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章】 国防规划 (第2/2页)
疆。师长李春福中将 第2骑兵师:驻外蒙。师长马占山少将。 以上战备部队,总计步兵40.4万,骑兵2.8万,各师尚有一个骑兵营,因主要承担支援、侦察等任务,不计入骑兵作战兵力。 警备部队,二线部队,主要承担在较激烈战事中的作战支援任务。 编定陆军骑兵旅4个,三团制,定编4500人。 第1骑兵旅:驻疆北,旅长范山河准将,所部均为汉族; 第2骑兵旅:驻青海,旅长马福祥少将,所部均回族; 第3骑兵旅:驻外蒙。旅长扎木合准将,所部绝大多数为蒙族,有部分汉族; 第4骑兵旅:驻黑龙江,旅长锡铭准将,所部包括汉族、满族、东北其他族裔 编定陆军步兵警备旅24个,三团制。定编8500人 番号从1-24,不一一列举。 以上警备部队,计步兵20.4万,骑兵1.8万 后备部队,三线部队,主要承担训练、人员输送和紧急战事下支援前线地任务。 编定陆军步兵后备旅40个,三团制,定编8000人,番号为101-140。骑兵无后备部队。 以上后备部队,计步兵32万。 1916年总计:步兵92.8万,骑兵4.6万,战略预备队4万。 第二期:三年。从民国六年到民国八年 本期主要是为各部增加技术兵器,适当扩充人员,拟将战略预备队扩大为每师2.5万,总计5万;将战备师扩大为每师1.8万,同时增加6个师,总计57.6万;骑兵数量不变,依旧4.6万;步兵警备旅增加12个,编制每旅扩大到9000。总计32.4万;步兵后备旅增加15个,编制每旅相应扩大为8000,总计44万…… 1919年总计:步兵约133万,骑兵4.6万,战略预备队5万。 第三期:三年,从民国九年到民国十一年 本期使命同第二期,依旧是增加技术兵器,适当扩充人员。拟将战略预备队扩大为每师3万。总计6万;将战备师编制扩大为每师2.1万,同时再增加8个师。总计约83万;骑兵数量不变,依旧4.6万;步兵警备旅增加再14个,编制每旅扩大到10000,总计50万;步兵后备旅再增加25个,编制每旅相应扩大为9000,总计72万……
1922年总计:步兵205万,骑兵4.6万,战略预备队6万。 上述各部队,师、旅为日常编制,若有紧急战事,可依据具体情况编列军、集团军、方面军等更大规模部队…… 全国统一番号最少分到团,即每个团有唯一编号,团以下编制则用一、二、三区别,比如一营二连等。 团番号最多为三位数:如第1师第三团,称为国防军步兵第3团,第20师之第二团,称为国防军步兵第59团,第34师之第三团为国防军步兵第102团,炮兵以番号数同师番号数,如国防军第4炮兵团,第33炮兵团等,骑兵则称呼骑兵团; 乙种团番号编号规则同甲种,唯其前面再加一个识别番号1,构成四位番号:如国防军步兵第1107团,国防军步兵第2089团等; 战略部队番号另行制定…… 三期以后的设想,经过10年建设,国民素质、国防素质和军人地位都将有很大提高,将从现在之志愿兵役制改成普遍兵役制,等国家有了合格的第一、第二和紧急预备役人口后,将不必再设立后备部队,再拟经过3期之建设,将我国常备陆军人数稳定在240万左右,同时拥有900万左右的预备役……” 陆尚荣踌躇满志地说:“头10年规划完成后,可基本确保本国的生存,不必有亡国灭种地危险,次10年规划完成后,基本具备和世界一流强国较量之实力,可基本确保本国之发展和国际地位,不必有低人一等地危险。也许从目前的形势看来,大家觉得军备太过旺盛、人数也超过需要,但请诸位注意,我们北方地邻居――俄国,地域比我们大了三成,人口还不到我们的四分之一,却有军队200余万,我们东边的邻居――日本,地域不到我们的十分之一,人口只有我们七分之一,却有军队40余万并且还在扩张中……我们国土是世界第二,人口是世界第一,加之和强邻接壤,没有这个数目的军队,是不能保障国家独立和民众自由地。” 陆军地口气和手笔把张謇吓了一大跳,喃喃自语地说:“陆……陆总长,这样的扩军财政如何承受?谁都希望国防强大,御敌于国门之外,但总不能让国家破产吧……” “请季老放心,我们要扩充兵力但不是穷兵黩武,国防部前次地预算已经蒙财政会议批准了,为1.32亿,我们可以额外再做出两个承诺:第一,在国家财政赤字没有得到根本性地解决外,军费一概不增加;第二,等将来国家财政有了盈余,军费增加的速度要慢于财政收入地增加……大体而言,和平时期军费占财政开支的比例在三期完成后要从目前地46%下降到30%,中期而言,要下降到18%,长期而言,要下降到12%左右。”陆尚荣认真地说,“军费和其他建设是一个问题地两面,经济再发达,财政收入再多,没有适格的国防力量,是无法保护自己的财产的。国防力量不济,中国再发达,恐怕也经不起又一次甲午赔款或辛丑赔款了……” 听着这样地表态,张謇也明白这是国防军让步地底线了,如果一味只压榨国防开支,不要说会激起军人的反弹,就是对国家的长远前途也是不利地,于是便说:“陆总长肺腑之言,本总理十分欣慰,也是乐见其成地,只是倘若政府财政5年内还不能消灭赤字,奈何?” 秦时竹沉着脸:“执政5年还消灭不了赤字,没有别的可说,全部下台向国民谢罪,我这个总统也没脸继续当下去了。” 张謇一愣,明白了秦时竹的心思,这5年成了他的紧箍咒。 “自然,军队不是单纯靠人数就可以成军的,还必须有相应的兵器准备、后勤贮备,打仗是谋略、人员、器械和物资四位一体的事情,缺了任何一条腿,国防力量这张桌子都会不稳。方才谈了兵员扩充,我再谈一谈器械。拟在三期建设中,全国分别建立4个大型军工制造基地,6个中型军工制造基地,4个大基地分别为辽宁辽阳、绥远包头、湖北汉阳和安徽马鞍山,原本第四个大基地考虑上海制造局和南京地,但总装经过讨论,认为上海和南京目前虽然都有相当兵工厂基础,却在战略位置上多有不便――南京是易攻难守之势且煤铁资源不够丰富,上海太靠近海岸线,在我国海军实力还不够发达之前,很容易被敌摧毁,故迁之马鞍山,保障江南地军火供应。” “陆总长,辽阳和汉阳很好理解,因为分别已经有了两个大型兵工厂,马鞍山呢你方才也解释了,可是为什么还要在绥远新建一个呢?那里据我所知虽然算是塞外重镇,但远远不如他处,如广东等……” “季老不愧商场领袖,一眼就看出来了,先说一个公开消息:目前京绥铁路正在修建,包头很快就会通铁路,交通方面肯定没有问题。”张謇点头,这是他清楚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