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辞行 (第2/2页)
南用兵,孤王自然没理由向朝廷要钱粮,可眼下孤王奉皇命向西南用兵,怎么?朝廷只让马儿跑,不给马吃草吗?若是这样,陛下,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没有粮草与军饷,这仗孤王没法儿打。” 赵革一皱眉,这不是胡搅蛮缠吗?合着那封地白给呀?当下说道:“若是文王向朝廷要粮饷,那依制,文王也要向朝廷纳贡才是。而且文王的军队,也应算做是朝廷的,当听从朝廷调派。” 文帅一笑,说道:“你一个户部算钱粮的,管得着军队调派吗?” 皇帝在前排扫了一眼,唤道:“兵部尚书李桐。” 李桐出班应道:“臣在。” 皇帝说道:“文王说了,赵革是户部算钱粮的,管不着军队调派的事。你是兵部尚书,你来向文王说明。” 李桐有点儿做难了。这话要怎么说?自他出仕以来,朝廷就没有诸侯王,这突然多出来一个诸侯王,只能借鉴前朝甚至是别国的礼制。但在皇上面前去引借前朝甚或别国的礼制,又有欺君犯上之嫌。 想了想,只能实话实说:“回皇上,我朝自开国以来,便没有封过诸侯王,一应礼制有所缺失,全凭皇上圣裁。” 皇帝一笑,李桐不愧是李桐,没人比他会和稀泥了。看向刘书闻,问道:“丞相有何高见?” 刘书闻出班应道:“回皇上,既然文王有封地,那一应开销都应从封地征收。但此次为朝廷出战,军费当由朝廷包揽。不若将召远以东五府之粮税,充作军费,交与文王便是。” 文帅说道:“那怎么够?来,我跟你算一下,粮草、军饷、箭簇、刀枪、革车……” “文王。”皇帝微笑着打断了文帅,说道:“不必算帐了,就这样定了吧。如若有所欠缺,那五府的粮税,你便多征收几年就是了。”
文帅叹了口气,拱手道:“既然陛下如此说,那孤王只好领旨谢恩了。” 赵革气得双手发抖,斜着眼睛瞪着文帅,咬着牙从牙缝儿里崩出一句话:“乱臣贼子!” 文帅转身对着他,冷声说道:“赵革,你说什么?你大声说出来!” 赵革冷哼一声,文帅说道:“堂堂从一品,敢说不敢认吗?” 赵革猛然转身,却听皇帝喝道:“好了!” 赵革转回身垂首。皇帝说道:“今晚宫中设宴,为文王饯行。退朝。” 出了大殿,文帅取回佩刀,手按刀柄就奔赵革去,有眼尖的看见,忙扯着赵革快步向外走。洪思诚不知从哪里钻了出来,一把拽住文帅,说道:“文王,下官有事。” 文帅说道:“等孤砍了那个姓赵的。” 洪思诚张望了一眼,笑道:“户部尚书赵大人?文王不要说笑,你在这里杀从一品大员,那不是欺君罔上吗?文王,那日下官酒醉,似乎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文王海量包涵不说,还给下官留了那么多银子,下官想请文王赏面,请文王喝杯水酒,不知文王允否?” 文帅一笑,洪思诚品低,晚上的饯行宴是没资格参加的。而赵革,文帅不过是做做样子,吓唬一下而已,难不成还真砍了从一品大员吗?再者说,即使当真要砍,可也不能在这禁宫之内,金殿之外。 文帅说道:“好,去孤那里。” 洪思诚连忙摆手笑道:“别,文王,也别去你那里,也别去我那里,咱们找个酒楼便好。下官一个六品小吏,实不敢惹人诽议,还望文王体谙下情。” 文帅心里一动,请自己喝酒,还怕惹人诽议?说这话和做这事不对板呀。文帅多了个心眼儿,笑道:“既然怕惹人诽议,那这顿酒便免了吧,心意孤领了。” 洪思诚愣了一下,左右看了看,低声说道:“是下官做事不妥当,让文王生疑了。文王,实不相瞒,下官也是受人之托,约文王一见。” 文帅一笑,问道:“什么人要见孤?” 洪思诚又左右看了看,低声答道:“是颜玉衡的两个儿子。” 文帅一愣,他本来以为会是什么当朝要员,不方便找自己,甚或想到会不会是岳王派了人来。可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会是颜玉衡的两个儿子。文帅看着洪思诚问道:“你知道颜玉衡是孤亲手杀的吧?” 洪思诚很认真地点头,答道:“下官知道,这事儿大家都知道。文王为救燕回长公主,怒杀颜玉衡,然后引着长公主羽林卫,不辞劳苦,护送长公主去了齐阳。” 文帅皱眉,这说得是什么乱七八糟的?这个版本不对呀!问道:“那你也敢让他两个儿子见孤?不怕他们行刺孤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