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杀猪刀与天下 (第1/1页)
想到这里,周小凡知道了那些说的人肯定是嫉妒,眼红了呗,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可是,唐朝因为杨贵妃就引起了的生女热潮呢,就是不知道花木兰那时候有没有引起生女的风潮,毕竟替父充军还能够获得共鸣,实在是不可小觑啊。 “将军啊,老话说的后,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谁都会议论别人的是是非非,而每一个人也都会被别人在背后议论。” 其实,议论别人和被别人议论是一件极平常的事,对于别人对己的议论要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不要过份计较。量气要大。听了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不要生气,想想自己也不是常常在背后议论别人吗。 “哼,就那些男不男女不女的家伙,还不配我烦恼,有酒有rou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这才是我觉得心痛的地方,以前穷哥俩的时候,可以一起喝酒,一起杀猪,天不亮就要起来杀猪的日子啊。”似乎是说到了伤心处,何进眼睛有点湿润了。 “一帮了却了是非根的家伙。”周小凡第一次活生生的接触到太监,对于这一帮第三类人也没有多大的好感。 “杀猪这么多年了,我巷子里赶猪,直来直去惯了,我最不喜欢那些读书人拐弯抹角,指桑骂槐的。” “正是啊。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讲义气的多半是一些从事卑贱职业的大字不识几个的下层民众。而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却往往对朋友、对爱人做出负心的事来,更别说对陌生人见义勇为了。‘屠狗辈’就是以杀狗卖rou为职业的人,‘屠狗’泛指卑贱职业。” “说得好,不过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何进不解的问道。 “不瞒将军大人,小人本是幽州的一个小小的县令。”周小凡想了想在脑海中组织起语言来,这是一个天赐良机,自己一定要把握住了,虽然,何进流露出对过去生活的怀恋不过是觉得自己不是那些官场老手的对手,所以只是暂时的失意。 周小凡可不这么认为,子非鱼焉知鱼非乐呢,再说了,何进更本就是假洒脱,枿坐云游出世尘,兼无瓶钵可随身。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曾经看到读者上面说的,逢人不说人间事,是一种度量、一种包容、一种胸怀。人若能做到逢人不说人间事,那便是人间无事人了。 一个人活得是否洒脱,就在这说与不说上。人间多少事,都是管不住的嘴惹的。你在背后说人是非,自有人在背后说你是非。 读清代笔记小说,说有个叫眉公的隐士,居于山中,有客问他,山中何景最奇,曰:雨后露前,花朝雪夜。又问何事最奇,曰:钓因鹤守,果遣猿收。你钓,有鹤相守于一边;你馋,可遣猿于树上摘鲜果与你吃。这真是动人心魄的胜景。 记得崔永元说他多年来一直喜欢看的节目就是“动物世界”。为什么喜欢看这个节目?他说就是因为动物的世界里没有人。 看来,没有人折腾的世界,其妙处,何止是清净所能穷尽的。这人世美景美事,为什么隐者所遇甚多呢?不因他在山中,不因他在林中,在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已活到了人间无事人这个份儿上。 我们那里有个豪奢是十常侍之一的张让的干儿子,素来骄横,好养斗犬,用做赌博娱乐!家奴们也依仗自己是十常侍的奴才,更加骄横跋扈不仅仅欺压百姓,甚至连官府都不放在眼里!每当闲极无聊时,就牵出斗犬,任意让其撕咬路人,以此取乐!百姓和官府都敢怒不敢言! 一天,十常侍之一的张让的奴才又闲得无聊,故计重演放出斗犬,让其任意撕咬路人,一秀才奔跑不及,扑倒在地,斗犬骑在秀才身上任意撕咬,眼看就要命丧狗口,这时路边冲出一杀猪佬,手起刀落剁了狗头,救下了秀才!十常侍之一的张让的奴才一看,老百姓既然把主子心爱的斗犬杀了,那还了得!仗着人多,把杀猪佬捆绑起来连同死狗一起送到官府,要官府判他死罪给狗偿命!
那时候我正好审理此案件,详细看过卷轴后,不畏十常侍之一的张让的压力,判其屠夫无罪,更判皇亲要赔偿给秀才医药费!张让一看,这样判决自己脸面不保,但在章法上又拗不过曹学佺,心生一计,要求重审,并暗中用重金贿赂、威逼恐吓秀才改口供,说他自己和斗犬相好,是朋友,哪天是斗犬和其在玩闹嬉戏,是屠夫恶从胆边生杀了斗犬,要屠夫给斗犬偿命! 再次审理时,秀才贪财、又惧怕皇亲势力,为保全自己得笔横财,就出卖了屠夫,更改了口供!周小凡听完秀才改的口供后勃然大怒,拍案而起,骂说:“人证,物证皆在,况且屠夫救你一命,你不思回报,反要至他于死地,与狗相好,认狗为友,伤天害理!天容你,我不容你!”说完就要衙役杖击秀才,秀才挨不过,终于招了是张让如何用重金和威逼要他做假口供!案件真相大白于天下! 周小凡重判: 屠夫无罪; 秀才,与狗相好、认狗做友、恩将仇报,革去功名,给皇亲当狗! 并愤然的在案卷上写下:“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的千古佳句! “杀的好,杀的痛快,兄弟原来也是性情中人啊。”何进开怀大笑起来。 “果然我们杀猪匠不仅杀猪手艺了得,杀敌也是拳拳断骨,刀刀见血。遭遇七八个路霸拦截时,当初我何进赤手空拳以一当十,可以在混战中一拳击中对手脖颈要害,把人打出三五米远;只要路见贼人就不由分说拔刀相向,一刀一个,简直比杀猪还要干脆利落。”说到这里,何进的脸色变得沉稳起来。 “你可认识你手中这把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