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 江左四姓 京口里寒衣帮会 (第1/2页)
第一个京口大亨郗鉴字道徽,高坪金乡人。他是东汉御史大夫郗虑的玄孙,士族豪门之后。他幼时孤贫但好学,素有儒雅之名。在八王之乱时曾跟随司马伦,后来发现司马伦有当皇帝的野心,认为这是送死的节奏,所以就托病回家了。东海王司马越也曾邀请过他,也被拒绝了。从事后赵王司马伦和东海王的下场看,他的政治眼光还是非常敏锐的。 汉赵的刘聪攻陷洛阳,郗鉴历尽艰辛回到家乡高平。他集结乡民一千多户到邹山逃避战乱,因为他统驭有方,部众发展到数万人。 后来在后赵石虎大军扫荡之下,被迫放弃邹山退到合肥。这年正逢司马睿建立的大晋发生“王敦之乱”,司马睿气死,新帝司马绍早就听说郗鉴忠义、勇武,便招揽他对抗王敦。王敦之乱平定之后,郗鉴因功受封高平侯,后来又平定苏峻、祖约之乱立下大功,加封南昌县公,从此入驻京口这块风水宝地。他在京口经营十一年,护卫京城,稳固朝局,对大晋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后来郗鉴死后,京口的执掌经历了蔡谟和何充、褚裒,但是这三个算是过度,因为他们在京口没有根基,最终还是由袭父亲爵位的郗愔再次回到京口。郗愔这个人忠心可嘉,字也写得不错,号称仅次于他姐夫王羲之。但是这个人的军事才能和他父亲郗鉴差太远了,他儿子郗超是恒温的死党,和恒温里外应合将郗愔调走,桓温自领徐、兖二州刺史,京口落入了桓温的手里。 桓温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东汉名儒桓荣之后。他是司马绍的驸马,大晋国的军事重地荆州就是他的大本营。三十三岁就掌控荆州军事,三十五岁的时候逆江而上征灭成汉(三国时的蜀地,巴氐族李雄建立),后来又两次北伐,在朝中一时无两。京口落入他的手里之后,整个江左之地两大军事重地荆州、京口在握,信心爆棚的桓温再度北伐,可惜这次遇上了一代猛人慕容垂,五万大军全军覆没。 桓温本想凭借北伐的功劳回来后就逼皇帝退位禅让,这次失利使得他狗急跳墙废掉了皇帝司马奕,改立司马昱(司马昱是司马奕的堂叔,桓温的手下败将)为帝,以此立威。这个主意就是郗鉴的孙子,郗愔的儿子郗超出的。 后来桓温求赐九锡不成(被谢安、王坦之等一拖再拖),忧郁而死。 后来他的弟弟桓冲坐镇京口,三弟桓豁镇荆州。这个桓冲使个忠心之人,但是桓家拥两大军事重镇的事实使得朝廷和执政大臣谢安很不舒服,后来桓豁死后借故把桓冲调至荆州,从此京口落入谢家之手。 这是两年前的事了,今年谢玄大败秦军,乘机从广陵转到京口。 初来乍道,要想在此站住脚军事政治是一方面,朝中有叔叔谢安,自己又建立了北府兵,现在基本上算是控制住了局面。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地方,地方的民间势力。郗鉴经营多年,在他去世之后跟着他出生入死的一部分兄弟就转到了地下,暗中经营了一股庞大的势力,这股势力有个名字叫寒衣会。 寒衣会是江左第一个也是最大的帮派,江左文化分为侨、吴、士、庶四个方面。 士,士族、世族、门阀、高门。 庶,寒门、寒人、庶人,寒族。 这是江左社会的两大对立等级,士族是特权阶级,庶族没有特权。 同时士族内又有侨姓士族和吴姓士族,庶族也有侨、吴之分。 这就是江左的四大对立阶级,侨姓士族以王、谢、袁、萧等世族为代表,南迁时避开了吴姓世族集中的三吴之地,在会稽落脚扎根,侨姓庶族则大多集中在了广陵和京口。 四个社会集团之间都有各自的势力组织,而侨姓庶族的大本营就在京口,侨姓士族的大本营在会稽,吴姓士族在吴郡。本地的庶族分布非常的广,基本都是一些地皮流氓和土霸,都是属于社会的底层,是这四个集团组织中最差的,但是人家也有基数庞大这个优势。 侨姓庶族的寒衣会近来势头非常的猛,这个要归功与郗鉴和祖逖,这两位都是沙场的将军,他们的部将在主帅死后不愿当官的都加入了寒衣会,这使得寒衣会越来越大,经过了六十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了朝廷和军事之外的另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他们控制了江左主要的经济要道运河口,来往的商船货船都要在寒衣会的手里过一遍。 现在的寒衣会的总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