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0章 文坛盟主 (第1/2页)
诗云:“携娇妻访弇州山人,遇知音品《金瓶梅》。” “世贞始与李攀龙狎主文盟,攀龙殁,独cao柄二十年。才最高,地望最显,声华意气笼盖海内。一时士大夫及山人、词客、衲子、羽流,莫不奔走门下。片言褒赏,声价骤起。” “弇州山人”即王世贞,又称“元美词宗先生”,太仓人。 话说紫轩被陈公子算计,心情抑郁了好几天,他也找不到机会给陈公子的父亲求官,后来张居正找紫轩议事,无意间谈了陈公子的父亲陈县令,紫轩为了他说了几句好话,过了几天陈公子的父亲就被调到北京,陈氏家族皆大欢喜,都晓得是紫轩的功劳,所以也没有找紫轩的麻烦。 张居正有六个儿子,长子敬修、次子嗣修、三子懋修、四子简修、五子允修,六子静修。 长子敬修将参加万历二年的会试,所以也正备战科考,司徒紫轩与他打得火热,紫轩深知万历二年的科考是他正大光明进入官场的唯一途径。 紫轩本以为可安心读书了,却接到岳父戚继光从蓟门寄来的家书,被誉为“元敬词宗先生”之称的岳父戚继光在信中写道:“贤婿科考在即,我的好友大明文坛领袖王世贞十分欣赏贤婿,你有空可去他府上请教学问,对科考大有裨益。” 诸位看官,要问这个一代抗倭名将如何又成了文化人?原来,他在抗倭期间结识了一代文豪、安徽人汪道昆,通过汪道昆他又结识了文坛盟主王世贞,受他们影响他也开始舞文弄墨,由此开始了由单纯的武将像儒将的转变,他不但善于用兵,还善于总结用兵之道,戎马倥偬之余,还著书立传,他给后人留下两部重要的军事著作即《纪效新书》,《练兵实纪》。 此时的戚继光镇守蓟州、永平、山海关等处,却还与文化界的名士保留着联系,一些文化人也乐意投靠戚继光。 在此之前,戚继光已经将司徒紫轩推荐给大明当时文坛的领袖王世贞。紫轩虽然不是文科生,但是王世贞的大名还是如雷贯耳。 紫轩心道:“王世贞是大明文坛领袖,与汪道昆齐名,我一直无缘拜会,既然岳父戚继光替我引荐,想必我去登门拜访,他不会拒我于门外吧!” 于是,紫轩向首辅张居正打听王世贞的居所。张居正告诉他,此时的王世贞担任大明王朝的太仆寺就住在京师。 卿晨光熹微,紫轩与贾莹一起去拜会当时文坛领袖人物王世贞,因为王世贞是岳父戚继光的好朋友,所以也是紫轩的长辈。 爱妻贾莹本不欲去王世贞府上,在那个时代,女子不宜抛头露面,但是司徒紫轩却全然没有那样的封建意识,他不顾大明的这些禁忌,他觉得与自己的妻子去走亲访友天经地义。 从夫的贾莹拗不过丈夫的请求,也怀着对外面世界的好奇,终于答应和紫轩一同前往。她自从被老父无情地卖入张府,除了在张府走动之外,没有去过外面,张府也是侯门深似海,她甚至也没有看完,而且这深宅大院原本就有禁地。 老谋深算的张居正原不想让这个新认的义女出去,女婿坚持带她出去散散心,在政事上一向坚持的强人张居正心软下来,终于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张居正不放心他们的安全,于是挑了十名壮实的家丁充当司徒紫轩夫妻的护卫。虽然,如今的大明王朝在张居正的治下已然出现了“路不拾遗”的好现象,张居正还是不敢马虎,万一有什么歹人或是政客行凶作恶如何是好,张江陵多张了一个心眼。 话说紫轩夫妇从张府出发,两人坐四个壮汉抬的轿子向王世贞府上进发,后面还有十名铁甲勇士护卫。 时间不久,他们来到王世贞在京师的府邸。