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集 难忘的午后追逐(上) (第4/4页)
年级队员,也一一地都上场了。 “还是原来的样子,看情况,应该是第四节才能看到我们想看的东西了。”观众席上的詹继超一边看着,一边有点不屑地说道。 “嗯,没关系,只要看到,就可以了!”石勇回道。 这一节,海珠附属中学在队李安的带领下,面对着没有张羽和季飞的北科大附中,打起了凌厉的快攻战术。凭借着李安那迅疾的急停跳投,海珠附属中学在第三节的前六分钟里面,一下子就把分差缩短到了63:66。海珠附属中学从落后12分,追赶到了只落后3分了。看到这种情况,北科大附中的队长兼教练张羽便请求了一个暂停。 “怎么,他们耐不住,要场上了吗?”詹继超一边看着,一边嘲讽般说道。 “不是的,就算再多输十分八分,也还在北科大附中的接受能力里,这个暂停,应该只是做一点战术调整罢了。”石勇摇摇头,说道。 “诶呀,怎么这样的?队长和季飞他们为什么就不上场呢?你们看看,比分的优势就要没了!”北科大附中的观众席上,周志权抱怨道。 “别急!这不是还没有被赶超呢吗?”王筝劝说道。 “都这样了,难道一定要等到被赶超吗?”周志权说道。 “志权,王筝说得对,别急。你要相信我们的校队,相信队长张羽的判断能力。”杜峰把手放在了周志权的肩上,说道。 场上,暂停后回来的北科大附中,果然在战术上体现了一些变化——这套轮换阵容,打阵地战的能力确实不是很强,但之前却有些拘泥,非要打阵地战不可,结果很快就被海珠附属中学的快攻打法给冲垮掉了。 “我们不能老是一个节奏!别人打快,我们不能偏偏打慢的——要稍稍调整一下,适合的时候,就坚决快攻!如果还能依靠内线的防守而打出防守快攻,就更好!”暂停的时候,北科大附中张羽这般说道。 听了队长张羽的一番指示,在第三节的后面六分钟里,北科大附中的整体表现果然出现了好转——不再像之前那样死磕阵地战,而是依靠队员的灵活走位,在适当的时候也打起了快攻。以快打快,虽然不一定能比得上以快攻为主的海珠附属中学,但毕竟也比前六分钟要好一些。只是,慢慢地,海珠中学终于取得了开场以来的第一次比分领先了。第三节结束,84:78,海珠附属中学暂时以6分的分差,领跑北科大附中。 “该是时候了!继超,我们想看的东西,马上就可以看到了。”观众席上的石勇说道。 “嘟——”一声哨声,比赛的第四节就开始了。两队的队员们开始重新登场。詹继超看着场上的形势,却没有回答石勇的话。 场上,如石勇所言,大家所见,除却一名身穿12号球衣、叫叶志海的高二年级首发控球后卫外,北科大附中的其余四名先发球员全部上场:14号中锋张羽(身高184cm),26号大前锋卢怀聪(身高180cm),21号小前锋秦厚臻(身高176cm),3号控球后卫季飞(身高174cm)(暂时由得分后卫改打控球后卫),最后一名上场的北科大附中球员,则是一名身穿10号球衣的新面孔。他,正是观众席上的许多北科大附中学生期待已久的高一年级新生,高一(1)班的余嘉。 “喔——喔——喔——”一些北科大附中的学生,看到曾在全国六十四强赛中表现抢眼的校队10号终于都上场了,不禁齐齐地喊了起来。这个10号新生,在场上所得到的观众们的眷顾与呐喊,似乎比自己校队队长还多。方清芳看到这样的情景,不禁拍打着手中那两条充气的黄色气球棒,并和其他的北科大附中的学生一起大声地喊道:“加油!加油!加油!” “哈哈,终于都到了余嘉这个呆子上场了!哈哈哈哈!好吧,接下来,就看我们的表现吧!加油啊,北科大附中!”周志权一边看着,一边自言自语般开心地说道。周一帆和王筝两人,听着周志权这般自言自语地说着,心里也不禁一阵的欣慰。而那名高二年级的学校校刊记者杜峰,看着余嘉再次在第四节和其他的四名高二年级先发队员一起上场,似乎又感觉到了校队队长张羽对余嘉的看重。看来,自己对这位校队10号的了解,还不够——杜峰一边看着,一边这么想道。 “余嘉,你先和我们一起,把比分追回来。”张羽特意走到余嘉身边,把手放在了余嘉的肩上,对余嘉说道。 “嗯,好的,队长。”余嘉认真地点了点头,说道。 “比分一旦拉平,你就把平时和季飞的配合都给尽情地打出来吧!”张羽接着说道。 “嗯!”余嘉再次点了点头。 “哼!一定又是在交代些什么了!”观众席上的詹继超一边看着场上的张羽与余嘉,一边稍带不屑地说道。 “这最后一节,张羽他们能打到什么程度,我们就拭目以待吧!”石勇说道。 “加油!加油!加油!”这时,不管是广州本土的学生,还是北科大附中的学生,都一起喊起来“加油”的口号来,也不管是为了哪一支队伍而喊的了。这些学生观众们知道,这第四节比赛,一定会是整场比赛中最精彩的部分了。第四节比赛就在这种齐声的呼喊中开始了。 一开始,北科大附中还是打起了他们的老战术——阵地进攻。依靠内线张羽和外线季飞的配合,一个球一个球地,很快就把比分给追回来了。场上,还多了一个会后仰跳投的余嘉,在防守端,海珠附属中学似乎慢慢地就有点应付不来了——老是防下了这个,就漏掉了那个;挡住了这个,却放掉了那个。防守端用劲过度,体力的消耗就过大,海珠附属中学的进攻势头似乎就不比先前那般凌厉了。相反地,还表现出了一些疲态。 第四节过了四分钟,北科大附中就已经把比分追回到90:92了,此时,由北科大附中发球。眼看身穿3号球衣的季飞把球运到了前场,21号秦厚臻稍稍向前给季飞做了一个单挡,季飞便成功绕过了一名海珠附属中学的队员,把球交给了位于底线左侧的余嘉。 余嘉记得队长张羽对他的交代:先用阵地战把比分追平。这么一想之后,余嘉也不再多考虑了,接到了季飞的传球后,一个跨步,就向前跨了出去。而此时防守余嘉的一名海珠附属中学的小前锋,一看对方居然在这个位置向前跨步,不禁在心中打了一个问号:这里已经是底线零角度的地方了,他这么一跨步,就到了篮板后面了——这种负角度的地方,就算他跨出去了,还能顺利投篮吗? 这么一想,这名海珠附属中学的小前锋不禁就在防守上稍稍犹豫了,一犹豫,身体上的防守距离就立时变得有点滞后了——余嘉看准了这个时机,跨了出去之后,待稍稍一定,马上便向后跃起,双手护球迅速地往上一抬,瞄准,一边后仰着,一边在上升的最高点处轻巧地把球投了出去。 这时,全场的观众似乎都立时静下来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这个才刚上场的北科大附中10号会这般投出这么一个负角度的球。 “啊?负角度投篮?他就这么有自信?”观众席上的石勇看到了,不禁这般想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