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现实处境 (第2/2页)
是美好的回忆珍藏在心底好了。 我小时候就听说过不少有关通灵师的传闻轶事,对他们很感兴趣。女军官奈丽斯告诉我们石桥之战的情况,于是戒碑骸兵与通灵师也因此出现在了我的梦里。 我不确定,那究竟预示了什么。只不过,我心中忽然有个想法渐渐成形,越来越清晰,似乎只要时机一到,立即能呼之欲出。 说起通灵师,我又把目光转向桌边“魔首之椅”里的无名老人。我不知道这位老人家的真实身份,我没有问,他也不会说。他的通灵魔法非常厉害,精灵美女奈丽斯在讲石桥之战时,已表述得很清楚了。 无名老人对于无名村庄的权威更毋庸置疑,想必他在通灵师中的地位同样相当崇高。要是缉杀宝具魔人时有他相助,战况一定不会那么惨烈,结局肯定不会那么悲怆,至少亡灵法师不会如此嚣张。 此时,无名老人正在看骸鸦送来的信函,短的那封很快就看完了,那封长信也将近读了一半。虽然老人表情平淡,但我觉得那长信的内容应该并不令人愉快,或许记载了一件十分麻烦的事情。 有几次,无名老人的神态依旧不变,却陷入了沉思当中,好像是在制定对策。我在地底洞窟的迷宫隧道内搏命争战的经历,无名老人听进去多少,我就不晓得了。 我歇了一歇,不去打扰无名老人,刚要继续讲述下去,说完整场绝境死斗的经过。花姥姥前来禀告,餐宴已经备妥。旅店老板望着无名老人,露出请求指示的神色。 老人家这才从书信的文字里回过神来,略微抬起了头。他吩咐妖精厨娘随时准备开宴,在那之前尽量保持每道菜的新鲜,并且不要让菜凉掉。遗憾的是,赴宴的人还没有赶来。
花姥姥只是唯恐等久了,菜肴会变得口味不佳。旅店老板则说,大不了全部料理重新做一遍,也不能有所怠慢,说话时的语气很郑重,又充满关爱的情谊。 我猜想,那迟来赴宴的人对旅店老板而言必然有着特殊的意义。小伙计每次听到有关那人的消息,就变得很积极热心,半分都不傻了,这时连他也表现得很焦急——焦急地想要见到那个人。 那个人,就是差遣骸鸦送信来的那个人。无名老人因为某件事,把那个人叫到无名村庄来。我迫切需要骑马去工会总部说明情况并组织救援。那人到达时,无名老人会说服那人把坐骑借给我,让我返回本部办事。 我当然不认识那个人,却希望对方能快一点抵达。看见在场众人对待那人的态度,我虽未与之谋面,已经可以认定,那个人在他们心中势必很重要,无名村庄的人都对其格外重视和礼遇。 其实,我对那个人很感好奇。无名老人只称其为“那个人”,旅店老板等人也将其称作“那位客人”或“那位贵客”。别说是那人的名字了,我连对方是男还是女也没听出来。莫非?那人也是无名氏? 无名老人听了花姥姥和旅店老板的话,点了点头,同意后者的意见。他要妖精厨娘做好准备,必要时不惜重新烹饪每一道菜。 我记得,招待那个人的菜,都是鱼虾一类的海产,难道在无名村庄做海鲜大餐很容易?这不是关键。 我留意观察无名老人的表情,隐约感觉到他有些忧心忡忡。似乎是对那个人姗姗来迟,这时仍未抵达表示了关切和疑虑。 另外,我猜想无名老人要那人过来的原因,肯定和那封长信有关。而老人详细阅读着信的内容,又开始担忧那人是不是有足够的能力去解决信上的麻烦事。 真实情况是否如我揣度的那样,我不知道。我只想设法确保那人来了,我立即可以走,那就行了。况且,那封长信和我又没有任何关系,难道不是吗? 人们对于攸关自己的很多事都未必彻底清楚明了,毕竟人们的命运并非完全由自己掌控。而那部分不甚清楚、无法掌控的事,人们通常称之为神的安排,即“天意”。 至于天意可不可违?有些人说“天意难违”,还有些人说“人定胜天”。究竟怎样?我想:全看一个人的决心和毅力是否坚定执着了。 无论坚持或是释然,两种生活态度本没有对错之分。不是坚持则一定好,也并非释然肯定不好,自己认可就足够了。该坚持的时候努力拼搏,该释然的时候不妨轻松面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