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相关资料之苏美尔王表中文 (第1/4页)
苏美尔王表 苏美尔王表是一份古代文献,发现于美索不达米亚各地,使用苏美尔语书写。目前发现总共有十六份,互相之间基本相同,是现存最完整的王表,而苏美尔王表是现代学者起的名称。此王表列举了官方的统治者以及他们统治的时间。按照王表,“王权”自天而降,然后从一个城市转移到另一个城市。王表中早先的君主大概都属神话人物,统治时间非常长。后来的许多君主,是实际存在的历史人物,但是王表也会将他们的统治时间说的很长。 现存保存最完整的苏美尔王表(SumerianKingList)。 此王表列举了“官方”的统治者以及他们统治的时间。明显地分为“洪水前”和“洪水后”两个时期,前者指史前,后者才是历史时期,从基什第一王朝到伊辛王朝。按照王表,“王权”自天而降,然后从一个城市转移到另一个城市。王表中只有一位女性:Kug-Baba,属于基什第三王朝。 王表中早先的君主大概都属神话人物,统治时间非常长。后来的许多君主,是实际存在的历史人物,但是王表也会将他们的统治时间说的很长。而且从王表的不同版本可以看到,有时可能是故意这么做的。 表中第一个可以确认的历史人物是基什王恩美巴拉格西。 在考古学中著名的城邦拉格什却没有出现在王表中,虽然拉格什第一和第二王朝都曾经非常强大。而因打败拉格什而闻名的卢加尔扎克西,却出现在了王表中。 公元前350年前后,希腊化时代有位巴比仑人贝洛索斯来到希腊,在希腊他用希腊语写成了一部《巴比仑尼亚志》,此书已佚,但是很多古希腊著作中保留着对它的引文。在近代考古学开始以前,这本书可能是后人关于那个遥远的两河流域文明的唯一的知识来源。由于贝洛索斯是巴比仑人,在他的时代,他应该仍然能接触到苏美尔文明的大量文献资料,可惜的是,他的《巴比仑尼亚志》只是按照古希腊读者的兴趣所写的,专门讲述了亚述和巴比仑的神话故事。只字未提苏美尔城邦的史事,没提到阿卡德王国,甚至没有提到汉谟拉比和他的巴比仑第一王朝。现代学者对于贝洛索斯多少感到有些痛心,因为有证据表明贝洛索斯知道这些史事却没有写在他的书里,直到二千年以后的近代,人们通过艰难的考古才发掘出了那个辉煌的时代。贝洛索斯的书中,所提到的大洪水之前的诸王,与苏美尔王表中所记载的惊人的吻合,不仅人名相同,而且统治的时间也完全相同。 在政治思想上,王表将苏美尔城邦时代想像成君主政权,天赋王权在一个朝代接着一个朝代移动。在世界上另外一个地方也有这种情况,这就是中国的夏、商、周三代,虽然周是名义上的“天子”,但从历史实际上看,更像城邦国家联盟的领袖,完全不同于从秦、汉开始的以后的王朝,而商和夏的权威估计不可能超过周王朝。苏美尔王表中后期的王朝,如阿卡德王国和乌尔第三王朝确实可以说是美索不达米亚“王权”的执掌者,或如伊辛第一王朝那样至少自己希望成为“王权”的执掌者。但是阿卡德王国以前的则不太可能如此。西方世界这种类似于中国人“大统一”的政治思想,在远古的苏美尔时代就已经出现了,不过,西方却没有中国以后一直有着的持久的统一,所以这种思想以后也没有继续。 大洪水前 “王权从天而降,王权在埃利都,阿鲁利姆为埃利都国王,他统治了28800年。” Alulim 8sars(28,800年) 阿鲁利姆,传说中的国王。国王在位的时间以“sars”为单位,一个“sars”是3600年。下一个单位是“ner”,为600年。 Alalngar 10sars(36,000年) 阿拉勒伽,埃利都的第二位国王。 “埃利都衰落了,王权转移到巴德提比拉。” En-men-lu-ana 12sars(43,200年) En-men-gal-ana 8sars(28,800年) Dumuzid 10sars(36,000年) 牧羊人或牧神,其与乌鲁克第一王朝第四代君主杜姆扎德同名。 “巴德提比拉衰落了,王权转移到拉尔萨。” En-sipad-zid-ana 8sars(28,800年) “拉尔萨衰落了,王权转移到西巴尔。” En-men-dur-ana 5sars又5ners(21,000年) “西巴尔衰落了,王权转移到书珥鲁帕克。” Ubara-Tutu 5sars又1ner(18,600年) Zin-SudduⅠ* 这个名字在略多于一半的版本中出现。 Zin-SudduⅡ* 这个名字在略多于一半的版本中出现。在国王En-Men-Ana的地方,某些版本作Kichu-Ana。 “大洪水来临。” 基什第一王朝 “大洪水之后,王权再次从天而降,王权在基什。” Jushur 1200年 历史分期不明 伊塔那(Etana)之前出现的诸王未见于王表以外其他资料记载,他们的存在尚需考古证实。 Kullassina-bel 906年 Nangishlishma 670年 En-tarah-ana 420年 Babum 300年 Puannum 840年 Kalibum 960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