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投名 (第2/2页)
见他,难道他就不知道是谁的进言了?你们陛下召我,可瞒不过有心人。” 陆家自然是有心人,从昨儿陆静华出门到今儿皇帝召见以前,陆家上下,怕是没哪个能合得上眼。 “啧啧,”十七郎夸张地吸气:“禁中语都能这么快传出去,陛下身边,可真是个筛子。” 萧南不应声,慢慢煮他那一壶茶,水在壶里,开始咕噜咕噜响,雾气浸上来,浸湿他的面孔。 十七郎兴致勃勃又问:“殿下果真认为……是南边那位干的?” 萧南不可置否:“有这个可能。” 十七郎摇头道:“我瞧着却不像,那位的手,哪里能伸这么长。要说他能,柔然那边也能了,他们指着看我朝中笑话,可不是一年两年,宫中胡儿也多,势力盘根错节,连太后都制不住。” “我只说有这个可能。”萧南淡淡地道,却话锋一转:“陆家从前虽然和北边打过交道,眼下却是在长江边上守着。” 言下之意,柔然犯不上和陆家过不去。 “那也够险的,”十七郎咬着葡萄,随口道:“陛下也就罢了,要朝中有人指出,殿下你这是贼喊捉贼——” 正午的阳光斜照进来,十七郎还是个惫懒不经意的形容,但就在这不经意的转眸中,锐气逼人。 他原本就长了过分锋利的眉目,只是平日里隐藏得好——就如同萧南原本就是个落魄王孙,只是他的落魄,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得出来——除非他有意让对方看到。萧南往茶水里加一勺盐。 “我没有贼喊捉贼,”萧南说,“我只是没有证据,而刚刚好这种说法,对我最有利。”
要的就是朝中有人生疑,而两宫知他无辜。 明明无辜,却为君分忧,因此背上嫌疑,无论皇帝、太后,还是陆家,包括皇后在内,没有不感激他的。 有这份感激在,事情是真是假,都无关紧要了。 渐渐地,时间推过去,众口铄金,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会越来越趋于相信,帝后大婚上的意外,是南朝细作所为,也会在一次又一次的彻查中,确认他的清白。燕朝上下因此对南朝生出的仇恨,是他乐见其成。 整个燕朝,不会有人比他更了解他的皇叔。如果燕朝要对南朝采取行动,就一定会考虑他的意见。如果运气够好的话——当然的,他会有这个运气——陆家会让他有机会接触军中将士。 他会好好利用他们的感激,或者歉疚。 萧南凝思太久,十七郎眼珠一转,凑过去问:“你当真……不信天谴?” “你信?”萧南面上没有什么表情,只是反问。四目一对,若无其事各自错开。萧南道:“绣衣自尚服局送到陆家,陆皇后穿上绣衣,受金宝玉册,之后进宫成礼,这一路,没有发生任何意外。” 如果这当中有意外发生,任何一个阶段都可能会被叫停,而整个流程,又都在众目睽睽之下。 十七郎笑道:“你都打听清楚了。” “然。”萧南简洁地回答。 “既然陆家拿到绣衣的时候,没有出错,皇后进宫,也没有出错,那么这个错,到底出在哪里呢?”十七郎似是自言自语。 “有个可疑的时间点。”萧南指出,“照常理,陆家自家人不至于自掘坟墓,但是如果尚衣局的女官,或者陆家奴婢中有被买通的,或者索性双方都有内贼,绣衣一开始就有问题,也不是全无可能。” 说到这里,萧南看了十七郎一眼,继续道:“但是这样,也没有办法保证陆皇后换上绣衣之前,不检查最后一遍。所以最好的时间点,应该是在绣衣上身之前的瞬间,偷梁换柱。” “但是之后,”萧南又质疑道,“陆皇后还须得受册,登车,进宫,那都是在陆家眼皮子底下发生的事——那人总不可能把陆家上下都买通。” “如果是长御、侍中,被买通了呢?”十七郎道。 前去迎接皇后的长御阿朱,和女侍中,是最接近陆静华的人,如果她们在整个流程中引开陆家人,或者引开陆家人的注意力,全程遮掩皇后背后的血字,如果有足够好的运气的话,也不是做不到。 但是设计这样一个局的人,怎么会把全部希望寄托在运气上?一旦事发,那可是灭族之罪。除非—— 萧南微微颔首:“如果太后不怕丢脸的话——” 这世上能够差遣阿朱的人不多。皇后于大婚上出现意外,明面上丢脸的是皇后、是陆家,但是究其实,是整个皇族的脸面、朝廷的颜面。萧南并不认为太后会丧心病狂到这个地步,但是一时间,他也找不到更好的解释了。 毕竟,太后是最后的受益者,不是么。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