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第1/1页)
这些日子恨雪都在小心翼翼的观察杨氏的神色。从前没有武修夫妇做对比,觉得父母相处也算相敬如宾、举案齐眉,如今见了武修和涵之之间的浓情蜜意,才恍然大悟原来相敬如宾是那样的拒人于千里之外。于是越是疑心,便越是觉得可疑。 窗外刮起大风,这时候的风像锋利的刀刃,刮得人脸蛋生疼。忽然想用前年采的梅花花蕊上的雪水烹茶,竹书顶着恨雪的灰鼠皮斗篷一路小跑的去地窖取。 听白伏在窗台隔着窗纸看刮风,恨雪手上的针线不停,对她道:“窗外的风那么大,仔细伤了你又头疼。” “长姐快看!”听白指着窗外从后院穿过来的竹书,“竹书顶着那件灰鼠皮斗篷,活脱脱似一只乱窜的老鼠。”身旁的芹瑶低头掩口偷笑,恨雪强板着个脸道:“说话又没正型,是不是今儿的字都练好了?”她转头又对芹瑶,“还有你,二小姐胡闹不督促便算了,还一味的纵着。” “奴婢知错了。”芹瑶俯身认错,牵着听白的手走到桌前,铺开文房四宝。听白抬笔蘸了蘸墨,扭头对恨雪道:“长姐这样子好像娘亲。” 恨雪笑道:“我像娘亲,你又像谁?既不在诗书上用功,又不在针线上用功,别说爹娘了,一武一文两位哥哥都是从来不用人督促的。如此一想,家中还真没有像听白一样爱偷懒的。” “长姐惯会取笑我。”听白嘟着小嘴。 竹书这时抱着坛子跑进来,身后跟着涵之,芹瑶赶紧上前关上门,服侍涵之卸下斗篷。涵之左右瞧了瞧二位丁小姐,道:“听说蘅儿meimei房里有好水要烹茶,我这个做嫂嫂的可厚着脸皮不请自来了。” 恨雪趿着鞋下地,拉着涵之的手坐到卧榻上,道:“瞧嫂嫂这话说的,丁家若想开枝散叶还指着嫂嫂,如此嫂嫂便是丁家的首等功臣,给功臣吃两口好茶自然是应该的,别说梅花花蕊上的雪水,就是要哥哥顶着风雪去担深山里冬日不结冰的泉水,也是使得的。” 涵之捏了捏恨雪的脸蛋,笑道:“生得一张巧嘴,偏又长了个七窍玲珑心,真真是好处都让你得了。” 一番说笑,竹书的茶烹好了,几人围炉饮茶好不惬意。吩咐芹瑶给杨氏和文成各送去一盏,满室都是松萝香的香气,加上梅花花蕊的雪水令茶水分外清香甘甜。 涵之将茶盏捧在手心里,京城的冬天真冷,她还不大适应。她道:“真是好茶,也就只能在蘅儿的房里才有这么好的茶。” “嫂嫂若肯经常大驾光顾,我这定然还有更好的茶。”恨雪说罢,咬了一口栗子松饼。 这时芹瑶慌慌张张的跑回来,哽咽着说道:“大小姐、小小姐、大少奶奶,夫人让你们过去堂屋。” 见芊儿神色不对,几人赶忙穿鞋,边走边系斗篷,恨雪问道:“出了什么事这么慌张?” “老爷他,是老爷他……”芹瑶泣不成声,恨雪她们更是不敢耽搁,小跑直奔堂屋。 听白边哭边跑,绣鞋几乎快跑掉了,谁都不敢相信还不到一个月便听到前方传来的噩耗。 杨氏因为过度悲伤而晕倒,被下人抬到暖阁的卧榻上。武修站在杨氏身边眼眶通红,见了恨雪,把刚从西北寄来的信给她。信上说若荠领队一路车马不停赶到西北,刚一到山西地界就因水土不服感染风寒。但当地染病者甚多,又缺医少药,若荠性命危在旦夕。 送信人被安排在门房,恨雪命下人把人请到偏屋,送信人交代,信是赈灾队伍中元态的亲信寄来的,送到丁府的同时也送到了灵山王府上,元态收到信便赶快派了府中的郎中带了医药火速赶往山西。 从京城到山西如何再快马加鞭,少说也有半个月的路程,即使郎中赶到,若荠也怕是凶多吉少了。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元心与元忍之间的纷争竟是首先从丁家下手,恨雪和武修呆呆的坐在偏屋一动不动。没了丁若荠,丁家上下老小就是草头平民,自然养不起满院的下人丫头。怪不得若荠刚一走,杨氏就要他们收拾细软,想必父母之前早已聊到会有不测发生,武修看着恨雪镇定地说道:“这些日子好好陪着娘亲,安抚好她的情绪。咱们现今的消息是从灵山王那得来的,若贸然离京,太子定会强加莫须有的罪名。倘若父亲真的殉职,朝廷便会出面,父亲的后事自是要在京城办的,到时候家中少不得招待前来吊唁的大小官员,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让太子抓到把柄。”
“父亲若不在,哥哥便是顶梁柱,一切只听哥哥安排,我会照顾好娘亲和听白的。”恨雪哽咽着说道。 武修点点头,芹瑶这时候赶过来道:“大公子,大小姐,夫人醒了。” 恨雪起身对她道:“你去厨房吩咐妈子熬一锅紫米薏仁粥,不要过甜了。” “是。”芹瑶领命去了厨房,恨雪二人回到暖阁。杨氏倚着卧榻双眼失神,见了恨雪眼睛才算稍有了点神采,恨雪坐到杨氏跟前轻声道:“父亲眼下只是染了病,灵山王已经派府里养的郎中赶去了,娘亲不要太过伤心,咱们在家里好好的,爹爹才能在那边好好养病。” “你们都是懂事的孩子,也不用说这些来宽我的心,你们爹爹走之前我与他就做好了回不来的准备,只是没想到这一天会来的这么快。”杨氏强忍着眼泪叹气,“老爷一把年纪也做不得几年官了,就这么容不下他。”说完又忍不住鼻子一酸。 恨雪明白杨氏所指的是太子,连弟弟都容不下的人,又怎会容得下一个无足轻重的官员。她伏在杨氏膝头,说道:“母亲且安心,家中一切事宜只管交给我和哥哥,爹爹一定会平安回来的。” 杨氏看着几个孩子,道:“苦了你们了。” 丁家在压抑的氛围中过了年,转年永泰二十八年二月初,丁家得到消息,赈灾队伍原本打算正月十六班师回朝,只因丁若荠的病情突然恶化而延误了行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