来一并交到宗翰妻子涴凤的手里。 宗翰两口子见芹玉要给他二人银钱,便死活不要,可是那芹玉硬是哭着叫他两口子把钱一定要拿着,说自己现在行动不便,怕是能活的日子也不长。说她现在已经是无亲无故,只有他两口子和自己最亲,还说他俩就是自己的亲生儿女,这些钱在她死后都是无一是处的东西,不给他们给谁去? 宗翰是个直性子,看芹玉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也不想让芹玉心里在因此添堵,于是就叫妻子涴凤把钱保管好,说是待芹玉病愈后再退给他。 芹玉把钱递给放到涴凤的手中后就接着把后事又都交代了一遍,问二人可都记清楚了?二人都是含泪点头,芹玉这才放心的松了一口气,一副了无牵挂的笑着说累了,要睡觉了。只是临睡之际还不忘叮嘱已经有孕在身的涴凤去赶快歇息。 宗翰待芹玉睡熟后,就把涴凤安排在卿成的房里睡下,自己则一直守在芹玉的床前。 次日凌晨,当宗翰一觉醒来查看芹玉时,且见芹玉早已瞑目! 泰华一家三口的家破人亡让紫荷寨的人无不感叹老天无眼! 再一次闻讯来到紫荷寨的梯巴仁泽却是坐在前院里看着屋前绿禾一片的稻田发呆。 当紫荷寨的村民满脸悲痛的要帮忙举行芹玉的葬礼时,宗翰却告诉大家,说芹玉生前嘱咐他将她直接火化就行,不必再为她举行葬礼而耽搁大家的农活。 平日里和芹玉走的近的几个老妇在听到宗翰的话后个个都忍不住伤心哭泣,骂老天没长眼,尽欺负老实的好人。 而有些村民则说泰华一家连遭横祸,肯定是宅子的风水有问题,于是就提议请个巫玛来看看风水。 梯巴仁泽虽不懂阴阳风水,但是也觉得这是个安抚人心的好办法,于是就叫人请来了一个满脸麻子,名叫皮麻子的老巫玛来看风水。 皮麻子拿着风水道具走到屋前的梯田里远观了一下泰华家的宅子,随后又跑到屋后的山顶上查看了一番,回来就说这宅子没有什么不妥。于是又在泰华家的正堂里作法,说要通灵询问一下。 好奇的村民见皮麻子要通灵问神,便都都围在正堂外面看皮麻子作法。 只见那皮麻子穿上写满红色神秘符文的黑巫袍,戴上巫冠,在方桌上用符条化了一碗水,比划出一个手印决,口中念念有词,片刻过后就入了神定。 过了一会儿,只见皮麻子额头上的汗珠越冒越大,村民们看的津津有味,觉得非常不可思议。 一顿饭的功夫过后皮麻子才醒过来。此时的他,后背和须发都应经被汗水浸透。只见他长长的吐了一口气后就虚脱的一屁股坐在地上。 众人扶起他坐在椅子上,问他如何?他说没有什么不妥,是泰华和芹玉两口子的气数已尽,是天命。 皮麻子临走之际还在正堂里用大水缸装了一缸水,然后将巫符念咒化在水缸里,说这缸水是为泰华一家祈福所做,告诫村民人畜皆不可碰,待缸里的水自然风干就行。然后就回去了。 村民看完热闹后也都先后散去。一时间,空空的屋子里就剩神龛上那三盒骨灰。 梯巴仁泽和宗翰交谈一番后正要打道回九龙镇时,刚好一个镇足从九龙镇跑来传讯给梯巴仁泽,只叫他快快回九龙镇,说是都城——‘邑幽城’里的大族长召请幽黎部族三百族长议事。 梯巴仁泽见幽黎都城传召,自然知道不能耽搁大事,于是忙告别了村民们,然后就匆匆赶回九龙镇去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