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今夕何夕 青草离离 (第1/2页)
有古人云,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是不是身逢乱世,都无比渴望回到故乡落叶归根呢? 我叫黎沐,我的父亲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两任大总统和三任副总统的黎元洪。 1926年,我在国内局势极度动荡的时期从巴黎回到上海。在巴黎我难得见到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 在甲板上有带咸腥味道的海风吹过来,我只披一件外套在肩膀上,感受着海洋的辽阔与凶险。空气中飘扬的不仅仅有船帆,还有我冗长的黑发。唐朝女子晁采曾赠诗给心上人:“侬既剪云鬟,郎亦分丝发。觅向无人处,绾作同心结。 长发绾君心。我为什么在国内极度动荡的时期回到上海呢?人生总有生老病死,前段时间我收到冉冉的来信。她在信中写到,父亲病重,太太姨娘都已年迈。而且家族事业无人问津,为人子女怎么能够让人生忧呢?的确,我立马结束在巴黎的学习工作,马不停蹄的赶回上海。 今天,是在海上的多少天。我低头想想,却有海浪打上来打湿了我的脚,顿时又一股寒意蔓延开来。 原来今天已经是第11天了,我不顾脚上的凉意,拿出望远镜。我梦中的城市离我越来越近了。虽然在我刚才看到的广阔天地了它只是一个小点儿,千帆过境,我总能够找回它。我睡梦中走不出来又无比眷恋的家乡。 终于,靠岸了。我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港湾,此刻我是这样子想的。我的只有一个小小的行李箱,提着它走下船来。看着天边渐渐冒出红晕,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明天一定是太阳高照的。 我四处观望,终于看到沈映年的车。那是一辆黑色的长安福特,他的影子在映在窗户上,我跟着人群缓缓的走过去。 车外立着的是他的司机----福伯。没想到两年不见他的傲人身姿更加丰腴起来,他早早的就替我打开车门,接过我手中的行李箱,叫我一句,黎小姐。 有多久没有听到别人这样叫过我了?在法国跟白皮肤蓝眼睛的人说的话都不是我喜欢的语言。我终于可以肆无忌惮的说着我的国语了。 我也由他接过我手中的行李,冲他颔首玩笑。福伯在沈家油水不少吧。 沈映年放下他手中的报纸,看向门外的我。他先是打量我一番,才说还不进来吗,在外面吹风。 听着他的声音,我尘封的往事记忆在脑海里显现出来。我立马提起裙摆坐进车内,坐在他的身旁。 他果真是一点都没有改变,我看着他的侧脸。他的五官是那么的立体诱人,每开口说一句话都发出低沉的声线。他怎么,多了一番神秘? 他知道我在看他,于是坐正身子对福伯说一句。先送黎沐回家吧。然后,看了看我。你回来没跟冉冉说么? 你知道就够了?况且,现在公海上也不安全,他们知道了不就多一份担心么? 他好像是沉思似得想了想说,你思虑周全。然后把报纸递给我看,那黑色的印墨图片与文字立即进入我的眼睛。 我接过报纸,是报道学生游行和工人罢工的革命运动。我还未发表什么见闻呢,他就叹息的说一句,上海已经是一座空城了,你不该回来的。 我怎么会不知道呢?但是我仅仅要为了家族事业忧心,民族存亡与复兴又该走向何处呢? 我对着他吟一首古诗,是《泊秦淮》的后两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不就是为了民生民主民权的么?即便上海是一座空城,也是我的故土。 他点点头说,你说的对。黎天已经付诸行动了。 我不知道这件事情,诧异的问他。黎天走了? 黎天是黎家的长子,他这样做父亲不气愤么?怪不得冉冉写信跟我说家族事业无人问津。这个担子父亲不舍得压在冉冉的肩膀上面吧。 这件事情你不知道?冉冉没有告诉你? 我懊恼的摇摇头,示意不知道。 车子却突然停滞,我看前面的车窗。原来前面有大批学生在游行,声势浩大。 沈映年说,俄国的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要想改变中国的社会现状,就必须发动工农群众起来进行革命斗争。 他说的这些话我当然知道。只是他对我并没有了以前的热切了,他成熟了很多,也懂得将儿女私情抛之脑后。 沈映年,你有没有忘记过我?我好想这样问一问他,但是我不想在外人的面前对他明朗表达。 沈映年,我叫他。你跟冉冉的关系很好吧?他只叫我黎沐。 我跟她很熟稔啊。他讲的那么轻松,好像完全不懂我一样。 哦。我只好不再说话了。 人群过去,汽车又在道路上行走起来。天就快黑了,我的内心突然忐忑起来,近乡情更怯?我只是有所畏惧姨太太们的可恶嘴脸罢了。 才到黎公馆,在门口就看见管家陆叔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