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一章 曹家灭门,下 (第2/2页)
罹难! 尤其是,曹国斌的一切军事行动,已经是不可更改的、铁证一样的事实! 然而黄傅并没有结束刁难。“好吧,就算这些不算;那么在萧国已经撤军、撤销包围,并北伐的时候,你为什么不出兵? 这时候就算八十万大军都是新兵,出兵也能拖住萧国的军事行动吧。至少,拖个半天总没有问题吧!就算八十万大军站在那里不动,任由敌人砍杀,也要砍半天吧! 有了这半天时间,陛下就不必要冒险了!” 黄傅的话,句句在理——但这所谓的句句在理,是从政治角度看的!而且似乎是在为皇帝陛下考虑呢。 旁边的叶伟荣终于看不下去了,“宰相你这话有失偏颇。战场上一旦失利,士兵溃败的速度是超乎想象的。有时候三十万人,也只需要一刻时间就能溃不成军。不能用平常人的眼光来衡量战争!” 黄傅脖子一梗,“但如果是普通人的话,至少会尝试进攻一下。哪怕只要稍微进攻一下,怎么也能拖慢萧国的行军脚步吧!” 这话有点毒;普通人都能想到,你太师就想不到?你是不是心怀不轨啊? 这看似不同的话说出来,蔡国皇帝眼神猛地收缩。皇帝这个位置,注定要多疑,尤其是考虑到蔡国眼下的局势,皇帝的疑心更重!而黄傅,就是抓住了这点。 这一连串的问话下来,黄傅处处都是站在皇帝的角度考虑;相比之下,黄傅似乎反而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了! 曹国斌气的乱哆嗦,黄傅这些问话,全都是“门外汉”的问题,没有一件涉及到军事的核心。比如尝试攻击的馊主意,这能随便尝试吗,如果尝试几次都失败之后,八十万杂兵肯定崩溃;而当时的情况,主动出击,失败率是百分之两百! 但不好意思,皇帝陛下也是门外汉,还就是能将黄傅的话听到内心里。 叶伟荣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宰相,照你的说法,这领兵打仗的将领什么的,不需要特别选拔,只需要从民间随便抓一个普通人过来就好了?”
等的就是你这句话!黄傅心中冷笑,“叶大帅你这就不对了,我可并没有这样说。我的意思是,太师之前的表现:连、普通人、都、不!如!!!” 这话一出,等于是宣告曹国斌死罪。 就在这时,黄傅身后,忽有一人出列,“陛下,太师一生为国,劳苦功高,忠心不二,此次必有我们所不知道的隐情。可否给太师几天时间,让太师将所有的事情都交代清楚?” 此人这话一出,皇帝陛下眼睛豁然闪过一丝杀机!这人的话,听上去是好话,但仔细一听,却是字字机心,每一个字都扣准了皇帝的心性。 黄傅眼神闪过欣喜,果然是自己的贴心人啊。 这话听上去是好话,但再稍微一分析就能发现问题:一生为国、劳苦功高,就是“功高震主”;从来都忠心不二,此次有我们所不知道的隐情,就是——这老家伙有二心了。而“给太师几天时间”,却是有一锤定音的效果——不能给这老家伙时间,要快刀斩乱麻,迟恐生变啊陛下。 然而,听到这话之后,叶伟荣竟然还向这人点头示意,很是赞赏。 黄傅见此,内心更是冷笑不断:统帅又如何,行军布阵我不如你,但玩弄权术,你连门槛都够不着!这话一出,曹国斌想要活着都难! 曹国斌却是政治上的老人了,一听这话面色狂变;就准备辩解,这时候,就算是将所有的阴暗面都揭开也在所不惜。 可就在这时,忽然有人来报,“陛下,抓了一个鬼鬼祟祟的人,审问后发现,竟然是曹家的侍卫头领!从他身上搜出了这个。” 一封似乎被撕碎、又被小心粘好的信,摆放在木盘上,送到皇帝陛下面前。 所有人都将目光扫来,在灵识关注下,信的内容被所有人看到了;虽然信已经有些残破、部分字迹模糊残缺、甚至还有涂改,但大致内容却很清楚,这是一封求救信,一封向安阳的求救信! 一封曹家准备送给安阳严家、严泽安的求救信!结尾处还有印章,曹国斌的印章! “这不可能!”曹国斌终于爆发了,这是一个阴谋。 蔡国皇帝看着那个印章,终于开口,“请太师拿出印章来对比一下,可好?” 官员一般有两个印章,一个是私人的、一个是官印;而眼下这求救信上的印章就是私人的印章。 曹国斌想都没想就解下自己腰间的私人印章;旁边有侍卫递上。皇帝陛下亲自在信上印章旁边,再次盖印。 印章拿开后,结果两个印记完全一样,包括缺口、包括笔画粗细、包括一些特别的花纹断纹等等! 还有,每一个私人印章都是法器,都有自己独特的气息和光芒,而就连这也都一模一样。不用说,这根本就是同一个印章盖的印记! “不!这怎么可能!”曹国斌目光呆滞,简直难以相信,竟然会有这样的事情。 黄傅冷笑,“因为篆刻印章的手段、方法、材料等等不同,时至今日,已经没有人能复制一个完全一样的印章。至少,在我蔡国内,我还没有听说有这方面的事情发生。” 蔡国皇帝拿着信和印章反复对比,每对比一次,眼神就凌厉一分;终于啪的一下将东西扔到曹国斌脚边。“太师,你自己看吧!” 曹国斌哆嗦这拿起印章和信,第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两个印记根本就是一个印章盖出来的! 这下子,就算是叶伟荣也有些呆愣的看着曹国斌,眼神中全都是挣扎。难道……难道……太师真的已经与安阳暗通款曲? 但这里面似乎还有很多不解之处。如果是暗通款曲,太师应该篆刻新的、不同的印章才对,这样必要的时候可以假托是别人私自刻印、栽赃陷害。以曹老太师的智慧,不会想不到这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