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唐_第086章 孱弱太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86章 孱弱太子 (第2/2页)

亨继位,必然会来一个秋后算,到时候,杨国忠将死无葬身之地!

    要想保住富贵权势,唯一的办法,就只能另立储君。

    杨国忠一连数次罗织大案,向太子李亨频频发难。李亨步步退让,已经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

    在李林甫杨国忠前赴后继的围攻下,李亨为了保住太子之位,耗尽了心血,已然是未老先衰。

    他的勇气,他的精神,他的体力,都已然磨灭殆尽。

    即便是能够继位,他也失去了执掌帝国的能力。

    他甚至比他的父亲李隆基,更加衰老。

    何况,到了现在,已经没有人相信他能够顺利继位。

    在杨国忠一连串雷霆之势的打压下,皇上已然对他彻底失去了信任。

    就连他自己,也已然心灰意冷。

    人们都相信,要不了多久,废立太子的圣旨就会下达。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安禄山造反了。

    濒临绝境的李亨,突然看到了一线生机——皇上是绝不会在安禄山兵临城下的时候废立太子的。

    换言之,至少在安禄山被剿灭之前,李亨还能坐在太子之位上。

    板上钉钉的事,出现了变数。

    皇上不仅停止了废立太子之事,甚至还动过御驾亲征、太子监国的念头。

    这把杨国忠吓了一大跳。一旦太子监国,那就意味着,李亨将在长安,第一次掌握朝廷实权!

    一个被杨国忠逼到了悬崖边的人,一旦有了回旋余地,他会做什么?

    这个问题不言而喻,他第一个要做的,就是杀掉杨国忠!不管是从理性还是感性上,这都是一个不二选择!

    幸亏有杨玉环在皇上耳边吹了枕头风,这才让李隆基放弃了御驾亲征的念头。李隆基只要还在长安,太子就不可能走上前台。

    即便如此,杨国忠还是心有余悸。

    他猛然意识到,李亨只要活着,就是一柄悬在头顶上的利剑,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掉下来。

    然而,面临潼关前气势汹汹的安禄山叛军,杨国忠无计可施。

    他绝不敢劝皇帝在这个时候废立太子,皇帝再昏庸,也明白一个道理,当叛军兵临城下的时候废太子,等于是动摇国家根本!

    太子李亨的机会来了。

    很多人都看到了这个苗头,包括高力士。

    高力士从未参与过打压太子,相反,他是太子的恩人。

    事实上,十六年来,李林甫杨国忠数次向李亨发难,好几次,已经将太子逼上了绝路,皇上几乎要下旨废黜太子。然而,每一次,都是高力士在最后时刻,全力相助,帮助李亨渡过劫难。

    他是太子李亨唯一的依靠。

    正因为如此,李亨称呼他“阿哥!”

    高力士这样做,并不是因为,他选择站在李亨这一边。

    事实上,凡是与唐明皇有关的人和事,高力士都是坚定不移地站在唐明皇一边,向任何敢于向皇上的权势发起挑战的人,展开强力攻击。

    在太子与皇帝之间,高力士毫不犹豫地选择皇帝,而不是太子!

    十几年前,高力士就是坚定地站在李隆基一边,将前太子李瑛拉下马去。

    然而,在当李亨坐上太子之位后,高力士的立场发生了微妙的、连他自己都难以觉察到的变化。

    他仍然效忠皇帝。然而,每当李亨面临危险,他总是不由自主地要地伸手拉李亨一把。

    连他自己都搞不明白,这究竟是为了什么。

    或许,见惯了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高力士,在内心深处,还保留着那么一丝柔肠——李亨小的时候,曾经骑在他的脖子上嘻嘻玩耍。

    任何人的内心深处,都有柔软的地方,高力士也不例外。

    依附强者,是政治权术的基本原则,李隆基与李亨这一对父子,强弱之悬殊,就连三岁小孩都看得出来。

    杨国忠、李林甫忠实地秉承这一原则,站在了李隆基一边。

    而高力士却是在李亨与李隆基这一对父子之间,走起了钢丝。

    一个处于帝国权力中心的人,不能用理性去权衡取舍,却被感情所支配,这是一种极其危险的举动。

    但高力士却被难以自拔。

    就这样,高力士为李亨做了十六年的保护者。

    李亨视他为兄长,这个被父亲猜忌的可怜虫,唯一能够依靠的,只有这位已经不能称其为男人的太监兄长!

    然而,李亨的表现,却是让高力士越来越失望。

    十六年来,高力士只看见了李亨的迅速衰老,却始终没有看见李亨的成熟与力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