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九 士子豪杰,谓之文豪(下) (第2/2页)
将揭晓的时候,就更加狂热了。 大明文人们的确瞧不起武人,但是却是瞧不起一个字都不认识的大老粗,对于王阳明那一类无论是文治还是武功都已经抵达了巅峰的人物,除了敬佩和崇拜,就是敬佩和崇拜,他们瞧不起武人,却不敢瞧不起名将名帅,甚至于他们自己也向往着如同王阳明那样文武双全。 大多数文人都做不到文武双全,但是作为阳明公的信徒和追随者,他们自然崇拜这样的人,而这样的人物既然已经出现了,他们也没有理由不去关注,秀才,小三元,写文章写得很好,今科举人的有力冲击者,会武艺,通兵法,率领大军厮杀疆场,阵斩数十倭寇,战功累累。 小三元,战功累累,文治武功全达成的第一步,这位小秀才,似乎很有当年阳明公的风范啊! 于是乎,大家开始激动的追捧这位当红炸子鸡,街头巷尾都在谈论这位小相公的动人事迹,父亲的壮烈举动,儿子的英勇无畏,报国热忱,家中奶奶的深明大义,送孙儿上战场的悲壮等等,一系列发生过没发生过的事情,不管怎样的,都给扒拉出来了,以至于考官们对于这场乡试的最终阅卷结果产生了极大的分歧。 “郑光的文章写得极好,至少我以为,当取解元,反观这一篇,写倒是写的花团锦簇,但是什么也看不出,只看到煌煌之言,看不到一点中正平和的朴实之感,却给人一种轻浮之感,我绝不赞同这份考卷被取为解元,更何况,如今,郑光风头一时无两,甚至有人以阳明公再世称之,你们就不觉得该做些什么吗?”一名考官言辞切切。 “郑光是苏州人,你也是苏州人,他守城有功,你家人得以保全,你当然为他说话,你说这篇文章什么也看不出来,郑光的这篇文章我也什么都看不出,中正平和倒是中正平和了,其他的呢?我们想看到的呢?越是风头大,就越是要想办法压一压!”另一名考官也是有理有据。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郑光的实际才干已经显露,苏州兵不到两千,却打败了两千余倭寇,斩首一千五百级,实打实的一千五百级啊!这份功绩,出自一个小秀才,你就不觉得这样的功名也是他应得的吗?大明苦于倭寇久矣,这份胜利,来之不易!”第三名考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你说的是有道理,但是,他这边打了大胜仗,为国立功,咱们这里就把他取为解元,会不会让人以为,咱们这是有意为之,为其推波助澜,使之更进一步呢?这一战影响太大,牵扯太深,在最终结论没有出来之前,我等不可贸然出头啊!否则,陛下一旦怪罪下来,咱们可讨不到好!”第四名考官一脸的担忧之色。 最后,大家把目光转移到了主考官身上,等待主考官做出最后的决策,主考官一直闭着眼睛,似乎正在思考,等到他的眼睛睁开,双目神采奕奕,显然是有了决策,现在二比二平手,主考官的意见就足以决定最后的名次排定。 “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但是,本官考虑的更多一些,更深一些,你们且听听,是不是有道理……”主考官轻声细语,言辞切切,低声说了很久,四名阅卷官时而眉头紧锁,时而面带忧虑,继而面色深沉,显然是统一了思想。 “那么,就这么办吧!”主考官开口道。 四名阅卷官随之点头:“就这样!” 郑光抵达南京城的时候,是夕阳西下之际,就赶在最后一批入城的人之间,一起进入了南京城,随后,在夕阳的美景之中,古老而沉重的城门关上了,郑光赶在放榜的前一日赶回了南京城,随之而来的还有依然沉浸在丧父丧母之痛里的向青。 向青所居住的村落被焚毁,官军抵达的时候,全村人基本遇害,并且找到了向青父母的尸体,大约只有向青和其妹向颦幸存,鉴于其秀才的身份,以及郑光为之求情,战后的补偿措施里,村落里居民所拥有的三百二十一亩土地,全部划归向青名下,并且在苏州城内给予一套小型住宅,供向青及其妹居住。 “看开些吧,斯人已逝,再如何伤感,也是没用的。”郑光看着满脸沉痛的向青,无奈的劝慰,他知道这样并没有用,但是至少,可以让他好受一些;向青微微苦笑了一下,摇摇头:“我不能救父母,至少,也要为他们做些什么,父母之丧,我决定守孝三年,今科会试,无论我是否考取举人,我都不会参加了。” 郑光点点头,看向远方,开口说道:“这样是对的,至少,三年之后,你也不会像现在这样了。” 向青微笑:“三年之后,你一定已经飞黄腾达了,毕竟,你现在可是大名鼎鼎的苏州文豪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