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此间与彼岸 (第2/2页)
脱此间,去彼岸跟乌拉jiejie相守。我们可以走了吧?” 未亡人先生死水的眼睛爆出了光彩和炽烈,又一点点黯淡与冷却,最终讪讪地退到了一边。或者,对于未亡人来说,死亡才是求之而不得。 “彼岸花jiejie,可以再给我几分钟吗?”妖孽有些不好意思,“毕竟未亡人先生提供的方案充满了太多的未知,我想还是有套婚纱稳妥一些。不要笑我贪婪,我不能指着此间,而摈弃彼岸。” “喜欢现代还是传统?”彼岸花转过了身,言简意赅。 “传统。”妖孽毫不犹豫。 “纵观三个世界,还是母世界的婚装最经典,而其中又以中国的最好,用它们做模板可以吗?”彼岸花弥散着强大的知性气场。 妖孽点了点头。未亡人先生停止了嘟嘟囔囔,竖起了耳朵。 “周载:主人爵弁,纁裳缁袘。従者毕玄端。乘墨车,従车二乘,执烛前马。妇车亦如之,有礻炎。至于门外。主人筵于户西,西上,右几。女次,纯衣纁袡,立于房中,南面。姆纚笄宵衣,在其右。女従者毕袗玄,纚笄,被纚黼,在其后。主人玄端迎于门外,西面再拜,宾东面答拜。主人揖入,宾执雁従。至于庙门,揖入。三揖,至于阶,三让。主人升,西面。宾升,北面,奠雁,再拜稽首,降,出。妇従,降自西阶。主人不降送。婿御妇车,授绥,姆辞不受。妇乘以几,姆加景,乃驱。御者代。婿乘其车先,俟于门外……” 随着彼岸花的讲述,妖孽的身边出现了小树的全息。两个全息上穿着黑色的上衣和黄昏日落般颜色的下裳。不同的是小树的全息戴着博冠,内裳和带子为白色,而妖孽的全息梳着抛家鬟,辍玉插簪,上衣边和袖口配着红色的饰边,饰边上缠绕着象征吉祥的古拙花纹。端庄而大气。
“太沉。不祥。。”妖孽咬着嘴唇摇了摇头。而未亡人先生满眼冒光,尽管他听不懂彼岸花说得任何一个字,但并不妨碍对美的欣赏。 彼岸花毫不迟疑地接着说:“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白色婚服。记:‘太子纳妃,有白毂,白纱,白绢衫,并紫结缨。’” “太素。不吉。”妖孽依旧摇头。 “宋代婚服沿袭前朝特色,男子着九品公服,而女子改用凤冠霞帔。霞帔为青色,所以此时的婚服为男女皆青。明代婚服较唐宋有所演变,男子若穿深衣,妇则对应地服真红褙子、红罗裙,假鬓花钿;婿也可假穿九品官服——青绿色。妇则按与婿相同的品级佩戴相应凤冠霞帔或花钗,真红大袖衣、大红褶裙。” “太闹。荼蘼。”妖孽看着不停转换的婚服全息继续摇头。 “清初剃发易服,汉族礼服和常服走向消亡,婚服也随之改变。清代满汉婚俗和婚服有所不同。汉族婚礼女性保留并改造霞帔,简化凤冠,开始广泛使用盖头,色调依然以红色为主,但以大红取代传统的暗红。汉族男子着装简化,开始采用红色马褂充当婚服。而满族婚礼依旧保持本民族原有服饰,妇女穿旗装,男子着官服,不涉及红色调。当然还有民国四不像的红色短衣婚服地摊货,好好的凤冠霞帔清朝都没丢这时候却被湮没了……”彼岸花痛心疾首。 妖孽和小树的全息的传统婚装不停变换,而妖孽不停摇头。看得未亡人先生和小树眼花缭乱。 “那么,我知道你喜欢什么了,”彼岸花很自信地说,“中记载内外命妇服:花钗,大袖连裳,青质,素纱中单,蔽膝,大带以青衣革带,袜,舄,履,六品以下九品以上妻及九品以上女嫁则服之,花钗连裳,青质,以青衣革带,袜,履,庶人女嫁则服之。凡百官女嫁,听服母,朝庙见本生荫高者准兄弟。凡王公以下及妇人服饰等级,上得兼下,下不得僭上。值得一提的是,唐代的新娘婚服与女子日常穿着的襦裙有所不同,婚服较常服更为保守,更合乎礼制,中单为深衣制,大袖衫披于其外。而青绝非指绿色,而是一种蓝色。唐代新郎的服饰为公服中的绛纱袍,红色。” “对!对……就是它。”妖孽看着自己的全息覆笄,并两博鬓,装以金银杂宝饰,朱襟禊,飘飘欲仙,雍容华贵,小树也弥散着盛世的安然与大气,不禁眉花眼笑。妖孽要的是爱情的盛世,盛世的爱情。 彼岸花和未亡人先生同时松了一口气,迈步向外走去。 “彼岸花jiejie……”妖孽又叫了起来。 未亡人先生和彼岸花同时停住了脚步,相视苦笑。选择困难恐惧症患者的折磨,或许才刚刚开始。 “彼岸花jiejie!”妖孽看见彼岸花停住了脚步,决然地说,“可以给我一株彼岸花么?” 未亡人先生牵着小树,大步走出了3d打印中心,似乎想就此逃离见证悲剧的命运。而彼岸花背着妖孽点了点头,泪流满面。或者,彼岸花,香彼岸,解脱此间,相守彼岸,才是守墓人的爱情宿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