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储备粮库 (第1/1页)
没处淘弄粮食,军队也不能坐吃山空,等着饿死。 王烁很快又把目光转向了西宁城里,明朝官府留下来的财产。 其实,我们不能说明代的制度在当时不先进。 朱元璋是贫苦人出身,当皇帝后还是向着穷苦人的。 整个属于大明的土地上,备慌粮库,养老院所随处都是,这都是为穷苦人准备的,还有以工代赈的制度,都很好的保证了穷苦人在饥荒或者天灾时能够生活下去。 整个清朝,即便最强盛时期,也只不过是继承了前明的一些制度,未见有何创新,这兴许与满人的整体文明进化速度有关罢。 可惜的是,朱元璋的子孙不争气。用人不明导致贪官遍地,党争不断,逼得皇帝除了太监谁都不敢相信。 宽松的与民方便政策,没有换来万众一心,相反却造就了一批无赖地主,和他们供养的所谓名士文人,抗捐抗税,以敢于对抗朝廷来博得大众称道,换取虚名,党争也由此发源。 加之万历以后的明朝这后几任皇帝,大多昏聩无能,导致土地兼并泛滥,贫富严重分化,遂把一个好好的天下搞了个乌烟瘴气,最终天下大乱,烽烟四起,想来实在可叹! 明朝虽然腐败,但太祖定的制度却没人敢废。 因此,大一些的城市和卫所,都有备慌储备粮库,只要当地官僚不是太无法无天,粮库里都会储备不少粮食以备荒年。 这也是李自成能够聚起百万大军而不用为粮食发愁,迅速壮大起来的原因。 李自成所过之处,所有人都会被他裹挟而去,留下一座座杳无人烟的村镇和城市。 顺军行动起来,老弱妇孺在中间,强壮男人手持兵器在四周,前面是降军,周边是他的骑兵,几十万男女老少滚动而前,远远看去,黄尘漫天。几千明军吓都吓死,根本不敢靠前。 若说这是一支军队,实在是勉强;若说这是一群蝗虫,倒是很有些相像。 只是后来,在牛金星、宋献策、李岩等一般有识之士的劝进下,李自成才逐渐放弃这种蝗虫军队的形式。 这种蝗虫军队是绝对不会去搞生产的,除了会破坏,别的不会。但它之所以能够生存下去,靠的,就是明朝的储备粮食。 待这些储备粮食被这位蝗虫头领,农民领袖折腾光了,他也只能靠抢掠为生了,军纪变坏那是一定的。 而大明的灭亡,如果说与这位蝗虫闯王没有关系,实在是说不过去。 天幸李自成没有到过西宁,天幸西宁粮台李道中是个个老实人,粮库中粮食一直按朝廷规定储备,没有象其他官吏一样,私自倒卖掉换取私利,这为王烁解决了大问题。 王烁因此也看中了李道中的清廉,仍旧让这粮台管理粮食,还让他管理军队所有物资。不过不再叫做粮台,而称后勤部长了。 李道中开始还不愿意,这后勤部长是个什么官,朝廷没这官职啊?再说,这粮食是备灾的,没有当今万岁爷的圣旨和朝廷工部的印信,谁也不能打开使用,你怎可擅自开仓?
王烁就给他解释这天下现在到了什么地步,不开仓军队会挨饿,怎么打败闯贼? 至于这部长是什么官嘛,因为我现在是自发组兵保卫大明,朝廷和这里被贼兵阻隔,无法报知,所以也不能任命你什么朝廷的官,但我这官肯定比粮台大,嗯,萧何知道吧?等将来平定了天下,你的功劳就和萧何一样,可以上凌烟阁! 李道中一琢磨,我是萧何?不对吧,萧何是宰相,我若成了宰相,那你岂不是……他不敢说,也不敢想下去了。 王烁懒得和他废话,告诉他,我就看中你了,给你一队辎重兵,你把这后勤部长给我干好了,我要什么你这就得有什么,没有,小心你的脑袋! 李道中是个胆小之人,让王烁瞪起眼来一吓唬,老老实实干后勤部长去了,再也不敢想王烁到底是要拯救大明,还是和李自成一样,要消灭大明了。 一切渐渐有了头绪,王烁就有时间,对付那帮还软禁着的土司了。 要解决青海的土司,首先就要解决祁廷谏、李天俞这样的大土司,只要这两个大势力服从了,其余一众小土司也就翻不起什么浪来了。 这段时间,他没事就和鲁胤昌、梁敏研究青海的情况,苦思冥想对付这帮土司的办法,已经有了一个解决方案,只是成不成,谁也不敢确定。 这一天,王烁换了文士装束,单独到祁廷谏府上,拜会大明青海宣慰使祁廷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