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子欲养而亲不待 (第2/2页)
,娘十月怀胎生了我们,含辛茹苦地养大我们,哪能不孝顺呢?我只骗外人钱财,在家里我从不骗我娘!” 于是这些偷鸡摸狗的人在他面前都觉得自己很不错,是个大大的好人!于是吃饭的时候,栓柱是最后一个吃;睡觉的时候,栓柱则睡在最阴暗潮湿的地方。 栓柱对这些都不在意,他只深悔不能再尽孝道。 三日游街之后,栓柱被放回家务农。栓柱的老娘早已在众乡亲的帮助下入土为安了。栓柱不知道该如何赎罪,在家里不吃不喝躺了一天,他终于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第二天,他找到村头的木匠,请他给他娘雕个人像。 木匠道:“木头我就有,你让我雕个人像,对不起,师父没教过。” 最后,栓柱只好从木匠那里买了一块木头,自己买了刻刀回家自己刻。 每天煮一锅稀饭,饿了就喝碗粥,其他的时间都在雕刻上。不知道手被刻刀划破了几次,终于雕刻出母亲的人像来。 因为雕刻的时候,手被割伤了几次,所以木头上留下了斑斑血迹。栓柱用水清洗后晾晒干,还给人像刷了层漆。晾晒干后,栓柱再出去干农活的时候都会背上母亲的人像。 村里人看到了都说:“这是栓柱在赎罪呢!” 一日午后,大家都在晾晒才收割下来的谷物,忽然来了阵暴雨,大家都手忙脚乱地来抢收稻谷。 栓柱却扔下谷子,跑向树下母亲的雕像,抱在怀中跑到最近的房屋,安置好母亲的雕像,栓柱才去抢收自己晾晒的谷物。
马大婶看见此情此景,撇嘴道:“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拴柱自打娘死后,懊悔不已,总想着要做些什么报答母恩,可惜子欲养而亲不待。 拴柱游了街,被众人唾骂,臭名远扬。这下更没有人愿意给他说亲了。拴柱也无意婚姻之事,每日里都是背着木偶下地。 后来马大婶的外甥女过来走亲戚,看见拴柱这样就奇怪地问舅妈,“舅妈,你隔壁那人是傻子吗?怎么天天背个木偶?” 马大婶就将拴柱的事告诉了外甥女,外甥女感叹道:“他好可怜哦!有娘的时候,不知道孝敬;等娘死了,想孝敬又没有了娘!” 马大婶道:“他呀,自作自受!” 外甥女为之唏嘘不已。 “舅妈,我娘让我来问问:托您的事办得怎么样了?” 马大婶道:“我放在心上呢!一时半会儿的也办不好,你先回去等消息。” “你在我这儿过两天,这村子里的年轻人你也相看相看。若有中意的,我就帮你去说亲。” 外甥女娇羞地道:“哎呀,舅妈?!” 外甥女待了几天,走的时候对舅妈说:“舅妈,我看那个拴柱可怜的很,身子壮实,干活也有劲儿!” 舅妈道:“我的老天,你别是看上他了吧?他名声可不好听,还游过街呢?!” 外甥女道:“我看他也诚心悔改呢?!” “庄户里那么多年轻后生,你怎么单单看上了他?我要是把他说给了你,你娘还不得拔了我的皮?” 外甥女道:“那天我上山拾柴,碰上了他,他见我的柴少,还主动帮我打了柴。我觉得他人挺好的,反正我愿意。” 马大婶头疼,这外甥女是家里的独养女儿,娇宠无比,要金不给银的主。如今她相看上拴柱,自己实在不敢做主。当天便送她回了家。 和她爹娘说起这事,她爹娘也犯憷,后来她娘提出亲自看看人。来后看到拴柱是个壮壮实实的棒小伙儿,又见她每日背着木偶,诚心诚意。 回来便对马大婶说:“你说这人哪有不犯错的,知错能改就还是个好人。我家妮儿能看上他也是他们的缘分,要不你就去说说吧?” 马大婶见人家亲娘都愿意,也就没有什么阻拦了。走去和拴柱一说,拴柱哪有不愿的,千恩万谢的送马大婶出门。 两家很快结了亲,婚后妮儿以家中二老无人照顾,提出回家居住。拴柱道:“你的爹娘就是我的爹娘,我的爹娘都已不在了,就把他们二老接过来,我们来奉养!” 于是拴柱和妮儿回家接来了丈人、丈母娘,一家四口和美过日子。拴柱把对娘未尽的那份孝心全部都放在了丈人、丈母娘身上,也全了自己的孝道。 玉凰和太乙看到了整件事的始末,不由扼腕叹息。 玉凰收集了此地的秽气后和师父赶往下一个地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