家丁前去敲门,不一会,王世贞府上的家丁出来开门,他们不认识紫轩一行人。紫轩让这个王府家丁去通传时说“元敬词宗先生”戚继光的女婿司徒紫轩前来看望“元美词宗先生”。 书房的王世贞正在品读他写于明嘉靖三十二年的一首诗《登太白楼》, 诗云: “昔闻李供奉,长啸独登楼。此地一垂顾,高名百代留。 白云海色曙,明月天门秋。欲觅重来者,潺湲济水流。” 他闻报有贵客,而且客人自称是戚继光的女婿,王世贞很是高兴。“元敬词宗先生”戚继光在信里说过他这个女婿,并预言他将来必是大明的首辅。 王世贞命人开中门迎客,紫轩等一行人被作为贵客迎入王世贞府。待宾主入座之后,王世贞特地让人上西湖龙井茶。 明嘉靖年间的《浙江匾志》记载:“杭郡诸茶,总不及龙井之产,而雨前细芽,取其一旗一枪,尤为珍品,所产不多,宜其矜贵也。”由此可见,西湖龙井茶在大明亦是好茶。 司徒紫轩受宠若惊,口称晚辈,首先代岳父戚继光向王世贞问好。 紫轩道:“岳父大人在信里常念叨先生,让人代他看望您。听说您在京师为官,我携内子登门拜访您。” 诸位看官必有疑问:司徒紫轩如何不以张居正的名义向王世贞问好呢?原来,王世贞与张居正的关系不谐远非戚继光和王世贞乃莫逆之交。 大明文坛盟主—王世贞仔细端详了司徒紫轩一番,心下叹道:“果然,此人气宇轩昂,一表人才,戚继光收为女婿乃慧眼也!元敬老弟眼毒,我要说有待嫁的女儿就好了!” 王世贞再看紫轩宴请的曼妙女子想必是他的妻子无疑,王世贞叹道:“才子佳人,天造地设的一对,大明这样的青年才俊少之又少了。” 王世贞又听说司徒紫轩新娶了张居正的义女为侧室,心下虽然不快,但是看在老友戚继光的面上也不发作。 王世贞忆起与戚继光的初次相见,是在他的父亲王忬死后第三年即明嘉靖42年(1563年),由他的好友、时任福建按察使的汪道昆引见,时任福建总兵官的戚继光也早已对王世贞这位文才、人品兼优的名将之后心怀仰慕,二人大有相见恨晚之意,遂成为知交。 王世贞对司徒紫轩礼遇有加,一是真心欣赏紫轩的才华,二是因为自己与戚继光的交情而爱屋及乌。 明隆庆三年(1568年)梅花溢香时,戚继光偕战友汪道昆抵太仓拜访王世贞。当时,王世贞因不堪忍受严嵩的迫害,已托病辞去刑部尚书一职,回故里太仓专心著书立说,是当时文坛赫赫有名的“后七子”领袖。 戚继光着便服,不着戎装,以“执士相见礼”前来拜谒,王世贞披褐而出,迎进门来,对这位抗倭名将十二分的敬重。戚继光特地把带来的一把宝剑赠给了王世贞,说:“不佞继光尝以戈船逐寇,从大海中得巨铁寻丈……属欧冶为剑三,司马(指汪道昆)与继光各佩其一,其三在椟,愿归长公(指王世贞)。”王世贞如获至宝,小心珍藏。 王世贞看到司徒紫轩就想起自己的好友戚继光和戚继光赠送给自己的那把宝剑,王世贞让家人将书房里那柄戚继光将军赠送的宝剑取来。 司徒紫轩一看,王府家丁取来的果然是把宝剑,他心里犹自纳闷:“难道文坛领袖会剑法?文武双全的人物真是可遇而不可求。” 王世贞满脸笑容道:“贤侄啊,你是你的岳父大人戚继光将军四年前送给我的礼物,我收藏至今,一般不示人,今日因为你是戚继光将军的爱婿,故得观摩。” 司徒紫轩望着一柄锋芒毕露的宝剑,忆起和戚继光在一起的戎马生涯。紫轩心道:“那时,我和婉妹在一起,我们或研读诗文,或切磋战略。又一次,我们出了塞,遇到蒙古骑兵,还是婉妹护送我回到大营的呢!” 王世贞笑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