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4章 瞒天过海 (第2/2页)
心!”这句话告诉王承业,金瑶公主到了京城,张通幽会有办法让他住嘴。这算是给王承业吃了个定心丸。否则,把王承业逼急了,他弄不好会狗急跳墙,再次拦截公主。 王承业既然不担心金瑶公主会对他不利,又不敢轻易拦截奉旨回京的太仆卿张通幽,马上派出飞骑,命河东沿途关卡一律放行。 至于阳泉关县令黄日春被杀,衙吏白孝德代理县衙,王承业虽然心有疑虑,却也没有多想。他自己就是个色鬼,见到金瑶公主就起了邪心,以小人之心揣度,那黄日春大约见到金瑶公主的美貌,一时把持不住,也是极有可能。况且,太仆卿张通幽确也有权处置一个县令,虽然直接杀头有些过了,但现在是乱世,朝命不通,张通幽身为朝廷钦差,也有先斩后奏的权力。 步云飞把白孝德留在阳泉关,是为了迷惑王承业,如果阳泉关成了一座空城,王承业必然起疑,一旦发现带走金瑶公主的不是张通幽而是步云飞,就会传令河东诸郡围追堵截,步云飞手下只有两三百人,如论如何也逃不出王承业的的地盘。 更为重要的是,阳泉关虽小,却是控遏娘子关与河东诸郡的咽喉要道。如果阳泉关以西关卡守军发现步云飞一行有异,因为有王承业放行的命令,他们不敢擅自拦截,只能先向坐镇娘子关的王承业禀报,听候处置,禀报信使必要经过阳泉关,有白孝德镇守阳泉关,就是断了王承业与河东诸郡的联络,如此一来,即便是河东诸郡对步云飞一行有所怀疑,得不到王承业的指令,也不敢轻举妄动。 白孝德因为步云飞救了他的命,又帮他杀了阳泉县令黄日春,报了杀母之仇,对步云飞感恩戴德,死心塌地替步云飞效命。当即慨然应允。白孝德是娘子关的地头蛇,虽然相貌丑陋,却有一身勇力,在阳泉颇有些威望,而阳泉县令黄日春盘剥百姓,强征军户,百姓对其恨之入骨,白孝德杀了黄日春,替百姓出了一口气,阳泉百姓很是拥戴白孝德,所以,白孝德署理县衙,没有人嚼舌头。黄日春被杀的真实原因,丝毫也没有传到娘子关。
一切安排妥当,第二天一大早,步云飞带着队伍,打着太仆卿张通幽的旗号,大摇大摆出了阳泉关。 步云飞这支队伍,原先只有三百人,出了阳泉关,却变成了六百人,新加入的三百人全都是阳泉军户。 当初,黄日春征召壮丁的时候,阳泉军户都极不情愿应征入伍。步云飞攻破阳泉关,军户们跟着步云飞杀入阳泉关,不少人还参与了攻杀县令黄日春。攻杀朝廷命官就是反叛,按律当斩,这些老实巴交的军户们没了退路,纷纷要求跟随步云飞。 在这些军户们眼里,步云飞的官职虽小,好歹也是朝廷命官,可以为他们申辩。而且,生逢乱世,百姓们知道,跟着强者走,活命的希望大。步云飞敢作敢为,且极有智谋,跟着这样的人,不会吃亏。 阳泉军户有一千人,步云飞选了三百精壮,与原先三百军卒一起前往长安,剩下七百人,则是交予白孝德,留在阳泉关守城。 步云飞将六百士卒,分为两队。前队由原先的常山健卒为核心,加上部分阳泉军户,共三百人,由拔野古率领,常山参军曹孟麟为其副手,在前开路。 其余人马由步云飞亲自率领,护持两位公主,押着张通幽在后。 这支人马经过苍岩山苦战,又是一路奔波,原本是衣衫褴褛,旗帜不整。白孝德打开府库,取出盔甲兵器,队伍全部更换了装备,每个士兵一身崭新的步兵甲,手中刀枪全部更换,整支队伍面貌一新,衣甲鲜明,精神抖擞。任谁看了,都是一支久经战阵的精锐之师。 队伍出了阳泉关,向东南方向进发,前往蒲州。 蒲州位于黄河以东的一个渡口,从蒲州渡过黄河,便是河西。 王承业已经派出信使,传命沿途关隘,太仆卿张通幽护送两位公主还京,所过关隘,一概放行,地方府县提供粮草辎重补给。所以,一路上畅通无阻,还不愁吃喝住宿。虽然也有少数地方官员看出蹊跷,向娘子关派出快骑禀报王承业,这些信使到阳泉关,便被白孝德扣押下来,身在娘子关的王承业,完全得不到任何消息,自然也就没有回信,那些心怀疑虑的地方官也只得放行。 即便如此,步云飞丝毫不敢松懈,队伍加速前行,沿途不敢稍作耽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