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文华召对 (第2/2页)
祯一时语塞,看着陈奇瑜说不出话来。 “太监的本职就是服侍皇上,若是干了别的那就是不务正业。做皇上的总是担心武将造反,皇上你可以数一数,大明开国以来有多少武将真的造反?” 崇祯被这话问的愣住了,以前自己只考虑武将造反问题,还真的没想过多少武将真的造反了。 “大明朝开国以来,武将被杀的难以计数。但是真正造反的连一个巴掌都没有。大明的武将不敢说全是好的将军,但是多数还是忠于皇上的。要不然卢象升怎么会死?” “卢象升治兵无方,死得其所。怎么又和他扯上关系了?” “皇上,你难道不知道高起潜假传圣意,夺去了卢象升天雄军,卢象升率领三千老弱与清军战于巨鹿,高起潜拥兵不救,卢象升炮尽矢绝,身中三十余箭而死啊。” 崇祯面色潮红:“竟然有这等事?为何你们不报?” 陈奇瑜慢慢说道:“皇上是相信这些内侍呢还是相信我们这些武夫呢?臣只怕奏折还未到了文华殿,内侍们早就领了旨取了臣的项上人头了。” 崇祯咬牙切齿:“太监误国,太监误国!” 陈奇瑜淡淡地说道:“皇上,袁崇焕的死是因为两名内侍从黄太吉营中逃出带回了袁崇焕通敌的证据。臣试问,清军若是军营如此松散,几十年来怎么就跑出了两个太监!” 看着崇祯沉默不语,陈奇瑜怒气愈盛:“卢象升只不过不肯向高起潜低头,就被陷害的惨死疆场!我们这些在战场上厮杀保卫国家的人为何要向那没卵蛋的阉人低头!”
崇祯喝道:“陈奇瑜,你粗鲁!” “臣本就是一个厮杀汉,从袁崇焕到卢象升,这些阉人们就这么毁了我大明一代又一代的忠臣良将,可怜圣上还犹自得意,以为武将无法反叛。” “臣试问,若是袁崇焕想反,关宁铁骑紧逼京师的那一刻他为何要写信让祖大寿带人退去?卢象升若是有不臣之心,就凭高起潜一个阉人能夺了天雄军?” 崇祯被说得脸色发白,他本以为自己所作所为无愧于心,到了现在才知道自己与前几位皇帝并没有什么区别,都被太监耍的团团转。 “为何闯贼战力在慢慢增长?咱们大明军队的战力却在逐年降低?不怪我们这帮武夫不拼命,实在是许多人寒了心啊。在战场上再拼命都不如多送几千两银子给太监,谁还傻傻去拼命?” 崇祯脸上已经挂不住了:“够了!难道这些内侍就一无是处么?至少他们必须依附朕的权势才能生存,至少他们从来没有不臣之心!” “皇上,天下已经乱成这个样子了,李自成张献忠麾下有不臣之心的就有几十万人,难道皇上真的觉得到时候三千内侍能平定天下?” “唐太宗曾经说过,开国之臣不必苛求完美,有才能即可用。治国之臣务必德才兼备,国家才能昌盛。而今已到了乱世边缘,皇上若还是一味打压武将,只怕关宁铁骑旧事不断重演。” “到了那个时候,皇上的号令就在这紫禁城之中指挥三千内侍吧!” “陈奇瑜,你不要以为朕不敢杀了你!” “皇上杀了我又有什么用呢?皇上若是不想听真话,大可躺在后宫之中,那些太监别的本事没有,编一段天下太平的故事总是能干的。” “陈奇瑜,你今日为何如此放肆!” “皇上,治大疾需下猛药。臣若是心平气和慢慢和你说,只怕你心中信了也要犹豫几天,到时候那帮太监走投无路,破釜沉舟,臣不但劝不住皇上,还要落个身死族灭的下场。” “那你说,朕该怎么办?” “天下大乱,正是武将们出头的好机会,臣不相信有人能在这种时候造反。只要皇上功必赏,过必罚,臣相信大明的军队依然是能纵横天下的军队!” “朕为什么要相信你,万一你说的不对呢,朕岂不是陪你一起遭受天下骂名?” “皇上若是不相信我,就不是骂名那么简单了,那就是亡国之君遗臭万年!” 崇祯的面色通红:“陈奇瑜,你今日过分了!” “臣说过了,臣的嘴里只有最真的实话,圣上若是想听好话假话,不妨去找那些太监聊聊。” 崇祯说道:“罢了,朕要做中兴之主,就要学会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朕全力支持你,你能给朕一点希望么?” “臣万死莫辞,愿助吾皇中兴大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