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401 (第1/2页)
樊英花猛然下定决心说:“好。我就放手给你看。” 她说的放手,却是手一举,把铜爵扔了。 刘启本来只是有点醉,一见势头不妙,怕她恼羞成怒,立刻装真醉,叫嚷了两声“我醉了”,往干草里一蜷缩,闭上眼睛装死。 这一装死就给睡着了。 再醒来,天已大亮,樊英花不在身边。 回忆昨晚,好像是在做梦一样,樊英花半夜来的,轻骑而来,就为来找他喝一杯,说的什么,大多数也都忘了,两个人就在干草上并排坐着,半卧半坐,你一杯我一杯,脸凑着脸说话,洒着酒,扔着酒杯。 刘启爬起来找找,痕迹几乎都不见了,他越地怀疑自己是做了梦。 但是自己是什么时候睡着开始做这梦的呢? 他拍拍脑门。 开始回忆。 樊英花却记得。 她昨晚喝了些酒,身体不听使唤,被人找了辆马车拉了回去,但是却清醒得很。天一亮,她就在春棠的帮助下洗个澡,换了件衣裳,反复整装,太阳一出来,就去见她父亲去了。隔着一帐帷幄。 她制止钟村正说:“就吵他这一回吧。” 李尚长睡觉很轻,在里头问陪睡的女人:“怎么回事呀。” 樊英花跪到外面,大声说:“父亲。不孝阿英拜上。阿英决定了,可以交出兵权,只求父亲大人答应我一件事。” 李尚长似乎见了好转,声音清晰多了,问:“什么事儿?” 樊英花一字一句地说:“放了刘启。” 帷幄内半年没有声响。 钟村正和樊英花正担心,打算走过去看看。 李尚长悠悠一声叹息:“你说的是真的?你怎么会为了他?”里头又半天没有声响,又过了一会儿,李尚长又说:“那小子有什么好?你比他大,女人容易老。” 樊英花微微一笑说:“那又怎么样?” 又过一会儿,李尚长说:“我还不能放他。正和苏氏打得火热,他又杀了不该杀的人,现在还不能放。不过我不让人杀他。让他自己跑,行吗?让他跑?过后,他要是有良心,你再去找他。” 樊英花不凡相信地问:“这样也好。可是阿翁你真的答应了?不反悔。” 李尚长又哭了。他轻轻抽泣说:“阿翁不反悔。阿翁疼你呢。阿翁不杀他。反悔了杀他。杀他干什么呀?不伤你吗?你说他好,那就他吧。让阿翁怎么办呢。你看他好,阿翁就随你任你吧。” 樊英花这就说:“父亲。我闲下来,就留在你身边伺候你吧。” 李尚长却又说:“我不要你伺候,你放权了,我也没说让你什么都不管了,我还是不放心阿玉,你抽调一些人,另立一军,用来保护你和你阿兄。我若不在,他是你的亲人呐。你保护他。我才放心。先祖才放心。列祖列宗才放心。” 就在这个早晨。 ## 秦台又失眠了。 噩梦死死缠绕着他。 胡经打了败仗。 据传备州方面面临湟东部族的入寇,虽然没有栾起的消息,但是迹象明显,而小皇帝另起炉灶的******,在王河以东也逐渐势大。 他想来想去,还是觉得真正能动摇朝廷根基的是小皇帝的新朝廷,毕竟那儿是皇帝,是他最大的威胁。 如果栾起那边真要打大仗,攘外还须先安内,皇帝流亡在外,怎么可能支援到备州与游牧人决一胜负? 他召集来自己的幕僚团,一个一个的才士却鸦雀无声。不知为何,朝廷行的新钱,一夜间遍地都是,贬得一文不值,他们无力招募军队,难道从沧州调兵来扑灭王河以东的皇帝?一旦调集过去,小皇帝的新朝廷怕是也稳固了,到时这些军队帮谁都不一定。谁能有什么好办法解决当下的难题? 谁能? 秦台有礼贤下士的声名,是不会在他们面前咆哮的,央求说:“你们都是颖悟绝人之士,总要有个办法呀。”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终于传出来一个声音:“不学认为。攘外必先安内。不得不动用边军了。到了动用他们的时候了。” 这不是新主张。 之前胡经出征的时候,就有此提议作预案,甚至从健布那儿征求到调兵的肯,眼下再提,也是不得不提。 秦台想了一会儿,终于一咬牙:“那就动用白登山的边军。” 又有人喊道:“殿下。湟东有异动,一旦动用白登山的边军,只怕?只怕会让游牧人趁虚而入。” 秦台愣了一会儿,却是一咬牙说:“湟东离白登山远了去。白登山骑兵又多。就让他们快攻破野牙……再回兵驻守。攘外若不安内,如何了得?下令。立刻下令。八百里加急。” 下头一片应诺。 抽调精锐将士组建一支军队,本来就是樊英花的主张。 她有感之前统帅的军队成份混杂,战力低下,号令不行,一直有这样的想法,只是被战况拖延着,眼下李尚长愿意让她这么做,却是为了家族考虑。外军仍混杂着各方势力,但总要有一支军队绝对忠诚于李樊,如果再握到他的女儿手里,有什么意外生,这支军队就是手中的利刃。 樊英花没有推辞,她没必要在她自己的父亲面前虚伪。 她同样知道,这是阿翁对长兄不放心,对局势不放心,留一手制变。 李玉同样也没有反对。 他已经拿到了大的权力,再建的军队只有千人,千余人能翻起什么大浪?总不能rou吃了,汤都不给自己meimei留一口吧。 樊英花在军队里抽调了精锐才肯放手,她有了足够的领兵经验,兵员若不是问题,组建起来也顺利。 新军被她编为四校。 三校为步校,每校三百,一校直属,为骑校,人数为两百人,每校设一都统,皆选用家族忠诚敢战的部曲……她依然对并郡方向极为上心,只给三日成建制,而后聘以老牌行伍训练金鼓号令。 这支军队被她以“先登、陷阵”的名义组建的,命名为“武敢营”。 期间,她说服不了李尚长,自己派人去了一趟并郡,一是想打开一下局面,二来想察探一下边军情况。 并郡的郡兵在他们起事后增加到三千上下,一旦汇合一些豪强势力,在不作动员的情况下,亦可动用五六千人……之前,宋涛也多派人往来,与他们郡令书信不断。 并郡郡令亲附的是秦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