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咬鬼冠_第119章 爱丽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9章 爱丽丝 (第2/2页)

 他们进来的那条路也好像被绝了后路,没办法,从那里出去。

    至于他们遇到的东西,则是他们在这个区域之中边缘处行走的时候遇到的,看来这里的设计者可是煞费了苦心,在边缘处安排了这种东西。

    据说他们一开始认为那只是某种动物掉落下来的鳞片。

    后来他们竟然暴走攻击,猝不及防之下,才受了这么重的伤。

    但是爱丽丝对于这种东西好像也并不怎么了解,不过她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种东西应该是怕火的。

    因为在最后关头,就是用火将围攻上来的这种东西给驱散掉的。”

    闻人子然说道:“这条信息就值回救她小命的代价了。”

    闻人子然说完这一切之后,闻人子然又向周围瞟了几眼,发现红烟紫竟然在那里研究那几具尸体?

    闻人子然一直觉得红烟紫根本不像一个女孩,或者不像是一个人,异常的冷静,并不怎么表现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而且还对于知识拥有着狂烈的追求,在她眼里也许只有可研究的素材和不可研究的素材两种吧!

    但是闻人子然不知道的事,红烟紫在他这儿表现的方式比较好一些的了,如果在其他人看来,可是在一起的时候,简直是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因为平时的她更加冷漠,更加面无表情。

    闻人子然过去看了红烟紫一下,红烟紫发现了闻人子然靠近了过来。

    红烟紫便转身过来递给了闻人子然是一个东西,闻人子然拿在手中看了一下,发现是先前他敲下来的一节硅化木。

    硅化木之中有骨骼的形态,而且从外形来看,应该是人类的。”闻人子然有些疑惑。

    闻人子然投去了疑惑的眼神,红烟紫将自己手上的照明设备对准了本田樱的尸体的手指,然后拿出一个摄子。

    从尸体手指上面取下了一块组织,然后凑到闻人子然的眼前说道:“你看他们的身体都开始呈现出了结晶状,而且是二氧化硅结晶,从他们尸体的变化来看,这里的人形硅化木,应该就是非得种鳞状生物攻击之后,尸体慢慢的结晶化之后形成的。

    而且我怀疑那一种鳞状生物体,应该是生物链之中的另外一种可能性硅基生物体。

    你应该知道吧!以有机物是以碳元素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而我们的身体组织多数都是以碳元素不断结合而形成的有机物,也称之为碳基生物体,

    但是还有一种生命形态,那就是以硅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生物体形态,这种生物能够诞生的可能性非常的低,但是也并不是没有可能,这种新颖的生物体形态。

    颠覆我们所有人的认知,这种生物体的结构件可能是被类似玻璃纤维的丝线串在一起,中间连接以张肌件以形成灵活、精巧甚至薄而且透明的结构。看上去这些结晶体似的生物非常漂亮,还有一个明显好处是不会传播细菌和寄生虫,因为作为碳基生命的细菌和寄生虫对这种完全不同的生命是无能为力的。但是,但硅基生命的存在的可能性却受到许多缺陷的威胁。

    我非常好奇是怎样子的环境,能够形成这样子独特的生物体形态,

    闻人子然也皱起了眉头,因为闻人子然非常的清楚产生这样子的东西,必然需要有异常的环境,而异常的环境一定会有根源所在,很有可能秘银所寻求的和天纹影所寻求的,就是发生这一切异常状态的源头,而且还有先前的血虫,血火蝶的,还有他背后所背的那两块血石,很有可能都与最终的东西有着直接的关系。

    红烟紫放下了手中的镊子,然后转过头来,又看了一眼脚下的尸体之后才说道:“你不觉得这种现象让你想到了什么事情吗?”

    闻人子然是微微的想了一下之后也就想起来了,情况与血婴圣泉动植物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异变,有一些相似之处。

    而且闻人子然之所以对这个感兴趣,一部分是因为秘银的原因,一部分是因为以前的那张照片,还有一点原因就是因为这里与血婴圣泉有着直接的联系。

    因为出现了相类似的文字,只是不知道这次又会发现些什么?

    不然在这样子默默的思考的时候,红烟紫却又说道:“不光是在生物上有相似之处,而且在玛雅的传说之中,也出现过三眼人,不过那些全部都是男人。

    而在血樱圣泉那里发现的则是女人,如果我们做一个大胆的假设,他们其实来自于同一种种族,分散到世界各地。

    那么你觉得那个奥迪哈海,不是就会变得非常的有趣吗?

    高等级的文明,完成这人类的梦想,刻意的分散族人到世界各地,但是现在却追寻不到他们的任何历史,也找不到他们的任何遗迹,只能能够找到他们在外面活动的痕迹,但每一处都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与神秘、强大、不可思议相连接。

    如果我们真能够找到奥利哈海,这不是很让人兴奋的一件事情吗?

    闻人子然点了点头,然后说道:“确实是这样子的,当是关于奥利哈海的事情,我们知道实在是太过稀少,看来只能像拼图一样,慢慢的把一块一块的拼图先找到,然后再放到合适的位置上去吧!只是我们现在手中的拼图太过稀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