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潜龙宫(下) (第2/2页)
如此,朕才说域外战场那个地方,洞玄境初期只是最起码的要求,在那里,你不仅需要与域外战场恶劣极端的环境做斗争,更要面对另外两个小世界修士无休无止的厮杀!” 苏山轻叹,“因为,域外战场除了最珍贵的先天五太神石,应该还有不少天材地宝甚至是神通秘技遗落下来!至于宝物的最终归属,除了看各自的机缘,当然还要看各自的实力。” 夏渊说到,“相比虚无缥缈的先天五太神石,凌驾于秘技之上的神通勉强还算有迹可循。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往往每一种神通的出现都会掀起一翻腥风血雨!” 苏山眉头一皱,说到,“始皇陛下,若是在争夺的时候化界境修士出现,那么便是再多的洞玄境修士也只能是个笑话。” 夏渊轻笑道,“能够晋升化界境的修士,哪一个不是活了足够长的年头?哪一个没有一两种压箱底的神通傍身?至于能让洞玄境修士获得的神通,基本不可能吸引到任何一个化界境修士。因为,他们有着更加强大的神通,而且在域外战场,他们更需要去寻找属于化界境修士最重要的东西!” 苏山恍然说到,“先天五太神石!” 夜凉如水,潜龙宫大门依然敞开着,如最初打开的时候一般,而自从苏山进来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时辰,门外禁地上某处的杂草已经长出了约莫两丈长的高度,随着夜风摇摆,当然比不上繁花美丽,却有着其自身独特的韵味。 但不知为何,门外的风不管是大是小,总也不能跨过潜龙宫大门,就像是相隔平行极近的两条线,近在咫尺,可望而不可及。 苏山看着门外,眼神像是越过了千山万水,直到距离都城遥远的地方,那里据说遍地荒芜;那里有着天元大陆上最凶悍的人,不论是凡人还是修士;那里在不久之前,迎来了属于他们的王。
“始皇陛下,苏山斗胆问一句话,这么多年过去了,不知你对蛮夷之民的态度是如何?”苏山说到。 夏渊似笑非笑说到,“你认为呢?” 苏山思索许久后,说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始皇陛下雄才伟略,若是愿意,小小的蛮夷之地甚至是浩瀚无垠的海外也不可能拦下大夏王朝的铁蹄!早在雁门关的时候,就听说过一些传闻,始皇陛下之所以留着蛮夷之地这块顽疾,便是为了给大夏王朝的军队一个实战历练的机会。但现在想来,这答案未免太过肤浅。” “为何肤浅?”夏渊突然有些兴致。 “以始皇陛下的实力,只要您不同意,哪怕蛮夷之地千百年后再冒出十个百个化界境修士也不可能踏过雁门关!因为与蛮夷之地相比,虽然不能否认我大夏王朝人口地利等各方面的优势,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始皇陛下您还在!”苏山平静说到,就像在叙述最简单的事实。 夏渊望着门外,眼神遥远,似乎穿过了时间和空间,去到了极久远的过去。 “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元大陆群雄逐鹿,其中最强大的三股势力,除了我大夏之外,还有远古夷族的嵇木和海外三大门派!” “海外三大门派毕竟是并不牢靠的结盟,不足为患,但远古夷族不一样,他们以种族血脉为由,团结在嵇木身边,当年确实费了朕不少功夫。因为血脉的缘故,嵇木虽说略逊朕一丝,但朕也奈何他不得!” 苏山嘴巴微张,似乎还沉浸在许多年前那群雄逐鹿的时代,夏渊便自嘲笑道: “很多人都认为朕最终在域外战场战胜了嵇木,并将之斩杀!” “但事实却是,嵇木在域外战场的小神界中与朕争夺太素石的时候,欠缺了一些运气!最终殒落在小神界的绝境中!” 苏山轻叹,“这是您的气运,如社稷印上的铭文,天命所归!” 夏渊突然显得有些落寞,“朕这辈子只佩服过一个半人,周瑾只能算是半个,嵇木却是完整的一个!也正因为如此,朕答应了他最后一个要求,保留下夷族的血脉,所以才有了现今的蛮夷之民!” 之所以是要求,而不是请求,足以说明夏渊对嵇木的尊重! 苏山若有所思,说到,“至于海外诸岛,那不过是始皇陛下给大夏王朝的修士留下的另一个舞台,那里相比有着更多的机缘,但同样伴随着更大的危机,去或不去,由他们自己决定!” 夏渊点了点头,沉默片刻后,再次说到:“蛮夷之民在那等苦寒之地沉沦了近千年,终于再次诞生出了新的种子,朕也算是完成了对嵇木的承诺,今后的路如何走,由他们自己决定。” “朕可以允许蛮夷之民向大夏王朝迁徙,便是将来让大夏王朝易主也不算什么大事!毕竟,虽然当下属于我们这些老家伙,但更重要的未来属于你们!” 随着夏渊的话语说完,平静的夜空上,一颗拖曳着渐明渐暗的流星突然划破长空,无声殒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